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翰墨青州

第3版
人文
 
标题导航
■探索与争鸣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与争鸣

  

一个不能成立的“质疑与揭秘”
——就龙兴寺造像诸问题答冯蜂鸣先生
□李 森

四 龙兴寺遗址及造像的历史考古证据


  我们将师范操场、师范学校和博物馆一带断为龙兴寺遗址并将出土佛像命名为“龙兴寺造像”,既有历史文献依据,更有考古发现实据,绝非冯先生所谓“窖藏地不是龙兴寺遗址,亦非寺院遗址”;“‘龙兴寺造像’一说,全属凭空臆造”;“窖藏内根本没有来自龙兴寺的佛像”,佛像与龙兴寺“并无关联”。
  北宋益都人、“青州赤子”、文史学家王辟之在所著《渑水燕谈录》中一语道破了龙兴寺的地理位置:“皇祐中,范文正公镇青,龙兴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公构一亭泉上,刻石记之。”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这里的“龙兴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不可误为“龙兴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这是因为举凡宋人典籍涉及此溪者,除却语境明确不生歧义外,无一作“洋溪”,均称“南洋溪”。南洋溪流经青州城区,又名南洋河、南阳河,之所以河前冠以“南”字,缘于附近还有条北洋河,即位处今市区西北郊的北阳河。“南”、“北”之分,显因两水近在咫尺,为示区别而已。如熙宁元年(1068年)至三年(1070年),一代文豪欧阳修于知青州任上赋有《表海亭》诗,内有“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句。他在“分流水”后自注云:“南洋、北洋河也。一在州中,一在城外。”再如元地理学家于钦《齐乘》亦载:北宋“曾肇《南洋桥记》曰:‘俗呼洋水有二,曰南洋河,今(南洋)桥所在是也;曰北洋河,距城北二里者是也’。”谨按王辟之所说“龙兴僧舍”即龙兴寺,寺院称“僧舍”系常识,毋庸阐释。范公亭乃千年无改的历史名亭,遂成龙兴寺地望的准确参照物。毫无疑问,先贤王辟之已传递出十分明确的信息——龙兴寺与范公亭是东、西并列关系,而非东北、西南的斜对关系。今师范操场正是龙兴寺之所在,可明矣。
  然则彼时的龙兴寺远非仅限于师范操场一隅之地,王辟之又称:“环(范公)泉古木蒙密,尘迹不到,去市廛才数百步而如在深山中。”这便再告今人,龙兴寺就夹在范公亭与“市廛”之间的这“数百步”中。前已揭明,“市廛”即集市,地处淘米涧(原朝阳村荷花塘)之东。“市廛”与龙兴寺隔涧相望,可取证于景祐四年(1037年)业已离任的前知青州夏竦《青州龙兴寺重修中佛殿记》所载该寺“东践绝涧,径度于阛阓”之语。“践”者,踏、踩也。“东践”意同东至、东到。“阛阓”即王辟之所说“市廛”,亦集市之谓也。这表明至迟北宋中期龙兴寺地盘便向东大面积拓展,抵达淘米涧边缘,而越过此涧则为集市。范公亭到集市的这段东西跨距恰与王辟之所记“数百步”相合。据此可知,师范学校地属龙兴寺遗址已是不疑之事。
  博物馆毗连师范操场,二者本系不可分之整体。大齐碑载龙兴寺“却邻泚瀰”。“却邻”指向后相邻;“泚瀰”即今南阳河。这又明告,寺院北临南阳河。夏竦称龙兴寺“地势斗绝,堀圽洋水之阴。”“斗绝”、“堀圽”意指陡峭险峻、突起高耸。这与博物馆地处城西制高点的地貌特征正复相同,因而博物馆在龙兴寺范围内,便可底定。


  我们还可举出一系列方志、金石文献关于龙兴寺位置的记述,如《齐乘·亭馆》:“龙兴寺,(益都路)府城西北隅修身坊”;《咸丰青州府志·营建考》:龙兴寺“在府城西门内”;《光绪益都县图志·营建志》:龙兴寺“在府城西北隅”。《益都金石记·重建北齐临淮王像碑记》:“南阳寺,唐开元中更名龙兴寺,今府城西门内。”这些文献所示的龙兴寺地望,无一不指向青州城西北角这一特定区域。
  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证据!调查发现和考古钻探成果更以实据支撑起历史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州城西北角动土就出文物,佛像及残件更是频见不已。经统计,除窖藏佛像外,还有以下12次发现值得一提:
  一是1985年前后,博物馆附近陆续建起师范校舍、范公亭宾馆、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凡经施工的地段,都先后发现零零星星的造像碎块和残砖断瓦。
