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大城建”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本报记者 张 平
盛夏时节,行走青州的大街小巷,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干净整洁的街道、鲜花盛开的街景,风景如画;漫步南阳河畔,碧水蓝天,清波荡漾……不知不觉间,人们身边的绿地多了,环境好了,街景靓了,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一幅“人在景中、房在园中、城在林中”的美景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青州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得益于城市建设巨大投入,得益于机制体制勇于创新,得益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得益于环境不断优化。”近日,青州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市领导用“四个得益于”解密城市管理的“秘诀”。
全面植绿 描绘城市生态画卷
眼下,穿行于青州市区宽阔的道路之中,排排行道树生机盎然;漫步于街头公园,朵朵鲜花竞展芳华,浓浓的绿意总是如影相随地映入人们的目光。
绿色是城市建设的永恒主题。近几来,青州市提出了“种树修路搞水利办教育是干部的基本职能”理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建设以山地森林、城市森林、河道森林、道路森林为主体,庭院、小区、街头绿化为补充的森林城市格局,打造“生态青州”,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这一目标,青州坚持把绿化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基础位置,不但以“古”、“青”为主线指导城市建设,更将绿地建设、植树造林等列为政府公开承诺为民办好的实事之一,下决心将“园林城市”升级成“森林城市”。去年,按照“应绿必绿、可绿尽绿”的原则,以实施新建道路绿化工程、既有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建街头绿地工程为抓手,青州市投资1.92亿元,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力度,使之成为青州提升城市品质的最优载体。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6.54%、42.19%和25.34平方米,在山东省处于领先水平,青州之“青”名不虚传。
加大投入 催生城市“大模样”
着眼于“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设为人民”的理念,青州市突出抓好城建项目,以带动城市载体功能全面提升。一是抓好续建道路、桥梁工程的扫尾。按照即定的工程施工方案,加快益王府路跨铁路立交桥、瓜市桥和昭德路(城区段)改造、尧王山西路改造、尧王山中路改造、玲珑山路中段改造、海岱路提升改造、旗城路延伸等工程进度,力争年内出形象。二是全力推进南阳河一期二期、荷花湾改造、一路三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为青州变美打下了坚实基础。青州市以加密路网、改善城区交通结构功能为突破口,通过加快道路新建、打通断头路、改造提升原有道路、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措施,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今年将突出抓好昭德南路建设、范公亭中路改造、衡王府路北段建设、海军路中段改造、打通偶园北路、河滨南路改造及凤凰山路等3条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
精细管理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变大了、变绿了、变亮丽了,如何管好城市是一大难题。青州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着眼点,以宜居城市创建为主线,以建设幸福青州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多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城管”。
为共同做好城市管理这篇文章,青州市于去年9月份成立了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抽调建设、城管、公安、交通、环卫等部门单位的精干同志,对城区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在商贸服务、市场管理、户外广告、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方面,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消除管理死角。并在全市范围内聘任了100名社会监督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反映存在的问题,为文明城建建言献策。
伴随着城市建设管理的大踏步推进,如今的古城青州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规范、城市绿化完备的现代新城,任由人们在一草一木中细细品味、在一山一水中徜徉流连,深切感受着这座生态之城带来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