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综合

第3版
副刊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南湖书院获评山东省“最美城市书房”荣誉称号
欧阳修知青州:所至民便,既去民思(上)
青州滇缅特产店重装开业啦!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阳修知青州:所至民便,既去民思(上)

  

 

近年来,青州古城大力挖掘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从“保起来”到“活起来”。为此,青州古城在欧阳修为官起居之地建设了“欧阳修纪念馆”。馆内建有来青堂、庐陵草堂、金石楼和山斋四个主题展馆及泷岗阡表等,以此来纪念这位爱民亲民的清正廉官。目前,欧阳修纪念已是省级研学基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宁元年(1068),已61岁的欧阳修以兵部尚书、京东东路安抚使知青州。在青州他奉行宽简施政的方针。熙宁二年(1069)夏,麦收季节,青州雨涝成灾,老百姓损失严重,他奏请朝廷,免除百姓一切税收,并给予赈济。青苗法的实施给老百姓带来巨大危害,他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擅自停发青苗钱。公事之余,欧阳修畅游青州山水,写下了不少诗作。他在青州的两年,青州政治安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一度出现“年丰时稔,盗讼稀少”的景象。
一、屡次辞官皇帝强留
熙宁元年(1068),宋神宗下诏,欧阳修以兵部尚书、京东东路安抚使知青州。已61岁的欧阳修当时屡遭贬谪,已心灰意懒,决计退隐,不料皇帝六次下诏,催其赴任。王安石在替皇帝草拟的诏书中又有意劝说,欧阳修只得领命。
四岁丧父投靠叔叔 喜欢读书文笔老练
北宋景德四年(1007),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欧阳观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郑氏带着他到湖北随州去投奔叔叔欧阳晔。叔父家虽不富有,也像父亲一样谆谆教育他。他聪慧过人,过目不忘,因家贫无纸笔,寡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犹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便对修母说:“修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晔去世后,欧阳修在为欧阳晔所作的墓志铭中写道:“修不幸幼孤,依于叔父而长焉。尝奉太夫人之教曰:‘尔欲识尔父乎?视尔叔父,其状貌起居言笑皆尔父也。’修虽幼,已能知太夫人言为悲,而叔父之为亲也。”可见其叔侄情深,父子之情跃然纸上。
欧阳修因自幼受到寡母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一代爱民亲民的清正廉官,深得各地老百姓的爱戴。郑氏常告诫欧阳修说:“你的父亲做官清廉,喜欢布施别人,又喜爱招待宾客。他的俸禄虽然微薄,常常没有剩余,他说不要因为金钱连累了自己的清白。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片瓦盖的房子,没有一亩地可以耕种。”
郑氏出身江南名门大族,一生恭顺节俭、仁爱知礼,起初封福昌县太君,又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家里贫贱时,她以节俭治理家务,后来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超过一定的花费。她对欧阳修说:“我儿不能苟且迎合世俗之人,要俭朴节约,以预备有患难之时。”后来,欧阳修被贬官到夷陵,其母谈笑自若,说:“咱们家原来是贫贱的,我已经过得习惯了。你能安心,我也能安心!”
考中进士洛阳为官 参与新政被贬滁州
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考中进士,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中进士后,被恩师胥偃定为女婿。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这是借洛阳花来喻照自己,虽然被贬到穷乡僻壤,但自己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改革弊政。在朝中做官的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不料,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参与者相继被贬。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此后,又知扬州、颍州(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处。
至和元年(1054)八月,欧阳修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编《新五代史》。在此期间,他领导了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选拔了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一大批文学人才。
嘉祐二年(1057)二月,50岁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考生的试卷在交到主考官之前,先有书记重抄一遍,并略去考生的名字,以防止纳贿徇私。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看到一份答卷,其文章论证为政的简与宽,这正是欧阳修的政治哲学。他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不好以私情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
欧阳修对他人说:“读其来信,不知为何,我竟然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从欧阳修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宽厚又高尚的思想品质。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屡遭贬谪决意退隐 皇帝下诏促其赴青
宋神宗继位后,很器重王安石。熙宁元年(1068)二月,宋神宗诏王安石“越次入对”,为参政知事。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这就是“熙宁变法”。他的变法出现很多弊端,是一场积贫积弱的社会改革运动,为此欧阳修对变法曾提出异议。不久,皇帝下诏,欧阳修以兵部尚书、京东东路安抚使知青州。
敕修:朕惟北海,九州之古郡,而东人之都也。近世两府出入,为均逸之地,非耆德峻望,不为倚毗。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刑部尚书、知亳州、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户欧阳某:以文学自进,以器能自任。早领枢务,旋参大政。奏封屡上,诚请益坚。俾守藩方,已逾岁律。乃进夏官之秩,往临海岱之区。一道兵农,惠绥是赖。肃予近服,无假训言。可特授行兵部尚书,依前充观文殿学士、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功臣、散官、勋、封、食实封如故。
这时,已61岁的欧阳修屡遭贬谪,已心灰意懒,决计退居他日思夜想的颖州。皇帝六次下诏,催促赴任。他分别于八月九日、八月二十八日、九月十四日接连三次上疏,坚辞不就。
他在《辞免青州第一札子》中说:“蒙恩授臣兵部尚书、依前观文殿学士知青州者。伏念臣近以疾病衰残,累上表章,陈乞致仕。天慈悯恻,六降诏书,未赐俞允……以臣辞免青州恩命,所辞宜不允,及准中书札子,奉圣旨,令臣便受敕告,疾速发赴青州本任者。伏念臣自去春蒙恩,许解重任,俾守便郡,以养衰残。”在《辞免青州第二札子》上疏:“臣窃惟表海名邦,青为重地,圣恩优借,以宠衰残。岂合固辞,上烦宸听。伏念臣情有迫切不能自已者。盖臣近以疾病侵陵,心志昏耗,方沥血恳,乞从退休。”
 