  二是1986年,博物馆东展厅修筑厅外挡土墙,挖出一些石佛像残件。
  三是1987年,博物馆东侧100米处的驼山路施工,筑路民工王长林于地下1米处发现两尊北齐圆雕迦像、菩萨立像,俱为罕见珍品。
  四是1989年,师范学校建筑施工,在地下发现三座大殿基址,并伴有一些零散的造像石块和残砖断瓦。
  五是1996年夏,师范操场西北角出土几块石像残件,大小不等。后又挖出一只佛手和一双跣足及破旧砖瓦。这可视为窖藏发现的前兆了。
  六是1997年,博物馆修建南展厅,发现一直径约3米、深3米的大型灰坑,出土器物残件大小100余块,以建筑材料为主,如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尤其是一件横长160厘米的唐代特大陶鸱吻残件,表明南展厅附近有过大殿建筑。
  七是1998年,博物馆于南展厅东修建消防通道,又发现五处灰坑,“出土了彩绘石造像、瓷碗、陶罐、玻璃制品、舍利子及大量的陶瓷残片。”发掘者认为这些物件“无疑是佛教寺院的生活用器皿”,属于“龙兴寺被毁弃的遗物。”笔者深表赞同。即使撇开出土彩绘石造像不论,舍利子发现于此,已足证为寺院所有。
  八是1999年,师范操场出土唐代大型盘龙石柱残件,系一石柱的下半段,6边形,高122厘米,直径80厘米。如此巨大石柱,正是寺院殿宇恢宏的实证。
  九是2000年前后,窖藏坑东北30米处出土时代不迟于北宋的佛基座一件,长42厘米,宽40厘米,高18厘米,为目前所知龙兴寺唯一一件完整的佛基座。
  十是2002年,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件元至正九年(1349年)《龙兴寺卧佛院重修大殿之碑记》残刻,“据捐献者称,此碑早年出土于龙兴寺遗址。”按卧佛院当在师范学校内,残刻言出操场,或已有所移动。
  十一是2010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应青州市之邀,对师范操场进行了第三次全面考古钻探。笔者依据最新钻探报告,结合文献资料判定,窖藏坑南20米处木塔柱础即大齐碑所载之大型佛塔。按照北朝寺院前塔后殿的格局,一举铁定了师范操场和博物馆乃北齐龙兴寺所在。
  十二是师范操场,每逢大雨,便有石质残碎小物件被冲刷出地面,不少人都曾有过捡拾。因而将青州城西北角一带出土佛教遗物系属龙兴寺,实在是有理有据。
  事实上,将西门一带出土文物视作龙兴寺遗物,并非始自今人。早在龙兴寺窖藏发现前二百多年,这片地域就不断有文物出土,清乾隆间金石学家段松苓是可知的第一位依据出土佛教石刻认定这里是龙兴寺遗址的青州先贤。段氏在《益都金石记·后晋陈渥书石幢残刻》中指出:“石幢残刻,在西门内阎王庙后田间,应亦龙兴寺物也。”按“阎王庙后田间”即今青州博物馆处。他于同书《东魏崔叔仁等题名残刻》再次云称:题名残刻“在西门外居民墙间”,“按此碑亦龙兴寺旧物。”崔叔仁等题名残刻虽被移至西门外,但段松苓仍目为龙兴寺古物,足见深信不疑之程度。因而所谓1996年发现窖藏后始有龙兴寺论断出笼之说,其误自不待言。由此得知,古今所见略同,可谓默契一致,表达着窖藏佛像称为龙兴寺造像的合理性。
  这里尚须着重说明的是,根据龙兴寺遗址第三次考古钻探图显示,窖藏坑位处北齐木塔柱础北方20米,所在地块的佛塔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这再次印证了笔者多年前提出的窖藏佛像性质乃是安葬佛像论断的正确性。我这样认为的理由在于,靠近佛塔安葬佛像,正有济南开元寺窖藏实例可资佐证。2003年济南老城区改造时在地下发现了唐宋开元寺佛塔地宫遗址和两处佛像窖藏。两处窖藏共出土佛像80余尊,时代属东魏、北齐和唐宋。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处窖藏坑一位于地宫南侧约0.5米处,一位于地宫东约10米处。显而易见,这种紧靠佛塔地宫埋藏佛像的行为,反映的恰是掩埋者安葬佛像的意图。由于龙兴寺木塔属北齐,南北朝时尚未形成建造地宫瘞藏佛像制度,塔基下并无地宫,因之也就未将佛像置入塔下,而是瘞埋塔旁。推测宋末这座北齐木塔遗迹尚存,或者寺僧知道此处曾有古塔,故而选择窖藏佛像于此。这一发现,同样对宋代佛教瘗埋制度的研究具有很大实证意义。
