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牛晓彬)今年以来,王府街道将“五清”活动与“春季敲门”行动紧密结合,充分凝聚物业、业委会、小区居民多方合力,坚持边敲门、边宣传、边清理,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助推品质小区建设。
中央华府小区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电动车乱停乱放、扯挂飞线等问题,经物业联席会议讨论,推动实施“物业公司外部拉动,业委会内部推动,广大业主主动互动”的“三动五清靓化”模式,实现居民小区从“管理”到“治理”、从“一元”到“多元”、从“面子”到“里子”的根本转变,全面建设社区“幸福家园”。
对着问题改,奔着乱象清。利用中央华府3个便民服务微信群及23个楼栋微信群,发布王府街道《致广大城市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全面发起“五清”倡议。网格巡查发现问题、居民提报收集弱项,通过联合行动清楼道电动车、清飞线充电、清乱停乱放、清绿化带垃圾,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开展,一个楼栋一个楼栋清理。经过整治后,共清理3个楼栋的楼道堆物,清除小广告10处,整治飞线充电1处,车辆乱停放12辆。
处理僵尸车,腾出新空间。通过梳理统计,小区车棚16个,可停放电动车、自行车560辆,另有架空楼层4栋,堆放着“僵尸”电动车230辆,近3年无人认领,严重占用公共空间。为整合资源、内部挖潜,首先向占用空间的“僵尸车”“开刀”。小区公告认领、决议处理方案、财务公开透明,清除了“僵尸车”,腾出了活动空间,垃圾存放点变成了居民休闲点。截止目前,首批共清理僵尸车65辆,清出活动空间100余平方。
宜堵还要疏,树立新规矩。商住小区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是“新问题”,也是“大难题”。改问题、清“乱象”治标,建车棚、划车位、设立充电桩治本,疏堵结合才能见长效。本着不仅要堵而且要疏的理念,小区物业和业委会协同配合,在各楼栋因地制宜规划电动车位,首批在3栋楼建设车位充电桩18个,下步还将规划在20号楼、21号楼、26号楼建设充电桩3个,引导居民规范停放、就近充电,并拟定车棚新规约、停放新规约、充电新规约,广泛征求居民同意后公示执行,用新规矩、新规范替代旧习惯、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