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忠明
凝心聚力开新局,铆足干劲起好步。节后上班伊始,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青州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年工作中来,以更优的作风、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为圆满实现全年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各业务科室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推动青州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近日,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青州分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张锡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说:
今年初,市委书记宋伟伟在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强化作风建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环保、营商环境“五项保障”,奋力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富裕的现代化美丽青州。作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助推经济和社会发展。
2021年,中心累计完成各项进场交易项目812项,成交额106.26亿元,节约资金(含增益额)3.94亿元。全面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坚持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为主线,积极推进智慧交易,实现招标不见面、投标不进厅、评标无纸化。进场交易的项目全面实现了网上办理,项目注册、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获取、场地预约、开评标、保证金收退、中标结果公示等过程均实现网上电子化模式,方便各方交易主体。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342个,不见面开标率达65%,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创新创优服务先进单位(区县级)”。
今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规范、高效、公正、廉洁”的服务标准,加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领域创新力度,着力“四个提升”,驱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着力“规范高效”,提升服务效能。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作风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常态化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制度学习机制,持续提升咨询服务质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优化平台服务流程,实现平台服务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监督有方,促进平台服务质量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双提升。健全平台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对招标代理机构开展场内信用评价,对市场各方主体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并公开曝光。严格实行评标“三隔离”制度。将评标专家与投标人、代理机构、监管人员相隔离,实现独立评审。
着力“智慧交易”,提升全流程电子化水平。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不见面”开标,逐步扩大电子开评标项目应用“不见面”开标比例。积极推进跨市域异地远程评标,逐步探索推进跨省域异地远程评标。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新性、时效性,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发挥交易数据的参谋作用。
着力“优化服务”,提升交易保障能力。继续采取重大项目招标采购“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放“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等措施,确保平稳高效完成每个项目。继续推行“五零”服务模式,推行即时受理“零障碍”、限时办结“零拖延”、延时服务“零等待”、实时监控“零差错”、电子交易“零见面”的服务模式。
着力改善“交易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优化电子保函系统,完善电子保函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推动市场诚信经营。面对服务对象靠前服务,积极帮助解决交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断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