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一院长与希如兰女士亲切交谈
春光明媚,风暖日丽。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院内的一株株樱花树花团锦簇,煞是绚丽夺目;花园长廊上悄悄挂满了一串串紫铃铛般的藤萝花,在怡人的春风中优雅地摇曳着,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那栋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欧式小楼似乎容光焕发,格外的神采奕奕;楼前几株合围粗的大松树吐露绿芽,显得更加虬劲苍翠,它们铺展着繁茂的枝叶,似乎等待着拥抱远道而来的亲朋……。
2013年4月23日下午,一辆槟黄色轿车缓缓停在办公楼前,车上下来一对金发碧眼的英国老夫妇。等候已久的牛建一院长和院领导们一同迎上前,牛院长热情地握着那位女士的手,亲切地说:“希如兰女士,我们终于又见面了,欢迎您回家啊……”
时隔九年的重逢
“亲爱的建一院长:很高兴在信函内看到了您允诺的有关广德医院的历史资料。我想,我的第11封电子邮件已经到达,希望那些材料是您和您的同事感兴趣的信息。能与医院、与青州市重新恢复联系真令人愉快,我希望在将来能有机会重聚……”这是希如兰女士写给牛建一院长的一封电子邮件。
Audrey Salters,中文名为希如兰。1938年出生在中国,其父为Dr Ronald James Still(希荣德大夫)--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成员,1935年-1948年期间曾在广德医院,也就是现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的前身工作。
2004年的一个夏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中心医院副院长的牛建一遇到了来院寻访原广德医院的希如兰女士一行。在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牛建一立即汇报了当时的苏光华院长。苏院长带领全体院领导班子热情接待了希如兰女士,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座谈,陪同他们参观了医院环境和设施。
从那以后,希如兰女士便和牛建一院长建立了联系,彼此有书信往来,相互提供所需的资料。因为,国内历史资料档案多次遭到损毁,所以,希如兰女士提供的许多关于广德医院起源和发展的史料弥足珍贵,成为研究医院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之后的马胜院长也曾安排专人与希如兰女士联系,将其提供的史料应用在医院简介、医院院志、院史、医院宣传册、宣传片等的编写工作中。
最近,当牛建一院长得知希如兰女士有机会来中国,便邀请她再到医院看看。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还记得这里吧?2004年,您第一次来到医院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这间接待室里交谈的。今天,在家的院领导都来了,大家都非常欢迎您们的到来!”牛建一院长热情地说。希如兰女士微笑着频频点头,不住地环视着屋内:“我记得,记得,这里的茶几、座椅,还有屋里的其他摆设和当年一样……。我非常高兴!谢谢您们这么多人欢迎我!”在医院办公楼的接待室里,牛建一院长带领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希如兰夫妇一行亲切交谈着。鲜花、水果、清茶……,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在这里,仿佛是一场期待已久、其乐融融的亲友团聚。
令人敬仰的前辈
1882年(光绪八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医学传教士赫伯特·迪克逊远渡重洋来到青州,开设了施医所,开始为饱受战乱、饥荒、贫穷困扰的百姓治病、施药。之后,他们利用教会在英国国内的募捐,在青州城里明朝衡王府旧址西皇城街建起了一座砖木结构的欧式小楼,由施医所扩建为西医院,取名为“广德医院”。这,是青州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当时青州规模最大的医院。
从那时起,这座小楼上那枚红十字便像一盏灯,照亮了古城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广德医院”成为现在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希如兰女士,您的父亲和同事们是医院的先驱,为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父亲当年在青州、在山东、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呢?”牛建一院长提议。
希如兰女士轻轻地点点头,视线不由得转向了窗外,似乎在这片父母曾经工作、生活的土地上,找寻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她沉默了一会儿,思绪似乎穿越绵延的历史时空,回到了从前……。希如兰缓缓地讲述着,表情有些凝重,声音有些哽咽,眼里有些泪花……。
我的父母,希荣德大夫和玛丽.斯蒂尔,于1935年来到中国,当时他们才20多岁,结婚仅数周。我父亲是一名医生,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当时的中国非常需要医生,他和武成献大夫(Dr James Russell Watson,广德医院创始人之一)一样,计划在中国渡过自己的医学生涯,渡过一生。起初,父母在周村的复育医院工作,但父亲经常到青州的广德医院指导工作。
在1936年、1938年和1940年,三个女儿降生,来到了父母身边。我是三个女儿中的老二。
在周村,在青州,我的父母愉快地工作着,每天忙碌着救死扶伤。但是在1938年3月,当山东被日本人占领时,我父亲给在英国的父母写信:“现在的情况糟透了。对所有人来说,未来的几年是艰苦的。如果能用我们所学对中国提供一些帮助,我和妻子将感到十分高兴。”战争之前,医院工作的重点是产科、内科、外科以及治疗传染性疾病。抗日战争爆发后,枪伤和切割伤占了手术病人的1/3还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不仅继续着医院的工作,还坚持开展了护士的培训。