  谨按考古钻探还于师范操场上发现两大一小三座殿址,三殿所处的中轴线(恰在操场西跑道上)向北延伸进博物馆后情况不明。窖藏坑西距这条中轴线不过30米,西南距操场主席台南北两侧的两座大殿分别为65米和40米左右,西北距小殿大约35米。据此可知,窖藏坑处于抵近自身的塔、殿半包围之中,窖藏佛像与龙兴寺血肉相连,融为一体,已是不辩自明。如此状况,对于冯先生的发问:“窖藏佛像与‘龙兴寺’究有多远?”我的回答只能是:两者系一家,间隔零距离。《质疑与揭秘》所谓“这批佛像与龙兴寺毫无牵连”的论断,显属人为割裂了造像与寺院的客观联系,亦是不攻自破了。而且,所称临朐“明道寺等三处窖藏,均与某一座寺院相关。为什么,唯有青州地窖位置与寺院无干?”也就不能作为问题提出了。
  再看《质疑与揭秘》所云:“这批佛像发现数年之后,人们又于窖藏附近出土过几件文物,例如:石雕盘龙柱残件,陶制鸱吻……均被认为是龙兴寺遗物。甚至由此‘证明’,唐代的龙兴寺建筑规格很高,建筑物很宏伟。”“然而,这个错误过于离谱。若由科学角度说话,这些出土物完全不能证实它们与龙兴寺存在丝毫关联。若由常理说话,如此零星的、残缺的、可移动之物,于长期撂荒地中出土,怎么证明,它不是被作为废弃物丢至此处的呢?”这同样系判断上的失误。
  大型盘龙石柱残件,何止重达千斤!彼时又无大吊车,非属原地或附近,而自远处搬运来,谈何容易?特别是横长160厘米的硕大陶鸱吻,与石柱残件正好俱属大殿建筑的重量级构件,而近处又出土与佛殿密切相关的佛基座,三者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证据链,即盘龙柱、陶鸱吻证明这里曾建大殿,莲花座表明附近曾置佛像。这些大型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座寺院的规模和等级。要想说此处是撂荒地,不属寺院或龙兴寺故址已绝无可能了。
  总而言之,从发掘的窖藏佛像和钻探出的建筑遗迹可以推断,该遗址是一个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建筑基址。遗址所在地又与北宋益都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的“龙兴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这一记载所述的龙兴寺位置相合,因而可以断定,此即龙兴寺遗址。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还有《质疑与揭秘》为说明“窖藏地不是龙兴寺”,也不是“其他寺院”,云称:“因为,窖藏中的所有出土文物,除佛像外,没有一件是与寺院或僧人相关的法器,例如:寺院特有的钟、磬、云板、转轮灯、香炉、伞盖,以及佛像的基座等;僧人专用的钵、戒刀、锡杖、念珠、经卷、木鱼、拂子、僧衣以及蒲团或拜垫之类;法事必须的鼓、钹、锣、铃等,佛教打击乐器;便是对窖藏地周围进行钻探后,除未发现有关龙兴寺的任何信息外,亦未发现有关寺院的丝毫佐证。所以结论自成:将窖藏地说成寺院遗址,毫无依据。”
  这一论说,有失偏颇。
  这主要是不了解当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缘故。如所周知,学者们公认龙兴寺窖藏佛像的性质乃是安葬佛像,或曰埋葬舍利。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把这诸多非佛像舍利的法器一并埋入窖藏中呢?况且宋金之际埋藏佛像后龙兴寺尚继续存世,又岂可将这批寺院急需的有用之物舍弃坑内呢?再者,这些法器是否已在兵燹中毁于一旦,亦未可知。所以,绝无埋进窖藏之理了。即便从逻辑推理上说,窖藏中没有上述法器,并不能成为断定其非寺院所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加之窖藏地非龙兴寺遗址的看法,已被前述揭示所否定,于此就无须赘言了。
  这里再谈一下龙兴寺造像的命名问题。
  龙兴寺造像者,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之谓也。人们通常所说的“龙兴寺造像”,实际上表达的是“龙兴寺遗址窖藏佛教造像”的含义。这坑佛像发现于龙兴寺遗址上,称之为“龙兴寺造像”,恰如其情,绝无不妥。那么,为什么没有名之曰青州造像呢?这是由考古发现的命名原则决定的,即以发现文物的具体小地点来命名。况且这种命名方式,在学术界有章可法,有例可循,如山东临朐明道寺、博兴龙华寺、河北曲阳修德寺、四川成都万佛寺造像俱是如此得名。所以,取名龙兴寺造像,绝不是“凭空臆造”。还需补充说明的是,好在青州城西北角除却龙兴寺外,也没有其他寺院?生不出歧义来。即使距离龙兴寺较近的北齐“广固南寺”因位于海军402医院东南部,既地处城外,又被南阳河所阻隔,无论如何也不可以该寺之名来命名这批佛像。
  综上所述,我们这道龙兴寺造像命名的问答题就是:
  这是不是龙兴寺遗址?
