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文
按语:衡王桥,坐落南阳河上,贯通青州衡王府路。桥长二百八十六米,桥两侧伫立石雕栏杆。桥栏板上,镌刻着三十二则王府故事。故事两侧,各镶嵌两幅相关绘画,计六十四幅。
衡王桥栏板王府故事内容,以时间顺序排列,始自恭王就藩青州,止于王府被查抄,历六代七王,经一百五十九载。这些故事,书王府辉煌,记王府不幸。庆王府男儿少庸才,哀王府女儿多薄命。颂曲缭绕,隐含刀枪鸣。凝王家喜、怒、哀、乐于一桥,融知识、教育、情趣于一体,寓教于乐,文情画意相辉映。
衡王桥栏板上雕刻的故事与图画,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堪称当代桥梁之最,值得弘扬。为此,特刊发李敏的《衡王桥雕栏故事诞生记》,以嗜诸位读友。
春风送暖柳萌动,
独坐偕园听鸟鸣。
遥望南天云淡淡,
俯视洋溪水清清。
当年满腹王府歌,
化作文思笔下涌。
雕文装点衡王桥,
盈亏盛衰促人醒。
.png)
刘沂生在衡王桥落成时留影
此吟作者,是刘沂生先生。吟从何来?来于青州市衡王桥石雕栏板王府故事的诞生。欲知其详,且听我慢慢道来。
青州,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是我国著名古州。在历史上,它不仅曾是南燕国的国都,而且自汉晋始,至明初止,一直是山东行政制所所在地,是古代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今日青州,立足于打造文化、旅游与经济强市,在青州古城开发建设中,为了便利南北交通,在青州市区新开通一条“衡王府路”。
我国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们登上宝座后,便将天下视为己有。
明朝开国皇帝朱洪武一统天下后,将一些地域分封给他的儿子及有功大臣们。大明政权,传到宪宗朱见深手中时,又一次将国土分裂、分封。他的第七子朱祐楎,于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年)被封为衡恭王,藩居于青州,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衡王府。衡王府规模浩大,富丽堂皇,堪与帝阙媲美。
衡王府王位代代世袭,繁衍六代七王,历世一百五十九载。满人入主中原后,衡王府于顺治三年(一六四六)被查抄,堂皇衡王府被夷为平地,只残留下午朝门石坊一座。

衡王府午朝门石坊犹在,屹立于新开通道路的南段路西侧。于是,这条大路便被命名为“衡王府路”。
衡王府路,南起玲珑山南路中央华府交叉路口,北至旗城路,全长三千六百米,路面宽三十至六十米。
衡王府路,横跨南阳河,在南洋河上修建了一座恢弘的拱桥,名曰“衡王桥”。
衡王桥,长达二百八十六米,于2010年建成。桥两侧配备石雕栏板,栏板上规划镌刻三十二组衡王府故事,每则故事两侧配备两幅相关的石雕图画。
大桥已经建好,只待修好两侧的石雕栏板后通车运行。大桥建设指挥部,已选就部分雕栏故事素材。这些素材,是隋同文、刘杰、房重阳、有令恒、张景孔、牛志伦、李建华、丁昌武、冀瑞永、孙新生等文友提供的。
刘沂生先生,长于传奇,兼工志文。其“志铭”独具一格,是一种新式骈体文,凝练、形象、富有节奏感,既有诗歌之美,又有散文之畅,为青州市诸多景点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光彩与魅力。
2011年秋,青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高华,代表修建衡王桥指挥部,登门拜访刘老师,带来一份收集到的二十四则衡王府故事目录,请其过目。恳切言道:“久闻老师大名。你是文笔大家,又是青州通,希望你锦上添花,为我们增补几则衡王府故事。”
刘老师祖上刘景,是衡王府恩赐从五品糕点师,与衡王府颇有渊源,手里掌握的衡王府故事颇丰。看过高局所提供的目录后,他当场应诺,给他增补了《王府藩青州》、《衡王诸藩范》、《衡王拜逄山》、《智嫁打柴郎》、《夜雨魁星楼》、《王府糕点香》、《翻建会仙亭》与《王府遗孤子》等八则王府故事篇目。
刘老师撰写这几则故事的基本原则是:沿用志文体式,半文半白,诗文并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集史料性与故事性于一体,艺术地再现王府轶事,力求使衡王桥栏板成为一部青州衡王府史诗。同时,他还为每则故事提供两幅版画命题,以备绘画师绘制时参考。
不几日,刘老师的八则文稿撰就,交予高局。高局阅后,非常满意,啧啧赞许。
时隔半个月,高局又一次登门来访,给我带来了新打印的三十二则衡王府故事文稿。
会面后,高局诚恳地说:“刘老,这三十二则衡王府故事,是大家的集成,繁简不一致,风格不统一,如果照章镌刻在衡王桥栏板上,怕是有失大雅。领导们很欣赏你的半文半白、诗文并茂文法,决定劳你大驾,请你重新改写其余几则王府故事。力求做到规格一致,笔法统一,可读性强,吸引力大。”
请刘老师统一撰拟衡王桥王府故事,是指挥部万金亮、高华、王健君、夏名采等集体拟定。刘老师义不容辞,接受了任务。
高局提供的那二十四则衡王府故事,仅是一些基本素材,尚形不成完整故事。如果使其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王府故事,须得重新构思布局,更换陈述语言,加强艺术表达效果。根据需要,还得对内容进行增补删节,尽力突出版画构图情节。

