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强
青州市城区西北四十里,是一座亘古而年轻的小镇——邵庄镇。镇区以东约三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这便是史册有载的峱山。
峱山虽然其貌不扬,海拔仅有216米,却天下闻名。首先是名字,这个“峱”字真是够奇特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峱”(音náo)字的解释是:古山名,在今山东省临淄附近。而事实上它在青州市邵庄镇境内,靠近淄河。可见这个字,是只为这一座山造的,而不做他用。一座山享用一个字,这是多大的殊荣,多么大的特权啊!
如果说,峱山因为“桓公猎峱”的传说和《诗经·齐风》中一首题为《还》的小诗而著名,那么“峱山纳贤”的故事却使峱山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华夏农业文化发展的标志性山峰。“峱”的繁体字写作“嶩”,一个“山”加一个“农”,即为“峱山文化”做了最具体最准确的诠释。
《诗经》里的峱山
峱山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大,既没有险峻的峰峦,也没有幽深的洞窟,现在看来就是一座平平常常的山。可是在两千六百年前,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是个游览休闲的好地方。因为当时的峱山风景优美,又离齐国都城不远,这里自然就成了王公贵族的猎场和游乐场,从国君到大臣,都经常到峱山来游玩。
《诗经·齐风》里有一首民歌《还》,是一首描绘打猎场景和赞美峱山的诗。《还》原诗这样写道: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打猎生活的愉快和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意思是:
你多敏捷啊,遇着我在峱山之中啊。
并马追赶两只大兽啊,对我拱手夸我迅捷啊。
你多秀美啊,遇着我在峱山的路上啊。
并马追赶两只雄兽啊,对我拱手夸我优秀啊。
你多顽强啊,遇着我在峱山南边啊。
并马追赶两只野狼啊,对我拱手夸我健壮啊。
据说这是齐哀公时期的一首民歌,哀公好打猎,影响很大,一时全国打猎成风。当时,峱山周围就是王公贵族经常狩猎的地方。这首诗说的是两个青年猎人,在峱山打猎相遇的故事。他们礼貌、善良、勇敢、顽强,互相协作,共同捕猎。同时诗内对峱山的整体风貌也做了描述。不用说在山东,就是在全国能有几座山被《诗经》记载,可见峱山在当时是多么地著名,多么地令人羡慕啊!
桓公猎峱
相传,春秋时期,青州西部淄河南岸的稷山附近,出现了一种形状奇怪的野兽,相貌狰狞,十分凶残,白天躲在山坳里,夜晚出来偷吃猪羊,糟践庄稼。百姓们被闹得无法生活,于是上书请官府来打。
在都城临淄的齐桓公知道后,便带上兵将亲自来剿杀怪兽。齐桓公在山顶上指挥,天黑前叫人埋伏在庄稼地里,约好发现怪兽点火为号,一齐出动,将怪兽一举灭掉。天交三更时分,那怪兽不知有埋伏,又出来祸害百姓。兵将们从四面包围过来,远的用箭射,近的用刀砍,杀了半天,怪兽被消灭了。天明后,发现稷山的南边和北边各多了一座山。北边的一座像是牛的形状,后来人们就把它叫作“牛山”。稷山东边齐王指挥猎峱的那座山,后来人们就叫它“行围山”,南边的这座山和怪兽的形状差不多,马不像马,牛不像牛,虎不像虎,猴不像猴,样子很不好看。人们便用一个犬,一个丑,一个山,造了这个“峱”字。从此,这座山就叫了峱山。
这个故事似乎不太可信,从前面《还》这首诗中可知,在比齐桓公早几百年的齐哀公时期,这座山就叫峱山了,但齐桓公为民除害却是一桩美谈。因为有了这桩美谈,峱山成为古代名山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桓公纳贤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齐桓公征伐宋国回来时,从峱山下经过,正好碰上卫国的贤士、满腹经纶的宁戚站在山坡上,戴着破斗笠光着脚,一只手拿青草喂牛,一只手拍打着牛角,极具忧心又极具讽刺地唱道:“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单布短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听出了歌中的不满情绪,便向前去询问,宁戚显得很傲慢。齐桓公说:“先生轻视爵禄富贵,才敢讥讽君王;先生见多识广,才能针砭时政;君主不想图霸业才会轻视人才,我怎么能轻视霸业呢?”