  是。
  这是不是龙兴寺遗址发现的窖藏佛像?
  一点不假。
  按照考古学命名原则,将这坑窖藏佛像称为龙兴寺造像行不行?
  理所当然啊!


五 所谓“南阳城石佛像修缮坊”


  综观《质疑与揭秘》,“窖藏地是南阳城石佛像修缮坊”的论断,系冯先生最大的发现。然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龙兴寺造像诸问题的释疑解难,不能紧盯着这批佛像就事论事,而要放眼青州之外的山东和全国各地出土的佛教造像情况,方可将问题看个分明。以今青州市为核心的古青州地区北朝石造像屡有惊人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频频见诸报道,除青州龙兴寺造像外,比较重要的还有临朐明道寺与白龙寺、博兴龙华寺、寿光龙兴寺和诸城等地造像,以及早年山东省外的河北曲阳修德寺、四川成都万佛寺、陕西西安礼泉寺和广东曲江南华寺出土及传世佛像。这些都为龙兴寺造像相关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极好的借鉴旁证。
  事实上,所谓“窖藏地是南阳城石佛像修缮坊”,无法解释为何除石造像外,铁、泥、陶、木质造像也出现在了窖藏坑中?《质疑与揭秘》称:“1996年清理窖藏时,工作人员还看到过铁质、泥质、陶制等佛像,均因质变而无法提取。如此极少数量的非石质佛像出现在石佛修缮坊内,如果与坊内业务有关,那么就可能是来接受彩绘工艺服务的。”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叙说。
  由《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清理简报》知:龙兴寺窖藏坑中的泥塑造像“埋藏数量不少,但因掩埋时间较长,保存太差,难于清理出土。”也就是说,窖藏泥塑像绝非“极少数量”,而是比重可观,“石佛像修缮坊”的提法,显然忽略了这一实情。这么多的泥塑像不可牵强解作是来接受彩绘工艺服务的,大量泥塑像与“石佛像修缮坊”的命名存在着难以释通的尖锐矛盾。笔者发现当年清理窖藏时拍摄的彩绘泥塑罗汉像,色泽艳丽,栩栩如生,与灵岩寺北宋罗汉像风格肖似,这无疑是典型的宋代罗汉形象。而宋朝又系寺院罗汉造像的鼎盛期,龙兴寺或许也如灵岩寺那样拥有过大量的罗汉像,亦未可知。值得注意的是,窖藏坑中预留有一条由南向北长6.3米、宽0.9米的斜坡道,目的是为方便向坑内搬运佛像。第三次考古钻探表明,斜坡道所指向的正是师范操场主席台南北两侧的两座大型殿址,窖藏北宋泥塑像当是来自龙兴寺中的这两座大殿。
  还应看到,整个青州城西北角范围内都有零星佛像及残件出土,显示这绝不是一座修缮坊所能具有的宏大规模,而且修缮坊怎么会冒出那么多与寺院有关的建筑构件?特别是博物馆南展厅东侧发现的“舍利子”,更是证明其属寺院所有,因为舍利子和寺院关系密切而与修缮坊无甚关联。况且龙兴寺造像基座亦非全无一见,遗址出土了时代不迟于北宋的完整佛像莲花底座一件。冯先生既称笨重的佛基座无需运来坊中修缮,为何这里偏偏就发现了佛基座呢?另外,修缮坊与寺院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并存共生的。
  关于古代寺院中存在雕制佛像的作坊,专业人员向无异议,笔者亦无须他人提醒龙兴寺“匠师”是作坊中的。这一认知,可从博兴龙华寺和临朐明道寺造像的具体情况获取证据。1976年,博兴县张官大队村民在推土垫房基时发现一批北朝残破石佛像,尤其博兴龙华寺遗址先后发现铜佛像计达700多件,时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寿三年(602年),跨越125年之久,在中国佛教艺术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秋,临朐县大关镇上寺院村明道寺遗址舍利塔地宫中出土残碎石佛像身躯、佛头及背屏式造像残件1400余块。这批造像中最早的纪年是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最晚为隋大业三年(607年)。这是除已见诸报道的龙兴寺造像之外古青州地区又一批比较重要的早期佛教造像。博兴、临朐造像发现后,中国社科院丁明夷、张总两位研究员先后发表过寺院应有造像作坊的高见,张先生说道:“由这些砸毁的造像亦可看出,明道寺造像的雕塑制作应在本地,甚至就在寺院中进行。很明确,若从较远的他地而来,决不会在毁佛中留下毛坯造像。另外也可想见,较大型的造像就近获取石料进行加工,要比将沉重的造像由较远的地方运来省工省力得多。与明道寺一样,‘博兴铜、石佛像出土时,都伴有未曾雕完的半成品,据此,可推定当时的雕像工艺有附属于寺院的可能’(丁明夷语)。寺院的作坊加工制作佛像应是古青州地区造像的一种主要方式。”权威专家所言极是!
