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王静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发展是密切且激烈的前提下提出的,政策的提出对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感、获得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在2017年的时候,颁布了有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把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作为开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使之嵌入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打造学校政府合作发展的新思路,多方面体现着教育在当下时代中的新视域思路。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放眼国际,普遍的欧美国家把职教放在了较为突出的位置上来构建自己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紧紧把握高职院校中产教融合的新思路,让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实施于人才培养的全过深入落实落细《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千意见》《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等政策的精神,不断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山东大易文化有限公司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在青州中晨书画艺术产业园合作举办了混合所有制凤凰艺术学院,切实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中政策落地的速度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优势。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去着重发展文化产业,把数字化战略应用到文化产业中,加强数字文化产业的主体性,努力去打造一种新兴文化产业模式、消费模式。但山东省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需优化,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山东的文化企业实力不突出,亮点不足、没有形成强势的竞争力。核心的问题是实践与应用相结合、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稀缺,主要集中在内容创作、项目策划、创意设计、经营管理、投资运营、文化金融、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影响到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视角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高职院校自己的发展、二是外部的需求,其中包括了不同产业,行业、社会的需求,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教学质量,助力于产业的发展。为紧跟产业对学生需求和层次的提高,凤凰艺术学院积极筹划课程改革,大力推动新职教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从建校初期至今,学院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奖励30余项,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大大提升。
办学依托小镇,整合资源。凤凰艺术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将专业画为中心点,将周围的艺术资源集聚,优势互补,合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搭建艺术教育共享平台,以专业辐射周边产业链,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不拘一格,校企共生。在校企合作传统的模式之上,凤凰艺术学院打破原有的“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与中晨艺术小镇的画廊、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文化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处处体现着学院与企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良好局面。目前,学院已与多家美术馆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目前凤凰艺术学院突破了普通高校中旧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投入建设,立足实践,到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上课成了常态化教学模式,如今的美术馆早已不拘泥于绘画、雕塑等架上艺术,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学艺术形式都被“请进来”,歌声、舞姿,使美术馆“惊艳”打开,这种跨界不仅扩大了交流,也输出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打造美育资源共享平台,让学校充满艺术的活力,打造了理论实践,教学做一体的新模式。
行业中的需求是学院的动力,把握当下艺术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是凤凰艺术学院发展中考量的重点。开展学院帮扶工作,对口设计公司、美术馆,从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看,文化传媒业收入占文化创意产业收入比重由增加至61.8%,放眼欧美,文创衍生品在过去几年里带来的收益甚至超过门票销售。大数据显示大英博物馆自2001年免费开放后,文创产品收入逐渐成为其主要营收来源;在纽约市2015年收入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占据了9.46亿美元,其中周边的销售收入占60%。凤凰艺术学院下一步将与大易文化公司实现文创产品设计,带领学生参与设计、制作、销售,实现“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注重将学科专业发展与传承区域文化、助推区域文化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凤凰艺术学院通过艺术工作室,以师徒制将文化传承、艺术理念、工匠精神作为主要教学重点,致力于打造成一个集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展示展览、交易交流、艺术培训、艺术康养、艺术金融、研学旅游及全能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多服务功能闭环运行的文化艺术产业生态发展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