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贴心的民生工程
——益都中心医院新院建设采风
本报记者 张平 通讯员 李秀丽
三月的古城,春风和煦,万木复苏,一派生机。
驱车驶入青州东部新城区,你就会被眼前忙碌而宏大的建设场面震撼:机器轰鸣,车轮滚滚,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里就是倍受全市人民关注的益都中心医院新院建设工地。
3月13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领导班子率领医院近百名中层干部来到他们未来的“新家”进行调研。记者随同前往采访,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股股建设热浪,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项目管理者和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的拼搏、奉献精神。
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手笔”民生工程
有着130年悠久历史的益都中心医院一直是青州人的骄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个潍坊西部地区医疗系统的龙头老大显得“小”了“挤”了。
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挤。挂号挤、住院挤、交费挤、停车挤……破解“挤”的瓶颈,已刻不容缓。病人多,地盘小,病床少,病人的有效需求随着医保政策的完善迅速上升。面对与日俱增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医院新一轮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是就地扩建,还是异地建新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医院建设面临抉择。
就地扩建,目前的医院地处闹市已无地可扩,经过反复调研,市委市政府以大手笔、大气魄果断作出异地建设中心医院新院的决定,并作为全市的重点民生工程。2011年12月15日,新院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于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医院跃然纸上:
位于将军山路和仙客来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的新院区,按功能分为六个区,即门诊区、医技区、病房区、后勤及生活区、精神卫生中心区、传染病中心区。占地面积215亩,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床位1235张;二期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床位1200张。停车系统采用地上和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约2500个车位。总投资20亿元。这是青州市自建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笔。
建成后,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省内一流的医疗服务。同时,新院区的建设对于加快青州东部新城建设,均衡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造福于青州市乃至周边县市人民群众。
集中精力抓进度上水平
为了更好地做好中心医院新院的建设管理工作,将新院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一个样板工程,青州市成立了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院建设工作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中心医院新院于2012年4月顺利开工。该项目被列为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新院建设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前往工地调研,开展现场办公,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
在新院区建设办公室,我们看到这样一本工作台帐,每个人负责的每项工作都记录在册,有直接责任人,有分管责任人,工作完成后有关责任人在台帐上签字。哪项工作是谁的责任,工作进展如何,一目了然。办公室还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这样既明晰了每个人的职责,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严格办事程序,先广泛调研——出调研报告——出具体实施方案——请示汇报——批准实施——组织实施——登记台帐——后期协调服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明确目标,全力推进。新院建设坚持“四高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在建设过程中,运用项目化管理,创新工作思路,着力破解建设、资金、经营等各项制约因素,同时把“项目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行倒排工期,责任到人。要求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主动配合,力求在任务完成、克难攻坚和提高能力上取得突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碰硬、善于解难的工作作风,团结一心,协同作战,保持工作步调的高度一致和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目前,工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期17层病房大楼已完成了地上二层建设,将于年底完成病房大楼主体工程。
.jpg)
调研现场
.jpg)
建设场景 记者曹健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