  冯先生将窖藏地称为“修缮坊”,尤其还是“石佛像修缮坊”,眼光未免过于狭窄,这种作坊岂止是修缮佛像,还有刻制石像兼储不可修复坏像,以及雕木像、塑泥像,甚至铸造金属佛像的多种功能。对于龙兴寺是否辟有造像作坊?王瑞霞女士曾称:“龙兴寺中一定存在着一处存放将要修补和无法修补的造像的库房。”这实际上也是认为该寺设有修复、存放佛像的作坊。寺院存在造像作坊,本身就是造像地,这已被多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除去上举博兴、临朐两典型事例外,笔者查见尚有2003至2004年发掘的临朐县石家河乡小时家庄白龙寺遗址,“由遗址内发现的(北朝)石造像半成品看,这里应该存在造像加工作坊。”特别是白龙寺唐代灰陶造像,“用泥土捏塑、烧制而成,其材料和制法与遗址发现的砖瓦相似”,“是在遗址东北侧的陶窑里烧成的。”再如1992年寿光市纪台镇东方村古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一批残石造像中有一件佛头像发髻为毛胚,同青州龙兴寺窖藏所出北齐佛头像一样,为未完成品的作品。其面部、耳朵已完成雕琢,唯发髻还呈未予精琢的毛草素面。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寿光这件是北齐未完工的作品,青州则系北齐成品遭破坏后又于宋代重新雕刻所致。寿光龙兴寺造像时代属北朝至隋,这件北齐佛头像经历北周武帝建德法难后,一直保存寺中,说明该寺一定设有放置残像的库房或作坊。需要重点提及的是,1953和1954年在河北省曲阳县城修德寺发现大量以汉白玉石质为主的佛教造像,总计2200余躯,内含纪年铭造像247躯,自北魏神龟三年(520年)迄唐天宝九年(750年),历时230年,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唐诸朝代。这处窖藏不仅“伴出有(佛像)半成品”,还有“少量石料。”毫无疑问,石料是用来造像的,被运至寺内雕刻佛像,正是寺院附有造像作坊的铁证。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出土石造像还有一个共同一致的特点——不少造像曾被修复过再次使用。如临朐明道寺“有大量造像有残断后重新锔合而遗留的凹槽、铆孔等。有的画面留有修改的痕迹。”这确属实情,龙兴寺造像更是如此。有专家指出:“古青州地区北朝造像被毁,绝大多数应是北周武帝并齐后的毁佛运动所为。从一些造像破损后修复的痕迹看,毁佛运动后,个别残损较轻的造像还曾再次被修复供养。”这也是造像作坊隶属寺院实情的反映。
  而且寺院设有造像作坊,正好可以作为盈利手段。一座寺院要想存在下去,就必须有经济来源的支撑。肇始于南北朝而盛行唐代的无尽藏制度,将信徒奉献财物或剩余财物贷与他人,以所得利息充作伽蓝修缮、维持费用。无尽藏或称无尽财、长生钱、库质钱,既利息低,又可不定期归还,甚受大众欢迎,相当流行。然至宋代,无尽藏变成一种主办放款业务的营利事业,全然成为寺院经济来源之一。一般寺院都争相设置无尽藏院,形成高利贷。在此情形下,造像作坊作为附属寺院的经济形式,更是构成了维系寺院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两者实乃主从相依的和谐共生关系。
  由此观之,未完工的毛坯,修复过的佛像,与造像伴出窖藏的原石材料以及基于寺院盈利需要的考量,都毋庸置疑地表明寺院必有造像兼修复作坊。尤其像龙兴寺这样的千年大寺,将寺院中一隅之地辟为专门放置残像并予修复的场所,实属正常。
