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六旬翁重读童蒙书——《龙文鞭影》读后
诗韵青州
【电影文学】 地球人简史 ◎冯蜂鸣 (连载三)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旬翁重读童蒙书——《龙文鞭影》读后

  

几个月前,我在《父亲和他的那些书》里面,提到了一本书《龙文鞭影》,这是民国八年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的四卷式古版本,从小我就知道这是本好书,但很难读,看不懂,所以才保存下来,一搁就是60年。
上个月,我给张启瑞老师打电话,说我家有本老书,我看不大懂,等他抽时间过来,我们一起研究学习。我和很张启瑞很熟,又有点亲戚关系。他是报社记者,发表过很多文章,出版过好几本书,很有学问,特别是对历史典故的研究。所以也不用客气,比较亲切。
可是,因张启瑞老师最近有几部书等着整理、编辑、修订、出版,时间较为紧张。我除了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外还有些时间。于是,我又重新搬出《龙文鞭影》,一字一句地认真看,仔细读,查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下了功夫,钻进去了,你别说,还真弄通了不少,并渐读、渐知。
过去,曾听父亲说过《龙文鞭影》里的故事,“尧眉八彩”,“舜目重瞳”“马良白眉”“李白骑驴”等……这回豁然开朗,脑洞大开,也令人啼笑,开启了童蒙老读的先河。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过很多有作为、有影响的人物,也有很多人本身虽然名气不大,但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人物、事迹大多被记载在古代的正史、野史、笔记、文集等著作之中。首先,这些流传下来的事迹大多数是正面的、有教育意义的,少部分事迹虽然是负面的,但也能起到鉴戒作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讲古人的旧事,可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其次,写诗、写文章,经常用到一些典故,如果我们不懂得典故或者不会用,缺乏这方面知识,诗文的文采就会大打折扣,就会腹语不广,无言而立。然而我国古代文化发达,浩如烟海,即使大学问家,也很难通晓所有典籍。
在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属于启蒙型读物。《三字经》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三字一句,顺口又好记。它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文义理、忠孝节义等。而《龙文鞭影》也是一部蒙学读本,它原名叫《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朝万历时期萧良有编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为《龙文鞭影》,作者的寓意是:龙文,古时良马名,见鞭影则疾驰。以《龙文鞭影》为书名,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的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古代神话、小说、笔记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轶闻趣事,如孔子、司马迁、诸葛亮、李白、杜甫等,全书共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2000多个典故,年代跨度大,知识面广,趣味足。文字简练扼要,故事梗概阐述得当,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部采用四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押韵合辙,按韵律编排,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十分方便记忆。它的问世影响极大,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蒙学读物之一。
细读之后,顿感它就像一本本连环画一样,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且是涉及很多本书的知识,可以在一本书中读完,似有读万卷书之感。
从《龙文鞭影》一书中的故事内容来说,举凡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医卜星相、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所不有。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明末清初,无所不包。“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读本,所记载的多种轶事、掌故,可供读者酒后茶余引为谈资,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里面,几乎每一篇都有历史典故,如:“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可沽名学霸王”等。还有《沁园春.雪》里的大部词句等等,都用的恰到好处,成就了伟大的诗人,到目前无人能比。
《龙文鞭影》分为四卷,它是以音韵分类的,将同韵的句子归入一部,而不考虑事类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该书是按《平水韵》分部,卷一共有七个韵部,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为上平声的前七韵。这七韵里共有二百九十八个典故,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毛遂自荐、亡秦胡亥、兴汉刘邦、辩日儿童等。除人物轶事外,也有一些名物,如受降城、克敌弩,多为修身、治国、爱国、忠君等主题,故内容繁而不复,庞而不杂。
卷二共分八个韵部,共二百二十二个典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我们熟悉的闻鸡起舞、鞅更秦法、太公钓渭、苏轼奇才、渊明赏菊等人物掌故外,还包括很多历史文化常识,如麒麟功臣、孔门十哲、建安七子等,还涉及到政治、军事、文艺等诸多主题。
卷三七个韵部,有二百八十四个典故,有我们熟悉的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韩愈焚膏等勤学典故,也有孙叔埋蛇、豫让吞炭等美德典故,更有栾巴救火等天象方术之典,既颂扬了忠贞、仁厚、侠义、诚信、节操等传统美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的方方面面。
卷四八韵,有二百五十四个典故,举凡仪狄造酒、蒙恬制笔、大昊制琴等历史传说,还包括了从民间收集的野史轶闻,如鹦鹉诵经、公远玩月、师徒布算、韩愈斗牛、骨相吕岩等医卜星相在内。林林总总,涉及的古人典故太多,其内容难以备述,其意蕴也无穷无尽。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人,明理修德、崇善崇孝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依旧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什么才能表现文化?除了书籍,最能表现文化的是辩世理、明是非、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通天文、晓地理,才德共长的人。
全文最后一句“古人万亿,不可兹涵”。正是告诫我们世事之理无穷尽,很难说全,厚积薄发,无厚积,怎能薄发?所言之不明,所做之事不信,那就没有意义了。 郑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