一个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的贤能志士,在峱山之麓被齐桓公接纳。求贤若渴的齐桓公便把宁戚带回宫中,后拜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成为日后称霸的主要辅佐者之一。
宁戚不负厚望,在治理国家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特别是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齐国的农业蒸蒸日上。峱山便与“礼贤下士”的故事一起名扬四海、流传千古了。
宁戚及宁氏家族
谈到峱山,必定会谈到宁戚。宁戚是从峱山入仕推动农业发展的大改革家。“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古代,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其国力的强弱。宁戚把自己毕生精力都奉献给齐国,使齐国实力雄踞五霸之首。
那么,宁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宁戚是春秋时卫国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着远大的抱负。宁戚的远祖宁封,为三皇五帝时期掌管烧陶事务的陶正,因封于“宁山”,故称“宁封子”。传说在一次烧制陶器时不慎失足掉入炉窑中,火化为仙,被世人尊为“五岳真人”。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境内有宁国。周武王伐纣时,攻占宁邑,划属卫国辖地。到春秋时,卫武公将宁邑封给自己的小儿子做食邑,其子孙便以邑名为氏,此后的卫国宁氏十分昌盛,曾“仕卫君九世为卿”,地位显赫。此后随着各诸侯国的相互攻击和兼并,卫国内忧外患。宁氏作为卫国公族中的重要一支,曾数次执掌朝政,却未能挽回国家走向衰败的趋势,并且自己也在权力斗争中失利。
公元前681年,在卫国执掌朝政的宁戚之祖父宁喜被卫献公指使公孙氏攻杀,其族人在朝中难以立足纷纷外逃,宁越逃往镐京后为周威王的老师,宁国逃往楚国做了楚庄王的谋士,而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宁戚流落乡间无所归依。
宁戚看到诸侯国互相争战,弄得民不聊生,很想寻一位贤明君主干一番富国强民的大事,听说齐桓公有宏图大略,重用人才,便决定到齐国,可齐、卫两国路途遥远,怎么办?他只好投入商人门下,于公元前680年,替人赶着牛车来到了齐国。
宁戚饭牛
宁戚投奔齐国的历程十分艰辛曲折。他先随商人来到临淄城西门外,跟黄牛一起露宿康浪河边,以待见齐桓公的机会。
一日清晨,城门大开,从城里走出许多人。前有武士开道,原来是齐桓公要出城会客。宁戚认为机会来了,便一只手拿青草喂牛,一只手拍打着牛角,唱道:“康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早饭牛薄夜半,黄牛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桓公听到歌声,觉得此人颇有来历,就命管仲留下来察访。管仲询问一番,便回去禀报。宁戚见桓公和管仲都走了,等待很久都没有消息,心中不免失望,又辗转到东门伺机等候。
待到中午时分管仲来了,原来管仲将原委禀报给齐桓公,齐桓公即令管仲请宁戚进城,管仲返至西门却不见宁戚的踪影,经四下打听最后才寻至东门。管仲复见宁戚,宁戚一手拿青草喂牛,一手拍着牛角唱道:“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青草,大臣在尔侧,吾将与尔适齐国。”(后人将宁戚三次的唱词合并整理,名为《饭牛歌》,饭牛即喂牛的意思)
待管仲说明来意,宁戚只说:“浩浩乎?”管仲不解其意,又不好再问,迟疑一会儿只好又走了。宁戚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再次破灭,这次他不再等待,也不抱幻想,他打听到城南的峱山一带繁花似锦、林壑葱茏,是一个放牛栖身的好地方,便赶牛向峱山而来。
且说管仲不解“浩浩乎?”之意,回家后忧心烦恼。还是一个叫婧的小妾解开了这个谜,她说:“人已语君矣,君不识耶?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倏倏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于国家也。”管仲听后恍然大悟,方知宁戚是问:“你将怎样安排我呢?”管仲将此事禀报了齐桓公。
齐桓公认定宁戚是个人才,一时半会却无法找到他。后来,在一次征伐宋国回来经过峱山时,终于相遇了。
齐桓公听宁戚畅谈理政之要、治国之策,决定立时起用宁戚。但很多大臣却觉得不妥,他们提议说,应先到卫国了解一下宁戚的为人再做决定。齐桓公却说:“不用了,如果调查出一点儿小毛病又会让人说三道四了。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要用人之长,不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就抹杀了一个人的大才干。”桓公力排众议,于公元前680年拜宁戚为大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