  其实,“窖藏地是南阳城石佛像修缮坊”的见解,还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事实,即窖藏佛像中含有大量被砸毁得极其支离破碎,已根本无法修复或无法利用的造像残块。比如有的背屏式造像被击毁成几十段,甚至上百段。如此极端毁佛行径,意在让后人难以修缮使用。细致考察龙兴寺造像便可发现,这种毫无修复可能的残像于窖藏中所占比重相当之大。如此状况,则又与“石佛像修缮坊”的命名形成严重矛盾。《质疑与揭秘》称:“修缮坊极可能于北宋时期经营多年,于青州一带拥有良好信誉,甚至其老板与技师就是信佛敬佛之人。各处送来的残损佛像数量也便十分众多。”然据《大正藏》和《辨正论》载,至隋仁寿(604年)末,天下“修治故像二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四十余躯”。龙兴寺造像中的大量北朝佛像残块显然在这次全国性大修复浪潮中,并未进行修缮,只能是被存置于寺院里,绝不会在迟至数百年后的北宋才被大规模送来维修?至于战乱洗劫过后,“残损佛像的主人为何不来收回佛像?”系因这些佛像的最初发愿功德主并非宋代人,而是前此五个多世纪的北朝人!也就是说,这批残像原本就不属于宋代供养人所有,自然无人来予回收。《质疑与揭秘》又说:“修缮坊内待修的残像存量如此巨大,又令人看清这是一家既广有影响,又历史久远的老作坊。”既然这家作坊“历史久远”,那么它是如何传承不断的?须知有千年绵延的寺庙,无千年不变的人家!修缮坊只能是作为寺院的伴生依附物而存在。
  《质疑与揭秘》称:“一位学者好友看过本文的未发表稿后,提问道:‘修缮坊如何就不能是寺院里的作坊呢?’我(指冯先生)的回答是,如在今后的考古中获得证据,证明修缮坊果然与寺院有关,或者干脆就是龙兴寺的‘下属单位’,那么,修缮坊也仍是修缮坊。就像学校是教育局的下属单位,但是,某校的学生不能说成是教育局的学生一样,窖藏佛像仍是修缮坊的。”
  这又是什么逻辑思维啊?
  令人不禁发问:既然假设修缮坊隶属于龙兴寺,那它就不修缮龙兴寺的佛像了?难道这个修缮坊专干吃里扒外,拒绝修复龙兴寺佛像业务的勾当?这甚是契合“窖藏内根本没有来自龙兴寺的佛像”论断。更重要的是,修缮坊辖归龙兴寺,那它修的可就是龙兴寺的残像了,而未必承接非属业务范围内的来自青州各地的佛堂、坛场、家庭送来维修的佛像。另外,文字游戏亦非严肃的学术,援作论据,并不恰当。
  《质疑与揭秘》称:“大凡对佛教略有了解者均知,僧人乃出家学佛者,并非石匠,亦非佛像雕刻艺术家。寺院也不是佛像制造厂。”
  这一阐释过于武断,绝无史据。
  笔者佛教知识无多,却知僧人虽是出家学佛者,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身怀技艺的佛教石刻艺术家。现以宋朝为例,拿证据来:“僧守因,景福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刻悯忠寺重藏舍利记”;“僧宗净,皇祐三年三月十九日刻南海广利王庙田瑜黄铸朱显之题名”;“嘉祐二年……僧应玑开石”;“僧钦寿,嘉祐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刻富乐山兴教禅院塔铭”;“僧意祖,嘉祐□年七月十五日刻游宝山院记”;“僧云智,大观元年七月十五日刻长兴万寿寺阁图并记”;“僧志德,(辽)天庆八年五月十七日刻涿州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这便表明,有的出家僧人是专门从事佛教石刻功德活动的匠僧,古代寺院造像活动根本离不开他们参与其间。
  但是,寺院造像作坊的主力却大多是聘请来的“良工”,即“匠人”中的技艺高超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能工巧匠。所谓“慎选良工”、“遂召良工”,反映出他们是被聘请而来的事实。比如临朐明道寺将佛像埋藏后,“方命良工砌垒”佛塔地宫。诸城造像题记有“采石幽山,若崇明之精;访手神工,如实业之妙。”昌乐北魏天平四年青州都昌县人刘氏“远召名匠”,“造均塔一躯。”这里的“神工”、“名匠”,亦良工之别称也。
