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守善中学创办于1917年,是青州最早期的完全中学,是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所创办的教会学校。1928年,因申请立案引起学生闹学潮,与崇道书院(亦称崇道女校)同时停办。
创办守善中学的历史背景
1864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狄考文牧师和夫人狄邦就烈在登州(今蓬莱)创办“登州蒙养学堂”,1882年升格为“登州文会馆”,是中国的第一所教会大学。
1875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来青州传教,通过赈灾把大批私塾、学馆接管过来,办成教会学校,称为揽馆。三年时间办起揽馆几十处。学生达1000余人。
1881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仲均安和怀恩光在青州创办“圣经学堂”。1885年发展成为“青州培真书院”。1887年增设师范科,同年开设社会教育科,建有讲堂、会舍、小教堂和博物堂。1893年扩建,更名为“葛罗培真书院”。1902年6月13日,英国浸礼会和美国北长老会在青州举行联席会议,通过联办“山东新教大学”的决议,形成《联合教育工作基础》文件,将在山东的神学教育全部合并于青州“葛罗培真书院”,学校更名为“青州共合神道学堂”。
1884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库寿龄博士和夫人在青州东华门街以南创办“青州寄读中学”。1886年,校舍进一步扩建,校名更名为“青州广德书院”。1887年开设大学部,成为大、中、小学教育兼施的综合学校。1897年,库寿龄夫妇在西皇城白衣庵街创办女子中学,校名为“崇道书院”。1904年,青州广德书院和登州文会馆两校合并于潍县,取两校中文校名之首字为新校中文名字“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广德书院大学部迁潍县后,中、小学部更名为青州崇实中学。
1885年,英国浸礼会医学传教士武成献博士和夫人艾格妮丝博士在教会施医所基础上组建“大英帝国浸礼会青州施医院”(1892年扩建为“广德医院”,今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创办“青州医学堂”。
1902年,青州医学堂和美国北长老会在济南的华美医院医校合并成立山东共合医道学堂。1911年4月7日迁济南新校。1909年,英国浸礼会传教护士劳根在青州创办护理教育。1915年,劳根在济南开办护士培训学校招生。
1911年,英美教会获准在济南建设山东基督教大学新校。1915年,校务委员会批准,山东基督教大学以“齐鲁大学”作为非正式用法的中文校名,意思是齐鲁大地上的大学。此时,齐鲁大学的三个学院分布在青州、潍县和济南。1917年,齐鲁大学新校建成。同年九月,青州共合神道学堂、潍县广文学堂迁济南齐鲁大学新校。
青州守善中学的创办与停办
民国六年(1917年),青州共合神道学堂迁济南齐鲁大学新校后,英国浸礼会在其校址上继办守善中学,崇实中学中学部并入守善中学,小学部改称崇实小学。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教会国外投资顿减,建校所需经费只靠教会拨款入不敷出。于是,英国浸礼会教育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发动教友捐款兴学。当时有37人慨解义囊,其中,宋传典(字徽五)慨捐大洋4500元,潘振之、赵士美各捐款100元,众人争先恐后捐款。校舍建成,为纪念他们的义举,乃将新建的五间大课堂命名为“徽五堂”;将潘赵二人的照片悬挂在学校礼堂;其余捐款者皆立碑勒石纪念,以示嘉许。学校各种教学设备配置齐全,有发电机两台,教室装有电灯照明,是当时青州设备条件最好的学校。
建校初,全校有八个教学班,学生320余人,教职员工30余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有初中班六个、高中班三个,共九个教学班。是青州最早期的完全中学。
守善中学第一任校长是意大利籍牧师贾立言,孙鹏翔管理教务。民国九年(1920年),英籍牧师卜道成继任校长。民国十三年(1924年),英国人准克任校长。教务主任是韩长元,后又换孙鹏翔担任。北伐时期继任校长的是英国人林森(号仰山),副校长王梓重。
守善中学地处青州城里南门大街中段路西,东大门与偶园斜对。进东门,是学校东院,北面是大礼堂,门内旁边有“守善中学建校沿革略史”碑。从东院西去,有南北两便门进入中院。中院北面是宋传典捐资兴建的“徽五堂”;另有钟楼一座,那钟系用铜合金铸成,声音悦耳响亮,敲击时不仅青州全城都能听见,南至云门山顶,北至火车站亦清晰可闻。中院东边两教室相连,南边的教室是理化实验室;中院南边是学生宿舍;中院西边又有两教室相连。由中院进入西院,正中是八角亭楼式图书馆;西院南边是教务处、庶务处和教员准备室。南院是篮球场,旁边是教员宿舍。学校南大门径通南书院崇实小学。西院有西大门通往牧师、教师住宅和广德医院及崇道书院。
1927年,守善中学校长林森(号仰山),是英国浸礼会的牧师。当时住在崇实小学西边的平房里,室内极其豪华。他那时未婚,家有厨师做饭,有佣人洗衣扫地。他能说流利的汉语,冬天喜着长袍围巾。他喜欢中国古文化,游历过内蒙古的蒙古包及汉朝通西域之路;观光过敦煌石窟千佛洞;1935年最早发现大辛庄商代遗址,发表了《大辛庄的商代发现》及《再说大辛庄》等文章;考察过青州苏埠屯遗址和济南长清石窟造像。他后来与青州崇道书院的传教士高德美结婚,同调往济南齐鲁大学工作。1941年被关押在潍县乐道院集中营。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回齐鲁大学组织复校工作。1952年出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后退休回国。曾在学生的帮助下,在广学会编辑出版了三册本的《教会史》。
当时守善中学的副校长是王梓重,天津人,曾留学英国,在校兼任英语课教师。国文教师有张中立(号雪门),临淄呈高人,前清举人;李蠡铨,泰安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英语教师孙天锡(号恩三),博兴人。理化教师王伯勋(号禾章),青州人。数学教师聂成信(号孚亭),临淄人;周学程(号景灏),临淄龙池人。史地教师白光亮(号雪村),青州人。博物教师崔心一,临淄人。当时,白光亮负责教务,周学程负责庶务,两人都是齐鲁大学毕业的。
