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专业教学赢来好口碑
青州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云门山街道拧紧农资市场“安全阀”
黄楼卫生院贴心服务暖人心
松林书院山长、一代通儒杨峒
赠乡贤王辟之
《今日青州》电子版阅读平台——今日青州网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林书院山长、一代通儒杨峒

  

山辉知韫玉,川媚知藏珠。
桑梓敷光华,伏处有名儒。
吾州多贤俊,迩来颇简疏。
嗟嗟杨夫子,硕果当岁余。
东土之冠冕,五经指南车。
训诂遵马郑,性理参程朱。
文章继子固,书记追元瑜。
拥书树万卷,问字无停舆。
从学数百辈,负笈无遥途。
荆璞悲未献,忽已埋黄垆。
明月悲未悬,忽已沈沟渠。
山川为减色,暗淡天东隅。
不慭遗一老,坐镇三齐区。
年未登耆寿,何少留须臾。
恨我远闻讣,不得趋丧庐。
归看旧函丈,拭泪空嘻吁。
        ——清代李容《哭杨书岩先生》
      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李容,字南宫,号虚舟,青州心寺街人,清代乾隆年间当地著名的秀才。他在诗中深切哀悼之人是他的老师、松林书院山长(主持书院教学兼领院务的负责人)杨书岩先生。
      “山辉知韫玉,川媚知藏珠。桑梓敷光华,伏处有名儒”,“东土之冠冕,五经指南车”,“拥书树万卷,问字无停舆。从学数百辈,负笈无遥途”,李容对先生的人品给予高度评价,对先生的学问也是推崇备至;只可惜“荆璞悲未献,忽已埋黄垆。明月悲未悬,忽已沈沟渠。山川为减色,暗淡天东隅”“年未登耆寿,何少留须臾”,对先生壮志未遂过早离世深表痛悼,山川为之减色,上天为之暗淡;“恨我远闻讣,不得趋丧庐。归看旧函丈,拭泪空嘻吁”,李容对自己未能及时奔丧而深感遗憾,归来后看到老师讲学曾用过的坐席,已是物是人非,只能徒自垂泪,空自嗟叹!
      诗中痛悼的老师杨书岩,名峒,益都回族人,明代进士、南阳知府、松林书院学子杨应奎之后裔,乾隆三十九年举人。他十四入邑庠读书,二十七岁第九名中举,后多次参加礼部科举,未中。嘉庆九年卒,年五十七。咸丰《青州府志》评价他“平生淹贯经史,工古文词,韵学尤精”,著有《毛诗古音律服》、《考古录》及诗文集,又有《乡党图考注释》(已佚)等。
      据光绪《益都县图志》和杨峒侄孙、清代学者杨滇《邑先辈纪略》记载,“叔祖书岩公幼能强记,凡所读书,辄不忘。专力于诸经注疏及《史》、《汉》等书”。曾得到顾炎武的《日知录》,甚是喜欢,于是精心研究古学。继而又读阎若琚、朱彝尊、万斯同、胡渭、江永、戴震各位儒学大师之书,倾倒甚至。而对于顾、戴两家学说,内心特别敬服仰慕。他讲论经史,析理辨物,精益求精。他“博极群书而不泛用其力,参详众说而不误用其功”,称“公之学可谓得其要领矣”,一时被人们赞为“通儒”。杨峒写文章严格遵循义理,但从不拘泥沿袭前人旧貌。其诗不多,而恬淡古雅,自然流露。他教人学习,必先解释古文,加以注解。县人从前没有读《说文》、《尔雅》的,有之自杨峒始。“其丧葬用儒礼,学者尤称之。”
      杨峒喜欢结交当时名士,质疑问难,与朋友书信往来不断。来青州任职的地方官吏,无不折节下交,对杨峒礼遇有加。
      益都知县钱唐人周嘉猷,是个儒吏,欲刻印于钦的《齐乘》,同时考证其误,草创未就而病重,杨峒最终帮其完成,却不空属其名。武功人张玉树先生至青任知府,“闻书岩公名,亲拜会。暇则延入署中,多所商酌。并令主书院讲席,以其尊人墓志相讬。”因初稿未叙述他们之间的交情,张玉树说:“弟与先生交谊恳挚,缘何志中不将此一段情节叙入?似有见外之意矣。”请求商量再改一改。汝阳人李照刚到青州任知府,“即与书岩公定交,并延入署中,教其五子宝田、应田、应曾、应槐、应榴,并请主书院讲席。”书岩公学问之厚、声望之高、受人敬重可见一斑。
      杨峒任松林书院山长期间,对贫困子弟教诲之、饮食之,“从学数百辈,负笈无遥途”,求学者慕名而来,达数百人,不论路途远近。《邑先辈纪略》也中说“从学者甚众,食餼中式者累累其人”。名声显者仅举数人:
      弟子杨绍基,字履亭,杨峒之侄。“状貎丰伟,精厉廉悍,幼从叔父峒受书,故学有根柢。”嘉庆三年中举,曾任浙江永康县县令、河南南召县县令等职,南召瘠邑,绍基以慈爱安静为治,赈济灾民,百姓乐之;捕捉盗贼,远近称快。咸丰八年卒,年八十五。补编《益都先正诗丛抄》等。子杨滇,好吟诗,尤留心邑中文献,著有《邑先辈纪略》等书。
      弟子李章甫,字冕堂,号警园,藏书家、目录学家、金石学家李文藻之侄,性慷慨,身长而黑,面麻声洪,嘉庆癸酉(十八年)举人,选高密教谕,卒于任所。
        弟子李容,对恩师杨峒感情极深,恩师去世后写诗纪念。他沉潜博览,家境贫寒,曾借读于藏书家,研精深思,不为涉猎之学。心有所思,随手札记之。性喜山水,凡境内名胜,不论远近,无不游览。尝厌恶世俗喧嚣,携《离骚》一书于云门山,读之数日不返。幼年即工于写诗,至老不衰。此外,嗜棋与酒,与人对奕,至忘寝食,故时人谓“南宫有三好”云。有《松涛轩诗草》传世。
       杨峒弟子还有田姚、刘鲁,皆贡生(封建科举制度的组成部分,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时文颇清新奇特。与当时名人鲁增、姚维藩齐名,当时有“田姚刘鲁”四先生之称,二人名作四人姓,甚是巧合。(王岩)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