市住建局抓创新谋突破 促发展惠民生
本报讯 (唐霞)市住建局迅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贯彻全市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牢树底线思维,聚焦城市居住环境、居民生活品质、群众满意度提升等重点工作,狠抓干部队伍作风转变,为加快建设“五强四宜”现代化美丽青州作出新贡献。
坚持底线思维。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健全完善制度规程,建立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机制;下死手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严管重罚,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坚守环境保护底线,深入推进“物联网+工地”,紧抓源头防控,实现工地管理、建筑围挡和扬尘防控质的提升。坚守信访维稳底线,加大服务热线和信访案件办理力度,全面提高响应率和解决率。
打造高品质城市。加快城市更新,启动青云桥改造,新建坡子路、广福寺路延伸段等道路,畅通城市“微循环”;开展人行道改造、交通堵点治理、平交道口改造、窨井盖整治、亮化提升、绿化补植、破损路面维修7项改造工程,把每一个节点都打造成精致“微空间”;对全市范围内16个城市出入口及周边环境实施改造,塑造城市“门户”形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快推进智慧路灯、智慧供热、智慧工地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在抓好水气电暖配套的基础上,实施外墙保温、加装电梯等提升类项目改造,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补齐老旧小区人居环境短板。开展“物业规范提升年”活动,引导物业服务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建共治共享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公用事业建设,加快两处多能源互补供热中心、弘润至城区供暖管网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供热直供改造,对未直供小区应改尽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市文旅局推进文旅融合 打造产业新引擎
本报讯 (文轩)全市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召开后,市文旅局迅速行动,召开局机关全体人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强化各项工作推进措施,奋力开创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新局面。
2021年,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将坚持突出文旅融合“一条主线”,把握精品项目建设、特色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文创产品研发、精品民宿规范、优秀文化弘扬“六大重点”,强化开展区域合作、完善宣传格局、实施精准营销“三大举措”,夯实惠民工程、发展环境、金融保障、智慧旅游、人员素质“五大基础”,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市。
着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聘请高层次专家和一流设计运营团队,对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把脉”定向,以更宽的视野理清发展思路,高水平策划打造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充满生机的文旅项目。注重加强对历史名人、古迹遗址、民风民俗、史料典籍、传说故事等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把青州丰厚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传承下来、展现出来。高标准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高水平打造1+N文化旅游演艺项目,高质量建设3个潍坊市级文化和旅游行业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继续推进公共图书服务进景区、进民宿、进酒店,让文化场馆成为旅游驿站,让旅游服务中心成为文化客厅。
突出精品项目打造,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把文旅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提升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对重要景区景点的整合、改造、提升工作,积极培育引进大型旅游项目和旅游企业,以大手笔打造大景区,以大景区推动大跨越。加快新博物馆群、古城片区、中晨国际文化艺术小镇三大文旅融合集群片区建设,推进云门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花卉小镇、井塘?玲珑山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150个村庄景区化发展。开发特色文创商品,形成“礼遇青州”旅游商品品牌。规范精品民宿业发展,打造“青宿”精品民宿品牌。积极争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强化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规范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住宿餐饮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扎实做好山东省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扶持八喜旅游网做大做强,完善“一部手机游青州”智慧旅游服务系统,适时启动建设“一中心四平台”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为游客创造便利、舒适、宜居、宜游的环境,让青州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益都街道“一包靠三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本报讯 (侯秀民 刘佳艺 刘福庆)为全力支持企业壮大和项目发展,益都街道探索创新服务举措,实施一个班级班组包靠、解决三类难题、强化三项服务“一三三”服务模式,凝聚各类资源,解决突出问题,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撑起“一片蓝天”。
一个班组包靠。街道将服务企业和项目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源,全力助推企业和项目建设发展、成长壮大。实行企业和项目包靠服务制度,综合干部的工作经验、学业专长等情况,与企业和项目的行业特性、发展阶段、市场前景等要素相互匹配,组织100多名街道干部与企业和项目“一对一”结成对子,安排经贸、安监、规划等部门成立“支援团队”。建立包靠服务记实制度,跟踪记录手续办理、土地调整、疫情防控等服务事项,动态考核干部“全方位”工作开展。
解决三类难题。包靠干部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聚力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问题,为企业和项目发展提供“全要素”服务。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银企对接协商,实行知识产权质押、知识产权证券量化,帮助金青云新材料、龙马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更多融资。加快东高工业园、天成种业小镇和天泰城市综合体“三大专业园”建设,迅速调整土地到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扩张和项目引进提供用地保障。组织企业向潍坊职业学院、省民族中专等职业院校“定制”员工200人次,举办“春风行动”10余次、达成用工意见120多人次,保障企业和项目职业技能人才需求。