欧阳修曾经上奏22道奏章,请求隐退,反而皇帝给他的官职越来越高,以此来挽留。他曾在奏章中说“是每求退则得进,每辞少则获多”,可见他淡薄名利,并不为官衔所累。其实他不知道,宋神宗在给他下诏到青州府之前,有意让他做宰相一职。宋神宗很重用王安石,而此时王安石推行改革变法,正需要像欧阳修这样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为人忠直的官员。王安石向宋神宗提议宰相的队伍中需要增添新人。宋神宗曾经询问王安石:“你觉得欧阳修同宰相赵抃、吕公弼、司马光相比怎么样?”王安石说比他们都强,所以宋神宗就决定要用欧阳修。但是王安石却又说欧阳修对改革变法有点微辞,如果他做宰相改革工作不好开展。宋神宗也十分为难,要找经验丰富、德高望重、为人忠直的官员实属不易。王安石却说哪怕我们用个庸才,也不能用自以为是的人,因此宋神宗打消了任欧阳修为宰相的想法。
赐观文殿学士、
兵部尚书欧阳修辞知青州不允诏二道
敕修:
海岱名都,太公旧履。镇抚一路,朕难其材。卿实元勋,以忠许国。谓当亟往,卧以治之。冀能优游,宁此东土。
敕修:
卿纯诚直谅,中外所知。辞禄就闲,志非有激。进官治剧,义乃无嫌。知兹东州,可以居息。方之守亳,劳逸殆均。朕命惟行,为当遄往。
王安石在替皇帝草拟的诏书中有意劝说道:“青州是海岱名都,曾是姜太公的封地,又是安抚京东路的军事重镇,只有你这样的国家元勋才能担当此任。”欧阳修只能接受。
二、带着遗憾青州上任
离别汴梁,欧阳修带着遗憾和不甘登上了去青州的官船。到达青州后,看到巍峨的群山碧水,感受到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他被深深地吸引了。他上疏《知青州谢上表》,表示在其位负其责,不辜负朝廷及青州人民对自己的期望。
心怀不甘离别汴梁 登上官船去往青州
熙宁元年(1068)九月,欧阳修迎着秋风,登上汴水的官船。他怀着对王安石变法的不甘,怀着多年思归颍州却不被允许的深深遗憾,同时还怀着对青州生活的美好向往,飘然去往青州。只留下汩汩的汴水映射着汴梁的繁华景象,以及那餍足人心的生活。
欧阳修生活的汴梁正如宋代孟元老的笔体记散文《东京梦华录》中描写的那样,举目之间是都市市井里不尽的喧嚣:“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这就是欧阳修生活的大宋,也是一个文采风流的朝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在宋代高速发展,理学、史学、金石学等蓬勃向上,“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据了六位。宋代书法是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宋代绘画更是具有百代标程的地位,宋代理学颇具影响力。
但是,繁华的大宋时期,东京的梦华里,也有着四面的楚歌。北宋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但也造成国力贫乏、财政拮据、军力羸弱、外患深重。朝野上下士气萎靡,政权岌岌可危。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欧阳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不计个人的安危和得失,拯救社稷危亡,忘我举荐人才,支持变法新政,提倡君子之交,保持了独立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但是宋朝存在很多弊端,欧阳修也力不从心,他只有带着遗憾赴往青州。
欧阳修在青州继续奉行“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他倡导仁孝、教化乡里、求晴悯农、抗止青苗、为民减负,深得青州百姓的爱戴。两年之后,青州出现了“年丰时稔,盗讼稀少”的景象。
奉行宽简施政方针 青州一度年丰时稔
欧阳修在多地任职,且以不见治迹、不求声誉、以宽简不扰为方针。《宋史》写他:“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他在给朋友的信中也多次述及“宽简”施政而政事不弛的情形:“民间兴利趋公,事且百端,昏然而不能省。若常时公事则绝简,过客亦稀。”他还曾说:“凡治人者,不问吏才能否,设施何如,但民称便,便是良吏。”
已过花甲之年的欧阳修,在青州继续奉行“宽简而不扰”的实施方针。他待人宽厚,到任三五天后,事已十减五六。两个月之后,“官府阒然如僧舍”。欧阳修的爱民之心,也得到了青州黎民的爱戴和拥护,他真正体会到青州这座海岱名都与喧嚣繁华的汴梁城不一样的感受。
熙宁元年十一月丁亥,郊祀恩,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欧阳修上疏《谢南郊加食邑五百户表》。
紫坛高峙,式荐于精禋,皇泽滂流,推行于大庆。祗膺宠数,伏切兢营。臣某中谢。伏惟皇帝陛下,出震膺期,继文兴治,百度讲明于新政,群生涵泳于至和。乃考旧章,聿思报本。谓三岁一郊之礼,必举以时;俾四海九州之人,并受其福。遂因景至,躬款阳丘。万国充庭,其谁敢后;六卿联事,各以其官。而臣职忝颁条,位拘守土。执豆笾而祗役,罔获施劳;逮辉翟之馂余,遽蒙均惠。无功受赏,莫遑俯伛之辞;尽瘁事君,惟誓糜捐之效。
三、宽简施政盗讼稀少
欧阳修在青州两年之后,青州出现了“年丰时稔,盗讼稀少”的景象。他曾向下属说:“治民如治病。彼富医之至人家也,仆马鲜明,进退有礼,为人诊脉,按医书述病证,口辩如倾,听之可爱,然病儿服药云无效,则不如贫医矣。贫医无仆马,举止生疏,为人言脉口讷不能应对,病儿服药云疾已愈矣,则便是良医。凡治人者不问吏材能否,施设何如,但民称便,即是良吏。”他拿治病做比方,诠释了自己的施政方略。欧阳修在青州倡导仁孝、教化乡里、求晴悯农、抗止青苗、为民减负,深得青州百姓的爱戴。
有人问欧阳修:“你如何做到为政宽简而事不废弛?”
他回答:“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弛废而民受其弊矣。吾之所谓宽者,不为苛急;所谓简者,不为繁碎尔。”
 

