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强,1967年生,祖籍山东微山县。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受业于赵明程、杨象宪、陈我鸿、梁占岩、张志民、乔德龙、邹立颖诸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梁占岩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首届课题班成员,邹立颖水墨人物工作室画家、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主攻人物、山水,作品被国家画院等多家机构收藏。
参加的主要展览:
2020年9月,第二届“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格桑梅朵》获入会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20年1月,第二届“亚太艺术双年展”《贵山贵水》作为特邀作品参展(香港)
2019年11月,海南省中国画学会揭牌仪式暨首届海南省中国画学会名家作品邀请展(海南省美协、海南中国画学会主办)
2019年11月,第二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写意人物《雕花的马鞍》获入会资格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9年10月,“美丽霸州 水墨长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霸州人民政府、中国长城书画院主办)
2019年7月,《纯朴的诗意---齐国强山水作品展》(徐州市雁南艺术会馆)
2018年10月,《共向山亭领素秋----齐国强作品展》(济宁市睿禄祥美术馆)
2017年8月,作品《故园东望》入选“重温经典”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7年8月,作品《暮归图》入选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7年8月,北山云起---“石敢当”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课题班山水画巡展(济南、淄博)
2017年8月,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作品展《徐霞客游黔》入选(合作)(贵州文联主办)
2016年12月,作品《湖山春意浓》入选山东省首届山水画学术大展(山东省文联、山东省美术馆)
2015年9月,作品《浮天苍海远》入选第十届山东省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
2015年6月,作品《静观云壑》入选“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7月,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师生作品巡回展。
2014年12月,微山湖文艺奖绘画类一等奖(微山县政府奖)。
2014年12月,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师生作品展(威海美术馆)。
2013年,作品《渔家姑娘》参加山东省第十七届美术新人新作展。
2012年,作品《沂蒙情深》参加山东省第十六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山东省图书馆)
2011年7月,中国国家画院学员作品展,人物作品《苦中乐》被国家画院收藏。
纯朴的诗意
——齐国强写意中国画
辛民
国强的写意画当属性灵派,追求笔墨意趣和文人画的精湛与凝练,除其性情之外,更凸显出他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以及他的写意方式之主观性、纯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对传统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体悟,并在实践中锤炼、锻造自己的艺术,进而以表现心性、理念为目的,使艺术返回天真率意,做到心手合一,物我两忘,摒弃雕琢,一任从容自然的挥洒,在心无挂碍中信笔抒写。
只要悉心解读国强的作品,便不难发现,行草似的笔法、点线、形态、骨力、气象、结构,以及他特有的墨法、水法等,都是成就他艺术的最基本要素,他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灵性启悟与了然于心的禅思追求转换到中国画的人物符号中,往往寥寥数笔,却能意境高远;这样的作品,不仅有笔有墨,而且分明是涵蕴丰富,浸透了文化气息与哲思智慧,显然,这里所展示的自是一种特殊的境界和魅力。
在当今画坛多“心浮气躁”的创作心态下,国强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同时也更显得冷静,理智与难能可贵。在国强的眼中,绘画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艺术史自身演进的需求结果,也正是他这种对传统的执着坚守和孜孜以求的开拓创新,赋予了其作品丰厚的人文价值。
用笔的简率,不只是技法问题,它源于画家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和对物象的认知理解。当审美理想、审美追求与古典哲学精神相接时,当禅意的智慧与笔墨同一共融时,才能产生画家笔下的灵动、飘逸与超凡脱俗的意象,而一种超现实时空的笔痕墨迹形诸纸上,便必然比那些徒具形似的笔墨要耐人寻味得多,看似虚拟时空的幻觉体验与形迹的抽象式表现,便自然导向“一墨大千”的模糊境界与感觉式境界。
国强的作品能体现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简,二是逸。他在运笔与挥洒中,在一波三折中幻化出墨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即便是一条线也能在运行中展示出线的骨力和力度变化,形成独特的形式美感,以节奏、韵律、力度带动线的变化,使之在长、短、波、折、曲、弧等形态中尽显独立的审美价值;与此同时,墨的运用则随着笔墨的运行轨迹幻化为一种虚幻的韵致,它们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往往一笔既下,浓淡干湿同时凸现。因而,一经挥洒便摒弃庸俗与物性,而以灵性、书卷气、典雅的“逸气”,让人领略到从简到逸、从逸而玄、从玄到远的虚旷与幽渺的审美之境。
综观国强的画作可以看到,今天的笔墨创新、继承与拓展的多元化态势,让我们从传统中感悟到更多的笔墨人文关怀。开放的思维、东西文化的互融,在不失民族精神品格的同时,使笔墨形式更加丰实、更具有当代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感悟与修炼的过程中,他会走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