强化三项服务。包靠干部创新服务方式,提供限时服务,提供问题协调、手续办理和安全维稳服务,为企业和项目发展保驾护航。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坚持“有叫必到、无事不扰”,重点了解20家骨干企业发展、10个大型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服务台账、现场联系单位,帮助解决水电供应、车辆租赁等问题60多件次。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建立服务终端,融入网上办公平台,先后咨询政策、了解流程等150件次,力争实现“指尖上”审批、“不见面”审批服务。帮助企业和项目安装监控装置260多套,与9个社区、2个派出所逐步联网,建立企业警务服务室,做到苗头早制止、证据早固定,为企业和项目创设安全稳定环境。
云门山街道强基固本谋发展 奋力冲刺“开门红”
本报讯 (王倩男)云门山街道全面贯彻全市动员大会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强基固本守好底线,以奋斗实干之姿冲刺“开门红”。
强化担当作为,敢于突破难题。叫响“一核三化”工作品牌,不断完善“百姓管”平台和“我帮您”热线工作效能,让街坊议事制度深入人心,真正做到网格管理管好群众关心事,街坊议事议好群众大小事。强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让广大居民尽享发展红利。加快东关片区等安置区建设,推进鸢飞度假村等服务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年内完工。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高群众幸福感。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充电桩、车棚建设和立面改造,争取年内完成建设100处。完善实施“一诺双评三监督”物业监管办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城市有颜值更有品质,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聚焦项目突破,促进高质量发展。抓住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全力突破工业。坚持“抓好现有企业扩张是最大招商”理念,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向土地资源要效益。支持亚泰机械等企业实施科技兴企,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园区竞争力水平。放大中心城区优势,发展繁荣服务业。盘活瓜市市场,采取多元化、多模式营销手段,打造商贸流通集散地。做靓民族品牌,启动建设标准化牛羊肉屠宰加工中心、民族饭店和民族风情一条街等项目。盘活西南部绿水青山资源,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十字、寨子、李宝峪等西南山区建设10平方公里的劈山旅游森林公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守稳定底线,推进强基固本。夯实党建基础。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做到“有人管事”;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到“有钱干事”;全面落实城市社工、社区书记考核办法,探索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做到“有章理事”。筑牢底线思维,狠抓安全生产,压实“三个责任”,确保生产安全在方向上不能有“偏差”,在行动上不能有“温差”,在成效上不能有“落差”。对违法建设采取零容忍态势,逢违必拆、露头就打,坚决守住土地红线。转变干部作风。坚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鲜明用人导向,以一流作风争创一流业绩,建设好“云门山我的家”,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王府街道干字当头抓落实 乘势而上谋发展
本报讯 (王轩)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的召开后,王府街道紧紧围绕青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狠抓落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王府担当、贡献王府力量。
抓严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松劲心态,率先开发疫情防控信息窗(王府版),落实落细境外、重点风险区来青人员动态摸排、信息上报、隔离检测等防疫措施,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力文旅康养、现代农业,全面激活脱贫群众内在“造血功能”。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抓好南湖康养小镇、中草药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盘活山水林地房资源,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
聚力打造文旅康养王府“升级版”。持续规范提升王府荷花窑洞度假区、王府溪谷漂流游乐园、王府南阳河亲子游乐园、杏花村王府庄园等建成景区,加快推进王府文旅康养小镇、凤凰台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做大长庚养生文化园品牌,加快建设全省知名旅游目的地、养生享老示范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州)样板地。
奋力补齐工业短板。突出抓好“双招双引”工作,重点项目由专人包靠向专班推进转变,实现“沟通点对点、服务零距离”,持续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青州森岩军工项目签约落地,全力推动总投资1亿元的云门山泉技改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山水中草药膏方制剂项目投产达效。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前谋划、及早介入,做实做细前期准备工作,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托“云尚王府”智慧平台,整合民政、社保、养老、综治等便民服务事项,推进城区8个一级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探索驻地新型社区党建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和服务水平。
弥河镇聚焦发展 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本报讯 (弥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弥河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抓重点企业发展。坚持抓好企业智能化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充分发挥华立供水、云内动力、金利特桥箱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合,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培强做大产业集群,抢占行业制高点,增强产业竞争力。
