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报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庆滨 通讯员张新丽)为扎实推进国家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青州市住建局紧抓乡村建设源头要素,创新完善培训机制、模式,探索形成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管理“青州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政校联合,充实培训师资力量。联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依托学院师资力量、实训设施、实践场地,成立山东省首家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学院,组建起184人的培训团队,其中包括正副高级技术职称13人。培训团队根据建设工匠、一线业务人员急需技能,围绕乡村建设施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乡村建设施工技术与安全、农房抗震设防技术、乡土营造方法等编制培训计划,并配套开发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线上课程,持续免费对建设工匠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为乡村建设培养一批技能过硬、素质较高的“乡村建造师”、“工程指导师”。
线上+线下,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学分制考核方式,减轻工匠参加培训时间成本,提高建设工匠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线上,通过学院数字化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线下,聘请省内外行业实践专家、教学名师利用实训中心和数字化VR安全体验基地,进行一对一实践指导。培训总成绩由实训成绩(权重30%)和线上学习、考核成绩(权重70%)组成,总评成绩60分以上者按规定发放培训结业证书。截止到目前已完成1000余人次的培训,颁发证书500余份。
强化监管,规范建设工匠管理。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房屋建设工程监管的通知》《青州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农村房屋及限额以下工程建设制度、运行机制、档案管理以及建设工匠培训管理等进行全面规范。在全省率先研发“青州市农村住房建设安全监管系统”,将全市初中文化以上,65周岁以下且具有建设经验的建设工匠职业信息、业务培训情况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乡村工匠数据库和培训档案。同时,按照1村1名的要求全部配备997名村级信息员,对村内限额以下工程进行及时报告、巡查,防止“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建新不拆旧、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情况,全面强化农村限额以下工程建设监管力度和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