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3版
文学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戏说宋城文昌塔
青州东关菜市场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说宋城文昌塔

  

  当你车驰在云门路上,或是漫步在美丽的南阳河畔,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宋城那座巍峨壮观的古塔。古塔亭亭玉立于栉比鳞次的古色建筑群中,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镌柱雕梁,典雅恢宏。塔成六面,上下七层,三面开门,三面暗窗,门楣高悬《文昌塔》金匾。不用问,这塔就是“文昌塔”。
  文昌塔的由来源远流长,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古人把斗魁戴匡的六颗星称为文昌官。六颗星各有自己的名称,分别叫做上将星、次将星、贵相星、司命星、司中星和司禄星,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灵通。文昌官又叫“文曲星”,也叫“文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文昌官是主宰功名利禄的神,是道家极为推崇并且一脉相承的。因为文昌官是保荐功名利禄的,所以为历代读书人和官宦人家所崇祀。据此推来,文昌塔的内涵,是兆示着青州大地上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了。
  塔内陈列着寇准、曹玮、王曾、李迪、程琳、富弼、范仲淹、庞籍、吴奎、欧阳修、张方平、赵忭、刘挚等十三位宋代先贤的铜像及其业绩。他们或居庙堂辅君,或镇边关御敌,一生都功勋显赫,政绩卓著,《宋史》皆有传略。他们都曾惠政青州,在任期间,不仅清正廉洁,为青州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被青州人民推崇为“十三贤”,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极有造诣,诗词歌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为青州留下了不朽的文化瑰宝。宋城之塔,弘扬宋代文化,可谓名符其实。
  新修复的青州宋城,是一座书画艺术殿堂,也是一处说唱艺术园地,既有国内外名家名作的大型巡展,也有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的绝技表演,既有巨擘泰斗光临宋城传技授艺,也有八方游客汇聚古街参观游览。宋城是文化的圣地,宋城是人才的摇篮,高高耸立的文昌塔,是青州文化昌盛繁荣的标志。
  其实,文昌塔的渊源远不止这些,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元朝初年,这里就有一座塔,就叫文昌塔。这事儿,还须从元朝开国元勋刘国杰说起——
  刘国杰益都人,女真族,原姓乌古伦,祖上移入中原改姓刘氏。刘国杰因胆力过人,英勇善战,由一名军卒渐升为益都新军千户。之后,跟随张弘范和伯颜攻打南京,建有奇功,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汉军元帅。他任湖广左丞时,平息了闽、赣、湘、广等反元义军,为元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六十九岁那年,被元成宗铁穆耳封为湖广平章(位次宰相),在离开大都(北京)前往湖广的途中,绕经山东,特意回青州与亲人话别。
  时值盛夏,一路阴雨连绵。迨至青州,雨水更大。南阳河山洪爆发,恶浪滔天,咆哮如雷,洪水像猛兽一样吞噬着城墙。河南岸的南阳城虽已修筑七百多年,仍旧还是土城墙,经不起狂浪的侵袭,随时有城墙倒塌洪水漫灌的危险。河北岸的东阳城,早在一百七十年前就倾塌不堪,许多豁口已经漫水,百姓们正在紧张地堵口子防洪。刘国杰为官后,祖宅从乡下迁进了南阳城。他站在河的北岸,焦心如焚,既然有家回不得,干脆就指挥随从帮助百姓们救灾。谁知雨越下越大,洪越来越猛,眼见就把南阳城吞没。一位驼背老者,见刘国杰束手无策,上前进言说:“大将军,前朝范仲淹知青州时,南阳河也曾遭遇洪水,他不顾个人安危,现场指挥军民抗洪。恰巧一阵风,把范大人的乌纱帽吹落在浪涛中,孰料洪水落了三尺。他见一顶官帽竟有如此神力,毫不犹豫地把官袍脱下,扔进洪水中。洪水如同热锅止沸,又下跌了几尺。可惜大雨依旧倾泻不停,洪水又涨上来。范大人视死如归,毅然决然地纵身跳进了洪水。说来怪煞,那暴洪像釜底抽薪一样,慢慢泻了下去……”
