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华,字子建,1974年生于安徽临泉。1992年入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刘大为、袁武、史国良诸先生。2004年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2005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师从赵振乾先生,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博士,师从范曾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军旅国画家、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
山东潍坊指定总代理:九州美术画廊
山东省收藏咨询电话:1500536 5566









理解传统 面向未来
——张建华的绘画艺术
徐恩存
当代中国画现状研究中,一个共识便是:在总体上,中国画艺术处在传统和创新的十字路口上,许多画家在这里面临着主动选择和被选择;当然,这又是一个过程,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在这一过程中,寻找着自己的定位与角色,都在选择自己的取向和道路。
青年画家张建华是在一种艺术的综合修养中,开始自己的创作历程的;当然,他的作品体现的正是这种“复合”型的美感。
应该说,张建华是以传统艺术为基点,走向未来的。多年来,他潜心于书法、篆刻,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邃古奥;而研习书法、篆刻,无疑,使他领会了中国艺术的抽象形式意味与意象表现的本质规律;并在写意的前提下,以书入画,追求一种空灵、飘逸的韵味,进而形成笔墨表现方式。
诚如画家自述的那样——处于“过程”中的画家其使命是承前启后与连绵不断,并在这个过程中印证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修养和情怀。张建华的清醒之处便是认识并理解了这一点,进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们在他的速写、写生、小品与创作中,看到的正是这一点。张建华的人物画以线为主,强调意象性的意味与美感,因而,以书法用笔融合入画,使笔下的线条,流畅婉转,一波三折;重要的是,线条的运用与美感,以及表现中的节奏、韵律,都服从于表现现实生活的需要,使之呈现出一种新质,洋溢着一种全新的气息。
张建华长期师从著名画家刘大为先生和范曾先生习画,深受他们尊重生活,发现生活的“写实表现”画风与理念的影响;在向导师学习的过程中,他明白了现实的“新”必须与永恒的“美”相联系,这样,才能在艺术上作出现实与永恒的统一,新与美的统一,使之常古常新,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作为一代青年画家,张建华主动地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现实中发现诗意与美感,并把这一切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联系起来,以使自己的艺术在创新之中有着坚实的基础和牢固的根砥,这样的艺术是有希望的,也是时代所需要的。
多年来,他执着于艺术,不畏坎坷磨难,始终如一,他的努力带来了艺术境界的提升,也带来了风格面貌的焕然一新。尽管如此,他还是看到自己的些许不足,对此,他十分清醒,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对他而言,已取得的成绩是新的开始……
(作者系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