  多年来,笔者试图于文献中寻出一两位青州古代“良工”的姓名,结果还真就如了愿,此即北宋青州苏氏匠人家族的苏怀玉、苏从礼。如嘉祐中,知青州唐彦猷心慕著名的黑山红丝砚,“尝自遣青州益都县石工苏怀玉者,求石于黑山之巅。”苏怀玉能得一州之尊的太守器重,身属“良工”,当无疑义。另外,青州博物馆所藏嘉祐九年(1064年)蔡亶墓志末署“苏怀玉刻”。按蔡亶乃朝廷命官,与状元、参知政事蔡齐系堂兄弟关系,苏怀玉能够为他镌刻墓志,确表明这是一位颇有声誉的匠人。苏从礼名见元祐三年(1088年)《宋故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刊者苏从礼”。又见青州博物馆藏绍圣三年(1096年)仇公著墓志:“苏从礼刊”。还有大观四年(1110年)青州尊胜经幢落款:“匠人苏从礼男苏□镌”。父名署前,意在说明自己的手艺是家传,很有些自豪或做广告宣传的意味,亦证苏从礼是一位有影响的匠人。从中可见,苏氏家族的手艺并不限于碑刻墓志,还有佛教经幢石刻,而经幢上有时也镌有小型佛像。
  由于北朝石刻作品尚未流行刻记匠人姓名,我们迄今对青州当时的“良工”信息不得而知。可以推测,龙兴寺造像中的高大上者,均出自“匠人”中的高手“良工”。其作品在造像活动中起着范本作用。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龙兴寺僧人的作用,他们可以是造像活动的主持人或艺术总监。如果没有僧人的参与,这些精美的北朝佛像也是无法顺利雕成的。不可否认,寺院当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佛像制造厂”,但存在造像作坊,却是事实。
  《质疑与揭秘》称:“窖藏内根本没有来自龙兴寺的佛像”,“窖藏佛像原本的拥有者,即以青州地区为主的——若干寺院、若干佛堂、若干家庭、若干坛场。”“假设,一个地点有两三尊佛像被送入窖藏,那么,600余尊佛像就该涉及——至少200多处奉佛之地。”


  这给人的感觉是,窖藏和近在眼前的龙兴寺毫无关联,却与青州各地的寺院、佛堂、家庭、坛场密切相关。依照冯先生逻辑,说来说去,传世千年,名扬东夏的龙兴寺造像哪里去了?总得有点佛像在窖藏里吧?龙兴寺居然被剥夺了送入窖藏内两三尊造像的平均份额,连200多个造像点之一的资格都丧失了?先生所论本无的据,又太过于绝对,先别说这种见解专家学者答不答应?关注青州历史文化者又有谁能同意?退一步说,即使龙兴寺真在附小和银行一带,亦为可知的距离窖藏坑最近的寺院,最应该有佛像在窖藏中才是。这里需予说明的是,窖藏所出佛像实乃400余尊,所谓600余尊系青州博物馆将馆藏所有佛像一并统称龙兴寺造像的缘故。
  随着“南阳城石佛像修缮坊”实属龙兴寺作坊的辨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谓窖藏佛像来自“以青州地区为主的——若干寺院、若干佛堂、若干家庭、若干坛场”和“600余尊佛像就该涉及——至少200多处奉佛之地”的猜想,也就无从成立了。如所周知,学术研究必须谨慎使用假设,尤其不能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连续作出推测,而“至少200多处奉佛之地”的假设,几乎贯穿了《质疑与揭秘》全文的后半部,这是支撑起冯先生所持论点的一个虚假前提,因而无论怎样求证,结果都是越证越误。


六 对龙兴寺造像来源构成的辨误


  详按《质疑与揭秘》,竟以主观标准误判龙兴寺造像的来源构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其一,《质疑与揭秘》称:“目前可见的有关龙兴寺造像的实据,只有大齐碑。”碑文说:“‘制无量寿像一区,高三丈九尺,并造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而侠侍焉。’可见,三尊像的高度均在10米以上。这个确凿事实告知人们,龙兴寺内存有高大佛像。而窖藏中,所有佛像的净高均未超过2米,因此也与真实龙兴寺未见相符。”
  此说不确,值得商榷。
  一是目前可见有关龙兴寺造像的实据,除大齐碑外,还有青州博物馆珍藏的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龙兴寺香炉座,上刻发愿文可资为证:“功德主史弘实奉为先亡父母及亡过长女,特舍净财,造此香炉壹座,安于龙兴寺九曜院内炽盛光佛及九曜之前,永为焚香供养。”
  二是龙兴寺历经多次灭佛法难,北齐三丈九尺大像,极易成为暴力毁佛者打击目标,及至北宋末窖藏残像时,大像恐怕早已是身首异处,破碎无遗了,怎么还可能出现于窖藏中?
