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综合

第3版
副刊

第4版
专题
 
标题导航
青州市“志愿者之城”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荷花深处香满溢 青州赏荷正当时
王尽美在青州的一支赞歌 ——冯蜂鸣独幕话剧《接站》评论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尽美在青州的一支赞歌 ——冯蜂鸣独幕话剧《接站》评论

  

 ◎本报特约撰稿 李天庆

内容提要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青州党组织的开创者。他五进青州,传播革命火种。冯蜂鸣先生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独幕话剧《接站》。剧情在白色恐怖的典型环境中展开,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大起大落的人物情感、激动人心的戏剧场景,塑造了王尽美过人的智慧与崇高的道德风范,同时展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真情实感与思维方式。既扣人心弦,又予人启迪,耐人寻味。
冯蜂鸣先生是明代散曲作家、剧作家冯惟敏15代嫡孙,对戏剧艺术具有先天的亲和感。我读过他的多部剧作,例如《福亚王》、《驼山寺》、《辞妹花》、《林四娘》等,无一不是以青州历史文化为题材,却从未看到他有红色题材的青州剧目。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冯蜂鸣的独幕话剧剧本《接站》,不禁眼前一亮。原来,他对红色题材的驾驭,竟也得心应手。可他向我抱怨说,这是2020年时,外地文化部门为建党一百周年,向他特约的稿,他推辞不过,只得勉为其难了。
我读过剧本之后,心情不易平静,思绪起伏。于是敷衍成文,与大家分享。

王尽美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王尽美是中共党史中非常著名的重要人物,其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均有历史记载,1923至1925年间,5次来青州组织革命活动也是事实。然而,如何让历史真实,艺术化地呈现到舞台上,而且确是那个真实人物的“形式”与“内涵”,这就不是生活思维可以做到的,必须借助艺术思维。冯蜂鸣说,“生活思维是将米做成饭,艺术思维是将米做成酒。若从本质上说,生活思维是‘炊’,艺术思维是‘酿’。”
我首先关心的,就是冯蜂鸣的酿制过程。原来,他对王尽美事迹材料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之后,得到一个结论:王尽美是一位德才兼备、境界高远的热血青年。所以,无论李大钊还是孙中山,都跟他一见如故,信赖有加。他在中共一大上,与毛泽东有过一面之缘。事后,毛泽东多次赞扬他,还专门安排将他母亲“养起来”。这都说明,王尽美具有非同寻常的人格魅力。而人格的背后是高尚的德商与非凡的才商。特别是他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毫无保留地奉献于红色的理想:冯蜂鸣认为,这是王尽美的人生底色。
所以,王尽美得知自己患有不可治愈的肺结核以后,不仅拒绝休息,反而愈加勤奋工作,完全是跟死神赛跑的架势。他说:“我不能死在家里,死也要死在战斗岗位上。”当时,王尽美27岁,已有两个儿子,但他签字的遗嘱中,却只是希望“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被后人称为“言不及私”,一句也没有关于自己家庭的话。当然,这不等于他不重亲情。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点力气,是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拼命地摇晃。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千言万语!
这就是“内涵”的王尽美。冯蜂鸣从中概括出的灵魂是:
王尽美将自己的一切,包括大爱与生命,全部融化于理想与事业之中。
有了这个灵魂,王尽美作为舞台上真实可感、鲜活可敬的典型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接下来,就是剧作家的“拿手活”——戏剧构思。冯蜂鸣为自己制定的“行业标准”是——“宏伟凝聚细微,细微折射宏伟。”例如这个戏,王尽美那光焰一般的灵魂,就是“宏伟”。但必须将其凝结为舞台动作,具有剧场张力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细微”。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这个“细微”,折射出王尽美——“这是菩萨,这是上帝”的至善至美。于是,就有了王尽美向校长送药的情节,甚至引发了校长举枪自杀的惊人一幕。因此而成为《接站》的核心与戏眼。
至于舞台上必须的真实王尽美的“形式”,那就是剧作家的技术问题了。技术是艺术的低端成分。史料告诉我们,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因为写出了豪迈名句,“尽善尽美唯解放”,他即改名“王尽美”。《接站》随之告诉我们,山东省立第四师范(青州二中前身)的两位同学,因为崇拜济南“一师”的学兄王尽美,便为自己改名“瑞俊”,“王尽善”。只此一笔,王尽美的“形式”已经现出清晰轮廓,让人看到他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他以铁路师傅的身份,送来《共产党宣言》和珍贵药品之后,亲笔信中说道:“你们有了这本书,你们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共产主义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就有了光辉的方向和力量的源泉。”这里的主要句子,都是王尽美遗嘱中的原话。他接着说送药的原因,“您是老师,您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您培育的发达教育的孢子。将来,能把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净尽,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所以,您比我重要。”这里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时,写下的原话。
因此,冯蜂鸣“酿”出来的《接站》,也就不是制作宣传品而虚构的事迹材料,而是表现历史人物的戏剧艺术了。在摆脱“就事论事”的陈旧窠臼之后,以艺术真实的自身能量,为受众带来了难得的美学愉悦与文化享受。


