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家住阳溪止,
看尽苍茫万古流。
日月吞吐浮大块,
蛟龙出没隐灵湫。
眼中真觉难为水,
耳畔谁耻曾饮牛。
欲驾长风超物外,
玉壶十二访元洲。
——《咏阳水》
明代著名诗人刘鈗,喜欢游走于齐鲁大地的山山水水,于山水之中寻找文学艺术的灵性,于游乐之余感悟世间人生的洒脱。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在友人陪伴下,当他来到青州寻踪儒释道文化真传之时,不经意间顺着北阳河自南向北逆流而上,却发现河道两侧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居民淳朴。如此所见所闻,让刘鈗顿时诗兴大发,写下了赞扬北阳河之美的《咏阳水》,对北阳河畔田园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绘。
北阳河古称浊水,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北阳河发源于泰沂山脉青州、临淄两地交界处的清凉山,全长百余公里,流经青州、广饶、寿光三地,入小清河注入渤海。本市境内河道干流长度51.58KM(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境内总流域面积193KM2,干流平均比降为1/320,其支流有茅津河和安阳河。北阳河地形地貌类型丰富,沟谷、河床、水面、河漫滩、湿地、沙洲、台地等形态,一应俱全;植被类型多样且覆盖率高,既有典型的阔叶落叶林,也有成片的芦苇、荷花等湿地和水生植被。古老的北阳河水源充沛,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古往今来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留下了刘珝墓、赵鉴墓、孟尝君墓、钟羽正的墓、张高古墓群、臧台、马陵台、凤凰台、星落陨石等多处文物古迹。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挖掘、传承、发展北阳河沿岸文化,加快推动青州经济社会科学转型发展,2012年青州市开始实施北阳河治理工程,在尽量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搞好重要节点的景观建造,努力将该河打造成一条溪流潺潺、水面串联,草木繁茂、浓荫蔽日的生态长廊,为广大人民群众再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整个治理工程围绕景观、蓄水、防洪、交通、生态用水等功能综合治理,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治理河道16.4公里,水面120公顷,绿地面积417公顷,总投资6.6亿元,主要包括景观工程、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截污工程、水质保障及景观配套给排水工程和电气工程。工程景观设计以生态性、乡野性、文化性为导向,保持北阳河流域原生态的绿色基底,营造“野趣、清幽、闲逸”的景观格调,同时结合北阳河地域文化,挖掘历史文脉,在景观节点中体现地域特色。主要分为三大景观区,每个景观区内又有三个主要景点和一些辅助景点。一是人文风尚区,包括阳溪三叠、藕花惊鹭和浊水清凉三个景点,主要突出“阳溪”的乡野特质;二是商业休闲区,包括海客樱洲、玉壶元洲和湿地龙湫三个景点,突出小龙湫、大龙湫的水系特色,沿岸规划建设中日韩经济合作示范区,构建沿河湿地公园,打造集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商贸休闲区;三是生态涵养区,包括密林野趣、花苑风采和鸟栖湿岸三个景点,突出“超然,淡然”的哲学理念。以生态保护和植被修复为主,将北阳河畔孕育的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使优美的河流风光、纯朴的乡情、独特的红色及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经典的红色旅游区。同时,沿河规划建设电瓶车道和自行车道及景观游步道,串联各个景观节点,方便人们浏览休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规划图中看到一处藕花惊鹭的景点,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女词人李清照美词《如梦令》,其中的唯美、质朴、纯真的荷塘景观,不正是北阳河明天的美丽景色吗?
(本报记者刘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