撰写桥栏板故事,不同于书写一般文章,不可信笔而为。因为受桥栏板有效版面的限制,不管故事复杂还是简单,连同标点在内,其表达文字必须控制在350字左右。内容多,版面小,撰文必须高度凝练。
依据既定原则,刘老师闭门谢客,集中精力撰拟那几则栏板故事。每则故事草拟后,都需耗费许多精力,细心琢磨,反复推敲,在措辞炼句上狠下功夫。
规划局建桥指挥部亟待这些文稿,不然,无法进一步操作。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搏,刘老师终于完成了这一重任,撰就了“衡王桥栏板王府故事”,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衡王桥桥栏板王府故事,大体以时间顺序排列,始自恭王就藩青州,止于王府被查抄,历六代七王,经一百五十九载。
刘老师撰著的这些王府故事,书王府辉煌,记王府不幸,庆王府男儿少庸才,哀王府女儿多薄命。颂曲缭绕,隐含刀枪鸣。凝王家喜、怒、哀、乐于一桥,融知识、教育、情趣于一体,寓教于乐,文情画意相辉映。

这些故事,包容《王府藩青州》、《衡王诸藩范》、《善报转世王》、《衡王拜逄山》、《云门献巨寿》、《石坊历沧桑》、《纳贤杨应奎》、《明桂仍飘香》、《开凿陈抟洞》、《鸭鸣惊玉皇》、《奇石冠神州》、《王府糕点香》、《王府紫薇园 》、《智嫁打柴郎》、《商河王护碑》、《尚书讽衡王》、《翻建会仙亭》、《女杰林四娘》、《钟鸣心中寺》、《书香浸王府》、《扩建清真寺》、《铁鹤固姻缘》、《夜雨魁星楼》、《重振修真宫》、《生肖竟无马》、《卖人布袋装》、《青灯世子妃》、《王府贡品醋》、《石坊诉不平》、《王府遗孤子》、《魂漂胭脂井》、《贪官害衡王》等三十二则史事与轶闻。
衡王桥栏板故事,每则故事配备两幅构线画,共计六十四幅画,简洁明快,与故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绘制者,是青州市金石广告公司经理丁岱宗。
衡王桥栏板王府故事,文字版块于2012年春节前定稿,其绘画图案更加复杂,直到2012年初春方告竣。
群策绘宏图,众顶擎辉煌。辛苦当代客,泽及未来人。乐人以娱己,济世而醒人。衡王大桥,独树一帜。三十二组故事,六十四幅画境,再现王府尘世踪,堪称当代桥梁建设中的胜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