王尽美 董必武 毛泽东

二、舞台需要与艺术技巧

人所共知,戏剧是综合艺术。冯蜂鸣则认为:“戏剧是首先在编剧这里综合的艺术。即,编剧要在懂文学的基础上,懂舞台,懂演员,懂观众。因此,编剧就是四条腿走路的动物。瘸一条腿也跑不赢。”
《接站》的艺术成就,就是冯蜂鸣戏剧理论的例证之一。总共5位人物,却让人看到了无数的黑手与枪口;只有益都站台一角,却让人感受了中华大地的秋寒肃杀,风云际会;只有20多分钟的时间,却引导人们穿越了百年时空,触摸了凝重历史,看到了人性美之永恒。毫无疑问,这都是舞台语汇诉说的语言,更是“四条腿走路的动物”为我们驮来的一片图景。
如果具体分析《接站》的舞台艺术,我认为,冯蜂鸣在王尽美的塑造上最是煞费苦心,别出机杼。现在,王尽美作为剧中人物,戏份最少,简直就是“路人甲”一般。但在读者或观众的感受中,王尽美却是形象鲜明,立体可感,且思想厚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的艺术决定的。清代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我想,这或许就是冯蜂鸣的秘诀。
剧中的女主角校长,同样患有肺结核。王尽美与她素不相识,却把珍贵的特效药送给她。同时告诉她,“你比我重要”。这时候,校长“扶着腰,站立不稳”了。因为,她是“南京派来的卧底”,她是设置陷阱,抓捕王尽美的凶手。王尽美却宁肯牺牲自己,也要先救她。结果,“一盒药”就像一阵台风,在校长的内心世界卷起了惊天风暴。因为,她也是知识分子,也有良知。所以,在这“救人”之药面前,她被“救灵魂”了。顷刻之间,她让自己从黑暗之中融入了朝霞,同时拜托同学们:“革命成功以后,到我坟上去,告诉我一声。”随之向自己开枪。
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却完全是王尽美精神的形象化延伸。也就是说,这场戏剧冲突的内驱力,正是王尽美。所以,这个有血有肉的校长形象,就是体现“春之精神”的“烟霞”。她的形象有多么丰满,王尽美的思想就有多么丰满;她的行动给人多少震撼,王尽美的精神就给人多少震撼。
我想,这也是《接站》的艺术特色之一吧:
将舞台上的“路人甲”,打造成了受众心中的“一号人物”。