欧阳修知任青州安抚使时,倡议废除死刑、审慎死刑的朴素思想对当时青州的狱典有着积极影响。宋朝时期的沙门岛是流放、囚禁犯人的地方,是有一定配额的。欧阳修认为既然朝廷宽恕其命,岂能无辜杀之。于是奏请朝廷,将编赦州名重犯合配沙门岛,而罪情轻的犯人,配远恶州军。
熙宁二年(1069)夏,麦收季节,青州雨涝成灾,老百姓损失严重。“穗者不得施其手,积者不得入于廪,使皆化为羽翼而飞扬之,岂不可惜也哉”,欧阳修为民急痛,他特戒斋三日,沐浴焚香,写下了《青州求晴祭文》。
维年月日,具官修谨以清酌之奠,致告于东岳天齐仁圣帝。而言曰:夫麦之为物,历四时而后实,凡所以生育长养成就之功,可谓至矣。以四时之功而成之,以数日之雨而坏之,此殆非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农服耒耜,有劳筋苦骨之勤。而水旱之灾,螟蝗之孽,丰岁常少而凶岁常多,所得常不补其所失。天之至仁,悯斯民之若此也,故于其间,时赐一大丰之岁以偿之。夫丰岁可谓难得也。既赐与之,又遽夺之,此非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今在田者垂穗而蔽野,在场者其积而如坻。民彷徨而视之,穗者不得施其手,积者不得入于廪,使皆化为羽翼而飞扬之,岂不可惜也哉!此非天之意也,非神之欲也。惟神之惠,假以十日之不雨,以成天之大赐,使收获得以时,而民足食、公足用。是则赖神之灵,假之旬浃之顷,而九州数千里之地,公私皆受其赐矣!盖所假者少而所利者多,故敢以为请。尚飨!
同时,他又奏请朝廷,免除百姓一切税收,并给予赈济。
思念颍州渴望归隐 乞求移知寿州遭拒
在青州,欧阳修非常思念颍州,“西湖烟水如我家”,他向往卸任后回到颍州过湖水相伴的生活。史书记载欧阳修生于绵,长于随,仕于朝,家于颍。欧阳修在随州居住到20岁,其间参加了随州的乡试、州试。“仕于朝”,是指他在朝为官。“家于颍”,是指欧阳修以颍州为家。欧阳修来颍就任时举家迁居,最小的儿子欧阳辩即在颍州出生。《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载:“皇祐元年公四十三。正月丙午移知颍州,二月丙子至郡。乐西湖之胜,将卜居焉。”可见欧阳修上任伊始就有家居颍州之意。皇祐元年(1049)他被贬知颍州时,就被颍州的山川景物所吸引。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左手诗酒,右手爱民,寄情诗酒的颍州,是欧阳修人生中最渴望隐居
熙宁二年冬,欧阳修上疏乞寿州。他觉得寿州离颍州较近,可以在寿州知任闲余时间去颍州。他一连上疏《乞寿州第一札子》《乞寿州第二札子》两道札子,足以看出来他对颍州的那种归隐生活有强烈的渴望,但皇帝皆不允。
欧阳修在青州给王仲仪作诗一首《寄答王仲仪太尉素》,诗中仍然萦绕着对颍州的思念。
丰乐山前一醉翁,余龄有几百忧攻。平生自恃心无愧,直道诚知世不容。换骨莫求丹九转,荣名岂在禄千钟。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