当时全校六个班,初中三个,高中三个,总人数150人。课程以英语、算术、国文为主,期中考试如主科一门不及格(60分),即不能升级。国文旧文学由张中立主讲《古文观止》;新文学由李蠡铨主讲,他推荐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英语教师王梓重、孙天锡都曾留学英美。英语教材以上海出版的“英文津逮”为初中课本;以商务印书馆的“英文典大全”为高中课本。数学有聂成信教初中,以商务版的混合课本为教材,内容包括小代数、平面几何及三角。高中则以大代数、立体几何为主。博物课初一学植物,初二学动物,初三学矿物。
当年学生的文体活动十分活跃。有“雅乐团”,以笛子、胡琴为主,曾演奏过“梅花三弄”等名曲,优雅动听。每逢学校集会,都有“奏雅乐”节目。戏曲活动也很丰富,圣诞节大会上演出过京剧《秦琼卖马》,也演过话剧《刹那荣枯》和《杀狗劝妻》等。体育活动方面,各种球类齐全,特别是英国人风尚足球,在崇实小学西院建有足球场,四周砌墙,每日下午课后,时常有班级足球比赛,众皆围观助兴。
守善中学系教会办私立学校,学生入学需缴纳学费,每人每年12元,在校食宿学生另加膳食费12元。
1928年,北伐军进入山东后,社会风尚为之一新。特别在教育方面,山东省教育厅加强整顿,厅长何思源组织对私立学校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办学条件者不予立案。当时守善中学呈报立案,未获批准。因此学生毕业证书无效,学生在升学就业上,学历得不到承认。消息传来,激起学生公愤,学生对校方提出抗议。1928年12月25日圣诞节,学生举行罢课,掀起学潮。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特别是第四师范、第十中学的学生也罢课声援。守善中学与崇道书院同时停办。1929年春,守善中学的学生有的转学去了十中,有的转学去了四师,学校即宣告解散停办。
守善中学在民国六年(1917年)创办到1928年停办,十多年历经沧桑,是当时青州唯一的高级中学(当时十中系初级中学)。在民国初年,中国文化科学知识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播过来,推动了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东亚毛纺织厂董事长宋裴卿(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齐鲁大学校长吴克明、著名细胞学家吴素萱、崇道书院校长吴素荷兄妹;医学寄生虫专家冯兰洲;中国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开拓者与奠基人孙鸿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山东省党史资料编辑室副主任牛玉昌;中共益都县委书记革命烈士段亦民等都是守善中学毕业的优秀人才。
后 记
1929年,守善中学停办后,教会在其旧址创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工读神学院”。学校设神学班一个,并将在崇道书院所办圣经学校的二十余名学生合并过来。主要学习《圣经》、教会发展史,兼学实用文字、自然常识等。设铁匠班一个,40人,主要学习机器维修;设木匠班一个,40人,主要学习木工技术;设染织班一个,40人,主要学习染织布匹,女生学缝纫、织袜、织毛衣等。
学生每天上午学习文化课(初中教材),下午干活。规定学制三年。第一级学生毕业后,再招新生,三年一茬。先后招生三级,至“七七事变”停办。
当时工读神学院校长刘裵文、司务王均堂,文化课教师有田冠五、刘銮等。
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学生的膳食费用由学校供给,神学班每月每人2—3元,其他班每人每月4元。
抗日战争时期,教会在守善中学旧址创办守善小学。有六个教学班,学生200余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被日本侵略军封闭。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冬,国民党军队进驻益都县城。基督徒高立志出面恢复守善中学,招收三个初中班,学生120余名。高立志任校长,王均堂任教导主任,英浸礼会传教士苏穆德教英文,倪牧师教物理,还聘任刘登科、孙正钧等6人分别担任各科教师。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交小米60斤为学费。
1947年夏,益都县城解放,国民党军队退至弥河以东。守善中学随之搬到昌乐县陈木匠官庄开课,益都跟去的学生有40余人。
到益都县全境解放,教会办学遂止。
1948年3月,中共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驻益都,在守善中学和崇道书院校址创办“山东教育学院”。学校由中共华东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是培训教育干部的专科学校,招收行政干部班一个63人,同年11月迁往济南,为“山东省教育干部学学校”。
1948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青州中学。学校设师范部、中学部。师范部校址南院为崇实小学(原广德书院)校址,北院为守善中学校址。学生200人。1949年增加中师班,学生总数达390人,教职工64人。
1950年,根据省政府指示,青州中学师范部单独设校,为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1951年定位省重点师范,直属省教育厅。
1978年,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改建为潍坊教育学院。
2010年潍坊教育学院改建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至今。原守善中学校址现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老校区。
在这里完好的保留着两座百年建筑,一座是西门北侧的牧师住宅楼,一座是位于学院北侧的牧师办公楼,还有楼前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树,它们见证了守善中学的历史沧桑。(杨继生 王建国)
广德医院
拆毁前的博物堂
1911年4月17日,共和医道学堂主楼落成典礼后,山东巡抚孙宝琦等来宾与医道学堂教师合影
青州广德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