  刘国杰听得明白,老者是要他效仿先贤,救黎民于水火之中。他淡然一笑,顺手把头上的金盔摘下来,扔进了滚滚的浪涛中。众人振臂欢呼,都盼着洪水一落千丈。可天不随人愿,洪水非但没有消,反而从下游涌来了一股巨浪,浪高八尺,涛滚千层,像一道道水墙袭来,浪袭之处,城墙的垛口都淹没了。就在人们惊恐万状之际,浪涛里钻出一个似人非人的怪物。怪物长颈小头绿豆眼,披一身绿甲,噏动着扁嘴,冷冷笑着:“刘二拔都(刘国杰绰号),你想东施效颦,学范老小子故伎重演吗?嘻嘻,不灵了。当年我水淹青州,被范老小子的官帽打昏了头,被他的官袍缚住了身,被他的阳刚之躯吓破了胆,要不是我跑得快,恐怕命也没了,害得我逃回东海又修炼了一百五十年。如今我癞从头上出,疣从背上冒,龙王又赐我银甲翠袍,再不怕你什么官家狗屁人了……”
  刘国杰暗忖怪物有些造化,要想治服它,必须弄清它的来历,遂佯装胆怯地说:“请问上仙尊姓芳名?府居何处?有事好商量。”怪物目无一切地说:“我乃东海龙王殿前的护卫次将军仲鼋,是为救我大哥来的。”“你大哥是谁?”刘国杰好奇地问。仲鼋毫不遮掩地说:“我大哥是龙王殿前护卫大将军,叫伯鳌,在尧王山龟背石下压着。只要你叫人把龟背石毁掉,放出我大哥,我立即退潮。”刘国杰恍然醒悟:原来尧王山龟背石下压着的金龟叫伯鳌。他心中犯怵:放走伯鳌可不是等闲之事。三千多年前,贪得无厌的东海龙王携水族东犯青州,爱民如子的尧王与龙王殊死搏斗,大战数日不分输赢。聪明的尧王向龙王假借一箭之地,以求和解。龙王勉强应允。尧王借来后羿的神弓,一箭射出数百里,海水哗退,形成了今天的山东半岛。龙王后悔不迭,暗派伯鳌从海底打洞到尧王山,滔滔海水从海眼喷涌而出,青州成了一片汪洋。尧王气愤不已,携来一块巨石把海眼堵住。伯鳌抽身不得,被巨石一压就是几千年。兔死狐悲,仲鼋几次想搭救伯鳌都没有得逞。这年,适逢黑蛟一龙行雨,仲鼋串通黑蛟,大雨漫灌青州,想要挟刘国杰毁掉龟背石,放出伯鳌,故而乘风破浪前来。刘国杰掂兑再三,若毁掉龟背石,海水必然由海眼溢出,到那时整个山东半岛都会被海水淹没。若不答应仲鼋,青州城又危在旦夕,况且自己的亲属还在南阳城内。他沉吟片刻,决定暂施缓兵之计,另图他策:“仲将军,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天色已晚,不好行动,待天明之后,我带人毁掉龟背石如何?”仲鼋欣喜让步,踏水遁浪而去。
  刘国杰殚思竭虑,一筹莫展。众人都很着急,驼背老者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由尧王引起,还应去求告尧王。”一句话提醒了刘国杰,他连夜冒雨赶往尧王庙,向尧王塑像祷告求助。住庙老道看他赤诚为民,帮他扶乩问卜。两人架一横棍,棍下悬笔,笔下铺纸。老道念念有词,毛笔瑟瑟晃动。一会儿,画出了一张带黑塔的符。老道附耳叮嘱咒语,刘国杰默记在心。
  次日,暴雨依旧。仲鼋踏浪而来,喝问刘国杰何时行动?刘国杰故作为难地说:“毁石容易,只怕你们不守信用,一旦放出伯鳌,海水漫灌青州,我刘某岂不成了千古罪人?我要与你立下文约,放出伯鳌可以,但不准你们兴风作浪。你若同意,可来岸上画押。”仲鼋暗笑:你们人类太迂腐了,一张破纸管个屁用?遂连连点头。仲鼋来到岸上,望一眼文约,伸出带毛的利爪,蘸了印泥,去文约上摁爪印。刘国杰眼捷手快,迅速把符贴到仲鼋背上,随即扣齿三匝,含鸡血向仲鼋喷去。“咄”的一声,立即咒道:“吾敕塔符,使天蓬力士降妖,遣秽迹金刚伏怪……”仲鼋见事不妙,就地一滚,变成了磨盘大的一只白腹绿背鼋,“嗷”的一声惨叫,拔腿想逃。谁知那符上的黑塔也鼓饱起来,像一口大钟把鼋罩住。仲鼋朝刘国杰吐了一口黑气,像泻了气的皮球,身体越来越扁,越来越小,最终化为无有,那符也随之消失了。
  洪水退了,百姓们奔走相告,都称赞刘大将军为地方办了一件好事。刘国杰却听到冥冥中有人咒骂:“刘二拔都,你轻信寡诺,不得善终。我向你喷了恶气,你不出两载必死……”果然,刘国杰离开青州到湖广上任,奉旨镇压贵州彝族首领蛇节领导的反元暴动,在深山中遭遇瘴气,不治身亡。
  事后,益都总辖官撒吉思,唯恐妖鼋卷土重来,在鼋消处建了一座七层塔,以镇邪气。因为塔下镇压着妖鼋,人们管那塔叫做“镇鼋塔”。撒吉思觉得“镇鼋”与“震元”同音,有震慑元朝之嫌,想把塔名改掉,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名字。直到元延祐三年,仁宗皇帝下诏,把“梓潼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号令地方普建文昌寺庙,撒吉思才把“镇鼋塔”改称了“文昌塔”。
  数百年来,文昌塔不仅绥靖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百求百应,成为读书人拜谒的圣地。直到明朝末年,文昌塔才在一次大地震中倾圮。而今欣逢盛世,百废俱兴,青州人民修复宋城,重建文昌塔,不失为襄助经济文化振兴的壮举。知情人说,在开掘文昌塔地基时,挖到一块巨大的磐石,石上有绿色的纹理,酷似龟壳。也许,那就是仲鼋的躯体吧!   (刘继孔)
 

张晓军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