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金凯 张新丽)自全国部署自建房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市坚持自建房增量严控和安全专项整治齐步走,通过制度建设、工匠培训、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建立健全自建房监管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把好自建房质量安全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模式 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
搭建培育“新平台”。联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成立山东省首家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学院,建立起184人的培训团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编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培训教材和线上课程,定期免费对乡村建设工匠进行专业技能和业务培训,致力为乡村建设培养一批技能过硬、素质较高的“乡村建造师”、“工程指导师”。
探索培训“新机制”。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学分制培训考核方式,线上乡村建设工匠通过学院数字化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下聘请省内外行业实践专家、教学名师、行业知名专家利用实训中心和数字化VR安全体验基地,对建设工匠进行一对一实践指导。
培训考核总成绩由实训成绩(权重30%)和线上学习、考核成绩(权重70%)组成,总评成绩60分以上者按规定发放培训结业证书,切实提升工匠师傅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农房建设质量,真正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者所安”。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1000余人次的培训,颁发证书500余份。
补齐短板 规范自建房屋监管制度
健全自建房屋建设审批制度。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青州市自建房屋工程规划审批与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农村宅基地自建住宅、城中村自建房、国有土地上自建房的规划审批程序,详细界定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自建房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和管理要求,规范自建房屋建设审批行为。同时,建立信息员制度、服务协议制度、开工报告制度、巡查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6项制度,补齐自建房规划质量安全监管短板。
完善工匠从业监管机制。将全市初中文化以上,65周岁以下的具有一定建设经验的乡村建设工匠职业信息及业务培训情况全部纳入信息平台管理,建立农村工匠数据库和培训档案,制定《青州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管理办法》,对建设工匠培训管理进行全面规范。发挥村级管理员工作职能。对村内限额以下工程进行及时报告、巡查,防止农户组织乡村建设工匠“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建新不拆旧、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情况,强化农村限额以下工程建设监管力度和施工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技赋能 建立常态长效管理体系
拓展新建房屋质量监管“新路径”。率先研发“青州市农村住房建设安全监管系统”向建房户推荐农村房屋建设图集,通过采集户主姓名、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23项建房信息,对新建房屋建立电子档案。通过实时上传开工报告、三次巡查记录、验收备案等六类照片资料,建立各镇街区限额以下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倒逼机制,实现建房监管、建房档案智能化运行。截止目前,已将全市209座新建房屋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
探索重点人群房屋安全监管“新模式”。研发启用“青州市农村四类人群住房管理系统”,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市7200余户低收入人群基本信息、房屋建设年代、房屋结构形式、鉴定报告等17项住房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每年3月份、10月份(解冻期和汛期)组织2次现场核验,进行房屋安全数据、照片更新,动态掌握四类人群住房安全变化情况。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加强联动,每月对新增低收入人群住房组织安全摸排、鉴定,纳入系统管理,对退出及去世低收入人员及时移除系统管理,实现纳入一户、录入一户,退出一户、删除一户,动态精准管理。今年以来,系统新增低收入人群63户,退出193户,切实保障信息数据及时准确,确保低收入人群住房安全,依托科技赋能,构建起“既有自建房+新建农房+重点人群房屋”全面、常态、长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