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四年投资上亿元“装扮”荒山20万亩
本报讯 (王万庆)自2010年开始,青州市组织实施大规模荒山造林工程,通过“制订实施方案,确定造林重点;政府公开招标,专业施工监理;主管部门包靠,财政全程评审”运作方式,四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栽植侧柏、黄栌等4000余万株,2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制订造林规划,分年进行实施。市政府提出了“路河两侧满目苍翠,宜林则林荒山全绿”的造林总体规划,制订了分年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2010年,重点绿化云驼风景区和劈山周边1万亩荒山;2011年重点绿化“三路”(海岱南路、博临路东段、下逄路)两侧,“两区”(尧王山片区和月山片区)、“一库”(黑虎山水库)周边荒山2万亩;2012年重点绿化仰天山路、博临路西段、张横路两侧及仁河水库周边荒山3万亩;2013年重点绿化五文路两侧,上梢溜、陈家溜、上张溜和东西茂峪3万亩。另外,全市山区乡镇根据统一规划,见缝插绿,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每年累计造林总面积都在3万亩左右。
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队伍和监理。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造林效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队伍和监理。市林业局作为工程业主单位代表,在公告发布、文件会签、资格审核、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全程接受检察、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审核。程序的公正决定了结果的公平,先后吸引了省内外百余家具备资质条件、施工能力强的绿化企业前来积极投标,每年都有20家左右的企业中标参与造林工程。同样,招标确定监理单位后,要求监理人员严格落实工程监理规范,实行全程“旁站”,严把“苗木进场关、树穴规格关、栽植技术关、验收成活关”,从而确保苗木成活率和保有率。
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荒山造林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联手合作。为此,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组织、协调调度、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下设检查验收组和督导审核组。检查验收组由林业部门牵头组织专业测绘单位、财政评审、监理等单位组成,制订了验收方案,配备了专业人员和设备,利用GPS、罗盘仪等进行精准测量定位,现场勾划地图,采用全查实测和样地调查法,检查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在验收确认的关键环节,要求责任人签字确认,实行验收结果与拨款进度和数额相挂钩,激发了中标企业种植和管护的积极性。另外,市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乡镇进行造林,对完成任务并达到质量标准的,按每亩300元分年度进行奖励。督导审核组负责对检查验收组工作开展情况和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抽查审核,从而确保了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目前,今年全市造林工程号角已经吹响,招标确定施工企业后,待雨季来临,造林工程将迅速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