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青州市举行“中国长寿之乡”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今年1月25日,青州市顺利通过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专家认证,经过规定的论证程序,1月3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授予青州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截至2015年底,全市91万人口中百岁及以上老人有98人,占总人口的10.8/10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9.48岁,高于全国水平2.68岁。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26236人,6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79197人。80岁以上老年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4.64%。最长寿老人唐元花115岁,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康,被评为山东省“泰山寿星”。
青州人长寿的秘诀有哪些?
首先,得天独厚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宜居环境。青州市地处沂蒙山区和鲁中平原交界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名胜荟萃,云门山是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驼山拥有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石窟,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黄花溪被誉为“北方九寨沟”。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8%,西南山区甚至超过70%,这里群山环抱,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是居住的上佳选择。唐元花等一大批长寿老人就生活在这一地区。
青州境内水系纵横交错,有弥河、淄河等河流;仁河、黑虎山、钓鱼台等水库。丰沛的水源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青州自来水常年检测合格率保持100%。经检测,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有助延年益寿。
近年来,青州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全力建设森林城市。将植树造林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绿色通道、水系绿化、村镇绿化“四大工程”。目前,以山地森林、城市森林、河道森林、道路森林为主体,庭院、小区、街头绿化为补充的森林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其次,丰富的特产和健康的饮食形成了天然的养生之道。青州物产丰富,蜜桃、柿果、全蝎、敞口山楂等特产闻名遐迩,都是食疗养生的长寿佳品。青州还是闻名遐迩的蔬菜之乡和花卉之乡,这里的蔬菜营养价值高、天然有机,具有良好的地理特征,有助于延年益寿。近年来青州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是全国三大花卉集散中心之一,有“东方花都”美誉。
青州人饮食方式健康。青州长寿老人的饮食特点,一是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多蔬菜类型。青州人主食面食,早晚多食粥,易于消化和人体吸收,可润肠通便,降低肠胃病的发生。二是饮食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青州人喜食野菜、野味,常吃的食物中,很多本身就是药物,如蒲公英、苦菜、车前子、菊花芽、蝉蛹、全蝎等。
青州还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之乡”,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包容性特征突出。青州市先后荣获过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红丝砚之乡等称号。这里的书画市场已经成为山东书画市场的领头羊和风向标,并影响着全国的书画市场,形成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的独特现象。此外,青州共有36个民族,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回、汉、满、蒙等各民族共同居住在这里,形成了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和数不胜数的特色名吃。
同时,深厚的孝文化积淀形成了浓郁的孝道氛围。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也是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传统孝文化促进形成了这里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从唐、宋开始,青州就有以孝命名的地名。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当时青州就有以孝悌、亲仁、齐礼、怀德、孝妇、乐善为名的乡村。形成于元朝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和青州有关的人物就有十四位,这些故事,深深渗透进青州人的生活中,渗透进青州文化的方方面面。青州万年桥在明代重修时雕刻了二十四孝故事浮雕,现在依然横跨在南阳河上,见证着中华孝文化的源远流长。青州云门山上的寿字同样也是孝文化的产物。这个“寿”字,是明代周全为衡王祝寿,以“寿比南山”之意而凿,它与青州城里万年桥浮雕《二十四孝图》相呼应,使每一位到青州的人都能感受到孝文化在这里的普及。
青州市把加强孝德教育、弘扬孝德文化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推行“以孝治市”。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推动形成家家孝顺老人、人人孝敬长辈的良好风尚,涌现了一大批孝亲敬老的典范。全市有1人入选“中华孝亲敬老楷模”,2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孝星,3人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最美中国人”栏目播出,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市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蔚然成风,孝德文化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更重要的是,青州市还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把老龄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老龄工作机构,扎实开展为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五个“老有”标准,确保更多的人健康长寿。
这里四季花香不断,处处绿水青山;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人文交相辉映;青州,一个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长寿养生福地正向世界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
(本版资料由青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
王国良摄
赵厚昌摄
百岁老人 徐玉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