三、情节结构与主题提炼

冯蜂鸣认为:“结构是戏剧的骨架,没有骨架的人体是站不起来的。主题是戏剧的心灵,没有心灵的人就是衣裳架子。”
《接站》的情节结构,正是严谨中有曲折,舒缓内有突变。大幕拉开,校长带领同学们在秋寒的站台上,等待迎接美老师。我们看到的第一个舞台动作,就是校长极力掩饰的咳嗽。然而,当她看到瑞俊打喷嚏的时候,便不假思索地脱下罩衣,为瑞俊穿上。这是她的下意识动作,是爱心与良知使然。所以,当她看到王尽美宁肯牺牲自己,也要送药给她的时候,她才会瞬间发生灵魂颠覆。又因为这种前后照应的内在逻辑性,让剧情出现了跌宕,逆转,突变,从而营构了极具审美价值的舞台情境。
其实,只这“接站”二字本身,就隐含着无形的戏剧效果。全剧自师生接站开始,接到最后也没有接到期盼的人,实际却又已经接到。而且,被接者还给他们送来了珍贵礼物。同学们的接站,是成功的。作为校长的接站,却是失败的。但转眼之间,此次接站受冲击最大的又是校长。因为,她接到了圣洁的光,她的精神被救赎了,她的生命却被接站的正义接走了。
由此可见,《接站》的结构自身,已经成为综合艺术,如同血管一样遍布于人体全身,默默地造就着灵动的生命。
说到主题立意,这是最考验剧作家精神境界的。应该说,剧作家的境界如水,剧作的立意如船,只有水涨才能船高。《接站》的主题立意,却没有延续一般红色题材的思路,而是依据素材本身的潜质进行提炼,从而得出了只有“这一个”方才具有的,令人警醒的核心要旨。
首先是,王尽美送来《共产党宣言》与肺结核特效药之后,由校长直接道出的:“王尽美先生送来了三种药。救人的药。救国的药。救灵魂的药。我只能享受,第三种了。”这一认识,正是跟王尽美的“为了中华,做空自己,为了红色,燃烧自己”,既紧相呼应,又互为因果。
然而,冯蜂鸣的诗笔并未就此停滞,还要深入开掘。于是就有了两大照应。第一是那盏号志灯。王尽美说:“熄灭一盏灯,点亮一轮太阳,多么尽善尽美啊!”后来,瑞俊在校长自裁之后,发疯似的呼喊“妈妈”之时,“突然看到路牌上的号志灯,即刻沉静下来,有些踉跄地、缓缓地,摘下号志灯,双手捧着,陷入思索”,这时,画外音响起“熄灭一盏灯,点亮一轮太阳”的诗化语言,即刻就穿透了瑞俊的心灵。就在这一台词不断重复的时候,“天幕正中升起一轮硕大的旭日,站在太阳前面的是身穿长袍的王尽美形象。”
至此,无论读者还是观众,会有什么联想?我的联想是:
校长熄灭生命这盏灯,点亮了人性的太阳。
王尽美熄灭生命这盏灯,点亮了党性的太阳。
大约,冯蜂鸣还怕受众联想太浅,于是两次推出画外音,开幕前说仁人志士,“将自己的青春融入了共产主义的红色的明天”,落幕时又说,“太阳出来了,明天在哪里?”
毋庸讳言,《接站》只是一个独幕话剧,却敲响了百年金钟,引人聆听,令人沉思,唤人警醒,催人奋发。

小结

综上所述,《接站》宛若一部传承红色经典的艺术经典,在青州文化的土地上诞生出来。给人的启迪,却并不止于上述三个部分。冯蜂鸣在谈到戏剧与观众的关系时说:“曲折情节是拴住目光的绳,生花台词是烙入美感的印,典型动作是震撼灵魂的雷。”如果,用他的尺子测量他的《接站》,我们还会看到什么呢?
校长与同学们等过了两列火车,也没有接到美老师。就在大家失望的时候,校长看到铁路师傅送来的《共产党宣言》,她即刻判定:“那位铁路师傅,就是美老师,就是王尽美!”这时情节突现转折。当校长蓦然亮出“卧底”身份时,情节再次转折。她果断选择自杀,又一次突变。正是这不间断地起伏回旋,紧紧地拴住了受众的目光。
再看师生共同完成的对联:“师生意,母女情,合力同心听号角;日月寒,乾坤暗,天翻地覆看明朝!”充满了符合平仄格律的古典之风。校长要求将药送还王尽美时说道:“他的健康,是中华民族之幸;他的生命,是华夏山河之光啊!”这又极具莎士比亚之风。看此两例,能否算作生花之笔,烙入受众的美感之中呢?
那般温文尔雅,慈祥可亲如母亲一般的校长,突然掏出手枪,直指爱她的学生。这个典型动作,又如何不是震撼灵魂之雷?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冯蜂鸣剧作的另一特点——渗透于剧中的,不易被人察觉的哲理与诗意。《接站》中较为明确的,除了那盏号志灯,还有站牌下那丛盛开的菊花。它在全部剧情之中,完全是身处局外,从未与剧情有过任何勾连。只在表示季节,象征人物气节,或为寒夜的冷色调做些调节罢。没想到,剧终之后,演员谢幕之时,那菊花突然来了大用场。瑞俊取来菊花,分发给王尽美与各位扮演者,众人一起举起菊花,向观众说着“尽善尽美唯解放!谢谢大家!再见!”
这时,那菊花的哲理与诗意,又岂止是“绳”,是“印”,是“雷”?
因此,我想说句赞美的话:
《接站》虽然是部小戏,却又是一座奇异的大舞台。
我还想说句希望的话:
明年是王尽美来青州100周年,我们可以在青州舞台上看到《接站》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