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古州画苑
 
标题导航
工业上山开辟新天地
科技局窗口获评年度红旗窗口
四个“围绕”打造平安何官
史密斯净水器满足全家饮水
山里娃为鸟筑新巢
示范镇建设加力
青州农行不误农时助春耕
开展农资打假下乡专项执法活动
青州加大森林防火投入力度
青州医疗服务收费落实新标准
青州成立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潍坊首家水域环保设备研究中心落户黄楼
青州实行建筑市场包靠制度
青州计生联合文化部门搭建宣传舞台
景区绿化正当时
建设美丽青州 共享生态文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上山开辟新天地

  

青州利用低丘缓坡建成工业园

       本报讯 (王丽阳)3月12日,地处青州市邵庄镇的峱山经济发展区的小山丘上,三台挖掘机正在奋力施工。这正是青州市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实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鼓励企业“退城进园”的缩影。
      青州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石灰石开采从六十年代开始,历史久远,国务院28号文件、省政府关于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和关停“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矿山企业的部署后,关停废弃矿坑895处。低丘缓坡未利用地资源丰富,可开发的理论潜力为44万亩,可实现潜力27万亩。
      近年来,大批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增建设用地有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创新挖潜,变废为宝,开发利用”,为工业企业造地,为现代服务业搭台,为城市发展开拓空间,迫在眉睫。
      2007年,一声炮响率先在峱山经济发展区拉开了治理废弃矿坑、发展工业经济的大幕。2000多名工人,300多台大型机械,在方圆50平方公里的低丘缓坡带上,削平陡崖,填平深沟,谱写了一部新时代愚公移山的壮美篇章。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青州市提出了整治废弃矿山、恢复生态环境、增加建设用地的发展思路。聘请专家编制了《青州市废弃矿坑、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青州市已毁山体恢复治理总体规划》、《青州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及《青州市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实施文件。根据功能定位划分为工业开发建设、文化教育2个试点项目区,实施总规模22000亩。2012年6月,青州市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被列入国家试点,11月30日,实施方案通过省厅审查,5年内将释放1.69万亩的建设用地空间。
      项目实施过程中,青州市将原工矿用地9300亩全部纳入政府储备;对关停的采石场实施治理性开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中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开采与治理同步进行。截止到目前,整治总面积达21010亩。在此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突出重点区段整治,严格土地出让政策,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后,迅速办理有关手续,把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废弃矿坑整理开发为可建设用地;政府投入和多渠道融资相结合,配套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完成主次干道158公里、桥涵27座,在区间道路两侧栽植树木12.2万棵;新建11千伏安变电站1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供电、通讯、供热、燃气市场化运作配套建设,两个项目区都实现了“五通一平”。其中,工业项目区现入驻企业136家,总投资568亿元,解决了3.2万人的就业问题。山东技师学院、山师大历山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花卉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及青州市委党校等院校已搬迁至文化教育项目区,从而使该园区成为该市的高等教育中心。
      通过废弃矿坑、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实施,可在低丘缓坡试点范围内拓展建设用地空间16900亩,保障了经济发展用地的需求,有效利用废弃矿坑、未利用地和低效劣质农用地,保护了优质耕地,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