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建
皮村,在广袤的中国大地的坐标系上,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个务工的聚集地上,却存在着一个文学小组,汇聚了像“范雨素”一样的热爱文学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聊文学、谈人生,还自发编辑文学作品集,萤火汇聚,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让皮村逐渐成为了很多底层劳动者文学意义上的朝圣地。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北京皮村文学小组作品集——《劳动者的星辰》,这些写作者,是月嫂,是建筑工人,是媒人,是布展工,业余演员,他们的文笔或细腻、或柔情、或内敛、或带着淡淡的伤感。无一例外,这些写作者将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融进了写作中,他们所代表的平民化的气质以及不加修辞质朴自然的写作风格,扩宽了写作的书写内容,得益于这个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我们通过这些文字得以窥见那些努力在泥淖中奋力挣扎的人生。
郭福来写工棚中的狗和老鼠,它们的命运与这些走南闯北的建筑工人一样辗转沉浮、漂移动荡。李若写小时候为了交学费而去抓蜈蚣、弟弟捞黄鳝的故事,字里行间里透露着求学的不容易,她写《红薯粉条》讲述自己家做粉条拿到集市上买的过程,“我的手脚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只能时不时地搓手跺脚”,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只好陷入了卖低了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卖的窘境。读完此篇,让我想起当年轰动一时的张培祥的《卖米》,虽时过境迁,但那种深入骨髓的心酸却让人由衷地感动。
读这些劳动者的文字,不免让我们感动。在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汲汲于生存的“稻草”,又要用文字去达到无远弗届的领域,他们的胸中,有着皎洁、明亮、支撑自己前进的“星辰”。文学不再是阶级的通行证,而真正成为书写自我的重要途径。
读这些劳动者的故事,不免也让我想起关于家乡的一场聚会——“青州文学沙龙20号”,今年我加入了家乡的作协,无意中得知了协会每个月都会进行一场交流会,约定每个月的20号,大家在一起进行思想的碰撞,相互探讨文学,交流写作,这一习惯从1994年开始至今已经有27个念头了。一个县级市的作协藏龙卧虎,深藏功与名,他们的身份也很多元。有养殖花卉的农民,有耕耘于讲台的教师,有办公室的职员,有机关干部······冯老师是种殖花卉的农民,之前曾沉迷于打牌,在前辈耿老师的劝导之下走上了文学之路,他跑过大货车,走南闯北,积累了很多的故事,自从“弃暗投明”之后,他写小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迟老师虽然坐于办公室一角,但却心中有星辰和大海的辽阔,笔触伸向远方,记录生活的美与真。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嘲讽,她却对文学有一种炽热的心,不断的写散文、写诗,异于常人的的努力,让她在今年终于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前辈的这些精神,一直激励着像我一样求知的年轻人。
文学对很多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些普通劳动者所书写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有很多琐碎,许多忧愁,但心里也可以拥有一份星辰的追求与诗情画意。我们在人世间不断追求生命的意义,也在这种追求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