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青州市市长 韩幸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一系列困难挑战,市政府与全市人民一道,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扎实推进“11153”工作部署,少说多干,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9.1亿元,增长1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6亿元,增长2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2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2亿元,增长16.7%;新增贷款76.4亿元,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16.6%。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4%。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71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提升,峱山经济发展区空间进一步拓宽,卡特彼勒工业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镇街工业园初步形成。实施工业项目285个,完成投资150亿元。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省服务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8.5%、18.9%、19.6%。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潍坊市级11家,新认证有机品牌32个,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20处。第十二届花博会成功举办并荣获“2012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称号。服务业进一步上档升级,中瑞钢铁物流中心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专业物流企业发展到980家,各类市场发展到209家。开工建设文化旅游项目40个,总投资420亿元,实行“旅游一票通”和“青州人免门票游青州”,“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年接待中外游客4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7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2家,天交所挂牌企业达到4家,发行12亿元企业债券和1.65亿元区域集优票据。招商引资共引进过亿元项目49个,到位资金177.1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09万美元,分别增长9.1%和38%,外派劳务840余人次。
——城镇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城市规划修编全面展开,完成8个镇产业发展规划。新城综合商务中心21幢高层楼宇开工建设,古城片区完成魁星楼复建和古街改造,南阳河片区综合治理、西北片区开发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打通改造益王府路南段、海岱北路等11条市政道路和15条背街小巷。新建自行车绿道75公里,建成站点506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0辆。新增城区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新铺设雨污分流管道18公里。取缔占道经营集贸市场15处,新建便民市场10处。完成7条道路绿化和15条道路绿化提升,建成10处公园绿地,新增绿地面积166万平方米,提升改造153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795套,完成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4220户。建设改造尧王山西路延伸段、东青路北段、口齐路、下逄路等城乡主干道68公里,改造提升镇村道路242条404公里。建成13处垃圾中转站,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推进。完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19.9亿元,弥河镇被确定为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黄楼街道被确定为潍坊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专家组评审。成立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强化检查督查,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立2家院士工作站和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联合建立青州工作站,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0家。完成青州一中提升改造,旗城学校投入使用,建成普惠性幼儿园123处,新配备校车138辆。中心医院新院建设扎实推进,人民医院内科楼建成启用,新农合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被评为全国新农合工作先进市和全省慢性病防治示范市,被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被评为全省首批药品安全示范县。加强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以内。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停土小企业1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1%。全面展开“三河”治理,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新增成片造林6.9万亩,植树144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3.6%。盘活存量土地972亩,整治废弃矿坑3000余亩,被批准为全国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县和省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示范县,青州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解决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行政府买服务,公益性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入推进网格化社区建设,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初见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深入开展平安青州建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来信来访工作,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12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9件实事。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慈善、残疾人、气象、地震、民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四大领域18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扎实开展“一转变三服务”和“双学双促”活动,强化督查考核,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后置收费”,开辟重点项目手续办理“绿色通道”,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加强普法教育,强化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47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持从严治政,及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全局中突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一切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支持,得益于驻青单位、驻青解放军及武警官兵的无私奉献,得益于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朋友的关心帮助,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青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转调任务艰巨,工业支撑作用有待加强,文化旅游优势亟待发挥,城市形象品质还需改善,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有些民生问题解决不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青州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11153”工作部署,持续深入地做好“突出工业重点、提升工作标准、转变干部作风”三方面工作,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引领,努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工作档次水平,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下转C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