1939年7月,青州的广德医院和周村的复育医院被日本军强行关闭,罪名是“帮助游击队员”。我父亲不承认这一罪名,认为这与其行医的宗旨相违背。医院被关闭一段时间后,当局允许重新开办。1940年和1941年,是医院特别忙的阶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英国向日本宣战。自此,生活在中国的英国人成了日本的敌人。院子周围布置了看守,我们的活动越来越受到限制。1942年3月的一个早晨,我父亲正准备进行一个手术,洗手、消毒完毕,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她的生命就依靠计划中的手术了。突然,一小队日本兵冲了进来,打翻了手术器械、药品和X光设备……。在父亲的有生之年,不能手术挽救那位病人的生命成了他痛苦的回忆。
我们被赶出自己的家,与英国护士、教师一起被囚禁在一间小屋里。三个月后,我们被日本人强行迁到上海,在日本人的监狱里囚禁了三年。
1945年12月战争结束后,我们才回到英国。父母已与家人分别了十年之久,我和姐妹第一次见到爷爷、奶奶。
1946年11月,青州广德医院的主管医生秦医生请求帮助,我父亲又独自返回了中国。由于医院被严重损毁,加上时局动荡,之后的两年间,父亲工作得非常努力也非常辛苦。但是,医院的重建和运营还是非常困难。
1948年,父亲临时性地在青岛和济南齐鲁大学从事妇产科工作,受聘为主任。
1948年10月,因为难以做事,父亲无奈地回到英国。但他回国后还是努力为青州、周村的医院做贡献,想方设法募集了48头牛的资助。
父亲一直期望能有机会再回到中国,但在1985年他突然辞世,没能完成他的愿望。
“如果父亲知道,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希如兰女士讲述时,接待室内非常安静,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感动着……。
听完希如兰女士的介绍,牛建一院长认真地说:“我就出生在这个医院,我的父母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来到医院工作,他们曾听说一些关于广德医院的事情。我母亲说,她的家就在青州城的东关,上小学二、三年级时,她曾和广德医院的景院长(景以惠,字郑卿,1931年任广德医院副院长,1936年任院长)的女儿是同学。景院长的女儿曾带她到广德医院来玩儿。母亲清晰地记得,那栋欧式小楼前是一个很大的花园,时值春夏之交,满园的海棠、丁香和紫荆花什么的盛开,特别漂亮!大概是1941年,当时才两、三岁的舅舅得了黑热病,病情很重眼看就不行了,经人介绍到广德医院住院治疗,后来治好了。当时,年幼的母亲经常来给小弟弟送饭,还从花园里折来鲜花插在花瓶里哄小弟弟玩儿。母亲说,广德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和气,护士还逗她玩儿,让她好好学英语,长大了也来医院当护士……。母亲说,是广德医院救了舅舅一命。”
牛建一院长感慨地说:“听老人们说,当时,广德医院在青州乃至周边影响都很大,救治了很多人,深得老百姓的信任。在那个艰苦的战乱年代,他们一定吃了不少苦,付出了很多。作为医院的后人,我们都非常敬佩、敬重这些前辈,他们是这所医院的奠基者!”
希如兰女士激动地说:“我很高兴听到这些。如果父亲知道,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接着,牛建一院长详细介绍了医院现在的发展规模和综合实力。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当初小小的广德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潍坊西部医疗急救和保健中心。医院现有职工1400余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7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8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设有6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肾脏科、骨科为山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妇产科、骨外科、普外科、心内科、儿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为潍坊市重点学科。医院还拥有世界顶尖水平的美国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双源螺旋CT和3.0T智能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大批高科技医疗设备。
希如兰女士再次激动地说:“如果父亲知道,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随后,牛建一院长向希如兰女士赠送了医院最新编写的院志、130周年院庆的医院画册和纪念册等。“您看!这里还有您小时候的照片呢,这个扎小辫儿的小女孩就是您吧?”牛院长指着画册上的照片,风趣地笑着说。“哈哈,太好了!我一定带给我的姐姐、妹妹看看!”年逾七旬的希如兰开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像个孩子……。
希如兰女士拿出一本书,郑重地放到牛建一院长的手上。“这是我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书——《风雨家书》。书中收录了父亲和母亲在中国工作期间写给家人的书信。为了排解对亲人的思念,他们平均每周写两、三封信,差不多总计100多万字。我很想把这本书赠送给牛院长。”
风雨家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一封封远渡重洋的家书饱含着多少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流露着多少对动荡时局的担忧和不安,诉说着多少历经艰辛的苦楚和心酸;传递着多少医者救死扶伤的博爱和承担……。
“这本书太珍贵了!太感谢了!”牛建一院长欣喜地说。
最后,牛建一院长和其他院领导陪同希如兰夫妇一行参观了原广德医院老建筑--那栋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欧式小楼。希如兰女士轻轻地抚摸着那历经百年的木制楼梯,细细地端详着墙面上那一块块坚固如初的青砖……。壁橱、阁楼、阳台、庭院……,希如兰女士似乎找寻着当年在这里嬉笑玩闹的影子,眼前似乎浮现了当年父母在这里施医送药的情形……。
希如兰女士更加激动地说:“如果父亲知道我能再次来到这里,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又到了告别的时候……。
希如兰夫妇留恋地回望着这栋古朴的百年小楼。这里,记载着父母美好的青春和年华;这里,更记载着父母执着的信仰和追求……。
牛建一院长握着希如兰女士的手,真诚地说:“欢迎您再回来!回到我们共同的医院,我们共同的家!”
(文/李秀丽 图/耿亮)
英国浸礼教会成员在山东(二排右二为希荣德大夫)
希如兰一家在山东(父亲怀中是希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