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青州市突出“生态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美丽青州”,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在三河治理、云驼风景区绿化美化、古城保护修复、城乡环卫一体化、公园绿地建设、文化旅游、污染治理、城市建设、乡村绿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建设美丽青州·共享生态文明”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持续升级旅游资源 健全旅游质监网络
青州全面塑造“古城”旅游新形象
本报讯 (记者张平)石板的路面,仿古的门窗,灰色的砖瓦,逼真的雕塑……改造提升后的北门古街呈现出浓浓的古风雅韵,吸引着各界的目光。这是青州实施的古城保护修复工程所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州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力打响了“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
东方花都 文化青州
“东方花都 文化青州”是青州市全力打响的一个品牌。花卉是青州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文化是青州的底色和独特魅力所在。推出“东方花都 文化青州”这一品牌,青州将充分整合黄楼花卉项目、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中国花博园等资源,全面丰富“东方花都”内涵。依托青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古城文化、佛寿文化、东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利用文化打造青州旅游品牌,用文化吸引游客。
与此同时,青州还将突出“古城”特征,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古城改造、云门山提升改造、南阳河北阳河改造、井塘古村开发保护等项目,整合与古城、古九州有关的资源,形成古城旅游整体形象,尽快使青州古城游成为各地游客的热线。
六项重点助推品牌塑造
围绕“东方花都 文化青州”品牌,青州市将突出六大工作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方面,突出抓好云门山景区提升改造、古城古街修复保护、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12个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古城文化旅游区、云驼佛寿文化旅游区、黄楼花卉生态旅游区、南部生态高端休闲旅游区、西南山地森林旅游区、西部影视文化旅游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创建五星级饭店,扩充旅游快捷酒店,完善购物环境、交通环境、餐饮娱乐环境以及景区环境;争创5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促进文化旅游融合,重点展示青州古九州、东夷、古城、古村、佛寿、民俗表演等文化内容,提升青州旅游品质;强化宣传促销,实现青州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突破性提升;创新机制体制,打造青州旅游龙头,带动全市旅游品牌提升和旅游业发展。
质监网络全市覆盖
据了解,按照工作部署,青州市将全力抓好包括创建5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乡村旅游在内的20项具体工作,特别是建立健全旅游质监网络。这其中包括充实旅游监察大队,与公安、交通、卫生、工商、安监、食品监督、质监、商务等部门联合建立旅游执法组织架构,推动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旅游联合执法常态化;设立旅游投诉受理中心,建立旅游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案件;全市主要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提高旅游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另外,青州还将在全市旅行社推广应用“山东省旅游团队品质保障系统”,到2016年底,90%旅行社使用;并在全市落实《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等各类服务标准和规范,引导旅游企业开展细微服务、个性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图为改造提升后的北门大街。 郑春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