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侯秀民 李俊杰 刘福庆)为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益都街道发起人居环境提升“春季战役”,强化问题意识、提升工作标准,聚力攻坚克难、提升环境质量,推动人居环境持续常态化提升、标准化管理。
聚焦“三个层面”凝合力。领导干部层面抓带头,20多名领导干部牵头成立行业专班、片区专班10余个,抓好日常督导,协调资金资源投入;党员干部层面压责任,200多名机关干部包靠村庄片区、10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担任“街巷长”,规范群众行为,重点解决垃圾陈积、乱搭乱建等难题;普通群众层面抓动员,每小时一次村喇叭广播、每日一次宣传车进村、每周一次标语张贴宣传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形成耳中听声、眼中见画、街上看字的大宣传格局,引导群众先后参与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764户。
突出“三个环节”强攻坚。查摆问题环节实行39个村定期遍查,围绕主要街巷、四旁角落等10多个区域,分为秸杆整理、路域环境等20多个督查专题督查,摸清问题底子。整改问题环节组织集中攻坚,出动人力600多人次、上马机械160台套,对各村主干道路、生活区域、绿化区域、坑塘沟渠进行治理,现已清理街巷260多条、边角区域90多处,清除垃圾60多方、小广告290多处。验收问题环节实行销号管理,验收整改问题看进度、看标准、看态度,组织问题公示120多批次,全部整改问题1200多件,先后培育了乡韵西黄、孝行刘店等一批人居环境提升典型村。对整改销号问题,及时进行复查,防止出现问题反弹、巩固整改成果。
落实“三项制度”抓长效。完善每日一次报进度、每周一次述职、每周一次通报情况“评议”制度,上传街道工作动态图片960多张,组织60多名机关干部述职,先后通报表扬10余个村庄、批评6个村庄。形成环境问题“发现—移交—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制度,先后组织分流160多次、化解萌芽倾向290多起。探索形成周汇总、月调度、半年考核的进阶式常态考核机制,变一次性结果考核为长期化过程考评,评出优秀、合格、较差三个工作等次,对绩效工资和工作经费奖优罚劣、激发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