  三是有清代学者推测这是泥塑像,而非石造像。考虑到该像体量大,完工需时长,而像主临淮王娄定远官居青州不数年,泥塑像的可能性难已排除。若为泥塑,更是泥牛入海,全无踪影了。然而,笔者认为石造像的可能性仍存,毕竟那是一个石雕佛像最为鼎盛的时期,兼有青州博物馆藏东魏大型石佛头像实例可作旁证。冯先生在窖藏中未见三丈九尺大像,便于坑内完全排斥了龙兴寺造像,是极不妥当的。
  其二,《质疑与揭秘》为说明龙兴寺内没有那么多的佛像,认为:“自北朝至隋代,寺院内没有以安奉佛像为主的殿宇,只有法堂。法堂是僧人上课的教室。”“更重要的是,青州窖藏内的北朝佛像数量占总数的95%,几乎接近其全部。而寺院内开始出现专门供奉佛像的殿堂,则是北朝之后100多年的事。”
  对此论断,个人深表异议。
  如所周知,古代佛教寺院可分为两个区域,即宗教活动区和生活区。宗教活动区是寺院主体,又分为两类:安置佛、菩萨像的佛殿;讲说佛经的法堂。佛殿、法堂大都建在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法堂”又称“讲堂”,一般位于佛殿之后,所谓“前殿后堂”,作为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它是寺院中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我国汉地寺院发展模式脉络清楚,北朝早已是前塔后殿格局,怎么会下迄隋代没有了佛殿呢?依据“出现专门供奉佛像的殿堂,则是北朝之后100多年的事”推断,这实际上是冯先生对中唐禅僧怀海《百丈清规》所谓“不立佛殿,惟树法堂”的严重误解。在禅宗发展史上,怀海(720—814年,因居“百丈岩”,人称“百丈怀海”)曾创立禅门清规,提出“不立佛殿,惟树法堂”主张,得到天下禅寺普遍认同和重视,从此遂将法堂置于禅寺中的最重要位置。很显然,这里绝无北朝至隋“寺院内没有以安奉佛像为主的佛殿,只有法堂”的任何意向。先生的理解大有问题,并将朝代指向恰好搞反。
  其三,《质疑与揭秘》称:“唐代的龙兴寺既然如此辉煌,‘龙兴寺造像’里,怎么看不到与之适应的辉煌的佛像呢?”“窖藏佛像中可知是唐代所造者不足10件。窖藏佛像最早纪年的529年至北朝灭亡,只有60年,这个平民寺院竟造了600尊佛像(当然不排除529年之前的北魏时期亦有造像),而皇家寺院于大唐289年之中的造像,却不足10件。难道,皇家寺院就不信佛了?”
  这些看似合理的分析,实际上均不能成立。
  一是不了解古青州地区佛教发展史的缘故。唐代青州地区寺院造像数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非独龙兴寺如此。中国社科院张总研究员指出:这“与古青州地区的寺院造像大气候有关。唐代虽然佛教繁荣,在古青州地区有一定数量的摩崖造像,但寺院造像就目前已知的寺院遗址出土情况看,包括青州龙兴寺这样的大寺院,唐代造像也非常少。”其实,不仅唐时,隋代城区寺院造像亦是无多。我意这还应与青州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大有关系。考隋唐两朝青州人的造像热情,已由城区寺院转向了驼山、云门山开凿石窟。历经北周建德法难,(下转三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