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区防汛进入迎汛状态
本报讯 (长文 海风)青州市城区防汛办公室针对近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给城市防汛带来的巨大压力,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检查,全面备战城区防汛工作。
落实防汛领导机构和工作责任。青州市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专门成立了城市防汛指挥部,制定下发了《城市防汛工作实施意见》、《城区防汛应急预案》等文件,将防汛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单位,严格要求各相关单位成立抢险分队,落实安全责任人,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做到责任区域、责任内容、责任目标、防汛队伍、物资器材五落实,为城市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加强城市防汛设施建设。去年下半年对城区8平方公里区域内的驼山路、云门山路、玲珑山路、海岱路、凤凰山路、范公亭路、尧王山路等七条主干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城市防汛的应急能力。今年重点进行昭德路城区段、将军山路、齐王路、驼山路的雨污分流工程以及其它街巷改造排水设施的配套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日趋合理,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排涝能力逐步提高。2013年累计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排水管道近40公里。
切实加强防汛设施的维修管护。在防汛设施的养护维修方面,按照“早动员、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的工作思路,市政设施养护公司对城区主次干道清淤42公里,维修路面5万平方米,维修排水设施45处,更换落水井蓖200个,并对城区五座铁路立交桥及23处重点防汛部位进行了全面检修。其他各防汛责任单位也将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较好地完成各自承担的防汛任务。
认真抓好防汛队伍及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分别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防汛常备队、抢险队和后备队500余人,落实了防汛车辆、钢筋、水泥、草袋等防汛物资。加强防汛演练,严格汛期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专人值班,公布值班电话、建立值班台帐,值班人员、车辆按时到岗,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反映责任区域内的汛情灾情,为各级领导指挥抗洪抢险、科学调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经济开发区立足实际确保安全度汛
本报讯 (田玉明)汛期将至,经济开发区立足抗大涝、防大汛的要求,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抽调安监所、招商科、派出所等部门人员,对各生产企业的厂房车间、储料罐区、电力设施等部位的防雷、防风、防倒灌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检查企业130多家,整改隐患380条。
抓好道路排水管网建设。落实专人包靠,加快道路雨污分流工程进度,并对容易出现内涝及排水不畅路段管网进行排查整修,提高防汛能力。当前,已完成益王府北路、泓德路等6处路段雨污分流工程,铺设管网1.3万米。
抓好河道等薄弱环节隐患治理。按照“属地管理”职责,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赵家庄水库、北阳河等河道沟渠进行隐患排查,清除垃圾杂物,设置警示标识,并对学校校舍、五保户房屋等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抓好汛期应急值守。各村、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上传下达;成立200人的防汛抢险预备队,备足防汛物资,加强雨情监控,全面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险情。
王府街道“六到位”全力抓好防汛
本报讯 (自玉)目前已进入汛期,王府街道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六个到位”抓防汛,确保街道安全度汛。
防汛机构到位,建立健全各级防汛机构,成立由主任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指挥部,各村和企事业单位成立相应防汛领导小组,各村以村组为单位成立巡逻小组。防汛责任到位,对所辖范围内的防汛工程实行领导包工程、包重点、包水库的安全责任制,村村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平安度汛。防汛宣传到位,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形式,加强防汛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自救能力和防汛意识。防汛检查到位,对各类度汛工程、防汛道路、通讯、供电、照明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跟踪落实,确保了在大汛到来之前防汛基础设施安全。防汛队伍到位,街道成立了50余人的防汛预备队,各村按人口的多少及防汛任务的轻重相应的成立抢险应急队伍。防汛物资到位,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防汛物资,并健全了防汛物资台账和管理档案,确保物资储备到位。
云门山街道多举措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本报讯 (徐媛)云门山街道按照早部署、早准备的基本工作方针,落实汛前检查,做好物资储备,抓好防汛监督,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汛前检查。在汛期来临之前,街道制定下发了《2013年防汛工作意见》和《防汛应急预案》,明确了防汛重点、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同时,在辖区内开展拉网式汛前大检查,安排9名管区工作人员加强对水库、沟渠、企业、中小学校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防患未然。
做好人员物料储备。街道组织了由机关干部和民兵组成的120余人的抗洪抢险预备队和突击队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目前,街道现已储备沙袋、雨衣、应急灯、排水管等10万余元的防汛物资,应对突发事件。
重点抓好防汛监督。街道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全天候、无间隙进行值守,保持通讯畅通。街道防汛领导小组在汛期实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一发现工作不到位或者落实不到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黄楼街道紧绷防汛抗旱“安全弦”
本报讯 (刘铠铭 丁红靖)黄楼街道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树立防早汛、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意识,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加大排查,整改隐患。按照“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组织包村机关干部和村两委人员,分别对辖区内学校、危险地段、弥河河道等进行拉网式大排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列出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划定了安全撤离区,明确了任务和整改完成时限,定期巡查,督促工程进度,确保安全度汛。
制定预案,备齐物资。街道根据各村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基干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随时准备迎接防汛抗旱的突发紧急情况。严格加强防汛期间的岗位值班制度,除安排各村准备好防汛物资外,街道还专门准备了铅丝、铁锨、编织袋、木桩、救生衣、便携式工作灯、投光灯等防汛物资,确保防汛期间拿得出、用得上,保证万无一失。
益都街道防汛工作再紧弦
本报讯 (刘福庆 陆晓倩 张秋实)进入汛期以来,益都街道按照“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检查、早落实”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做好河道清淤和小街小巷积水疏通工作。对辖区内北阳河、裙带河、辛庄沟等河道进行清淤,确保河道通畅。各村、社区对小街小巷排水管道进行疏通,及时补齐缺失井盖,保障行人安全。各村、社区和处直部门按照跨汛期施工重点工程应急预案通力合作,将辖区内排水管网全部清理一遍,彻底消除各种行洪障碍。
确保旧城改造区和易涝低洼地段排水畅通。各村、社区对住宅小区、居民区的排水状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及时消除、整改堵水现象和安全隐患16起。加强对各类危房的维修加固工作,重点抓好对“五保户”、敬老院等弱势群体住房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由产权单位组织维修。村、社区组织对个人住房进行自查自修,及时搬迁危房居民30余人,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邵庄镇严阵以待备战防汛
本报讯 (蔡相恩)汛期将至,为加强防汛工作,邵庄镇结合实际,“四个到位”认真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严阵以待确保安全度汛。
责任分工明确到位。镇、社区、村三级均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完善防汛预案,与各村、各防汛责任人签订了防汛责任状。
防汛物资准备到位。划拨专项资金,购置备足防汛抢险物资,建立防汛物资专用仓库,所有抢险救灾物资定点存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证能随时投入使用。
防汛检查细致到位。成立防汛督查组,对各村防汛准备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村防汛队伍的成立、防汛预案的编制、防汛物资的准备、防汛重点的日常监测情况,对准备不到位的村责令限期整改;组织安监、农业、执法和各社区,对淄河河道、在建工程、塘坝、拆迁区域、学校等重点防汛部位开展全面排查,对发现的12处安全隐患进行了重点整改。
防汛措施落实到位。成立防汛队伍,镇上成立了60人的防汛常备队,各村成立10—30人的防汛抢险队,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汛情,应急队伍快速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