抓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拓普包装东扩项目、春辉科技、凯欣食品、领旺农业机械、奥润德制造产业园、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积极对接斗金塑料科技项目、大顺泵业热处理项目、艾比特东区机械等项目,尽快完成项目落地,构建新型产业发展基础。
抓重点园区建设。全面加快规划面积1000亩、起步区400亩的智造工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组全面入驻,开展核心区外的土地征迁工作。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布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整体水平。瞄准前沿高端产业,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高质量项目,打造新的弥河工业发展隆起带和发展高地。
抓实双招双引。强化招引理念,全力打造“231”双招双引模式,即依托全镇搭建的招才引智平台及招商引资平台,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三种模式,落实一套班子一抓到底领导包靠制度,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立足弥河的产业基础、生态资源、潜力空间等优势,着力引进一批创新型、高端型、高税收型的重点项目。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平台,为加速高新产业、新兴产业膨胀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一个强化,两个服务,三个促进”营商环境服务模式,即强化党建引领,重点服务优秀企业,全面服务小微企业,促进项目建设快速落地,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业务规范高效办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立项、申报、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邀请人社、工信、商务、发改等上级部门为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助力企业发展、项目落地。
邵庄镇争先创优谋篇开局
本报讯 (陈颐丰)邵庄镇深入贯彻落实2021年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目标导向,以争先创优作为工作实践的指南针,挽起裤腿“过深溪”,撸起袖子“拔难根”,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雄心迈好崭新十四五第一步。
巩固脱贫成果,写好乡村振兴一撇一捺。产业兴旺,以东台头豆腐干、陈黍小黄米等特色产业为契机,发挥镇域区位优势,结合各村风俗传统,广泛开展合作社,加强村企联合,助力村集体经济腾飞跃进;生态宜居,进一步建设美丽庭院,增大覆盖面,让更多村庄旧貌换新颜,继续打造美丽庭院一条街,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坚持党建引领,联合多主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家风为好乡风增添色彩;治理有效,镇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护林防火督查、环境卫生评分、村两委约谈,结合市巡查反馈意见,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整改到位。
狠抓安全生产,赶跑经济发展“拦路虎”。“安全生产高于天”,特别是在年初复工复产的关键节点,生产绝不能出问题。由镇安监所牵头,各站所、部门230余名网格员参与,成立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小组,分多批次、多领域展开一系列“查”、“管”、“停”专项行动,聘请安全专家全程配合,按照“不提前告知时间”“不提前告知目的”“不提前告知后果”三不原则进入邵庄镇200多家企业,实地检查生产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消防设施是否配齐,询问是否进行自查自改,是否开展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台账是否建立并归档,为企业全方位“查体”。检查结束后,对不符合开工标准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限期停业整改,负责人签署整改通知单,待整改达标后再次迎检,不遗漏任何一家。
点线面齐统筹,为村“两委”换届铺就“康庄道”。镇领导一次次往村里跑,亲自把材料递到党员手里,还给介绍今年的换届政。为保证村“两委”换届顺利开展,邵庄镇抽调骨干精英成立“换届办”,全面统筹部署换届工作,连续数日召开村“两委”换届研判,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梳理材料,制作宣传手册,收纳换届纪律、换届流程、换届关键词解释等内容,印制宣传彩页20000张,由包联村干部下发到每家每户。经邵庄镇全体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村“两委”换届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庙子镇聚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庙轩)全市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召开后,庙子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学习会议精神,并结合此次会议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目标任务、面临形势,对2021年全镇工作目标进行了再明确、再安排、再部署。
致力民生改善,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在落实好扶贫保障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好“阳光社工”“灵山慈善基金”的帮扶带动作用,激发困难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做好“12345”市长热线处理工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继续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和初信初访两大重点化减化解,提升群众满意率。
致力风险防控,筑牢社会发展安全线。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全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对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从严从重处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
致力生态建设,绘浓青山绿水主色调。坚持淄河治理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推进淄河沿岸的绿化美化和综合提升,建立健全淄河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改善辖区内淄河沿岸生态环境质量。
致力乡村振兴,加快全域乡村旅游品牌化。大力推动旅游项目打造及宣传推介,全力引进带动力强的旅游大项目,精致化提升业态、精准化运营项目、市场化营销推广,把庙子镇打造成为山东省全域乡村旅游示范镇、青州市对接山东省会城市群的旅游窗口镇与桥头堡、山东省全域自驾游示范基地。
致力“双招双引”,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扎实推进店子经济发展区和楚家峪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努力承接全市铸造企业,打造铸造企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