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畅青国画作品清赏
闫畅青 河南项城人,民盟盟员。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导师毕建勋,曾得到田黎明、李洋、袁武、史国良、蔚晓榕、王珂等老师的授课指导。
200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作品《收玉米》获优秀毕业创作三等奖
2012年深造于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
2010年至今任教于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2014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入中央美院硕士研究生,攻读水墨人物研究方向。获2014—2015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2015年任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会创作研究部部长。获2014—2015学年中央美院社会工作优秀奖。2016年5月获“项城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收玉米 136×280cm
黔东南印象 180×220cm
胶州湾渔民 180×190cm
藏区印象——朝圣 180×97cm
在坚持中构建自我
◎韩洪展
畅青先生又出新作,嘱我赘一段文字。细究起来,绘画与文字各有其语域和局限,具体到视觉审美的逻辑深处,则只能依靠审美主体视觉感受的敏感度和依据审美经验再创造的能力了,若以长于捕捉思维的文字来迫近视觉感受,则往往是徒劳的。我们权且悬置文字与绘画之间在表述和体验方式深处切实存在的语域差别,试以文字缀述畅青先生的这批新作,虽然这在原作面前是不言自明的多余。
与其他文艺类型既相同又不同的是,绘画是一种视觉的直观显现,其作用的领域也克制在作用于视觉感受的诸种可能性的探究与开发中。此种“显现”既显现创作者对绘画语言、传统文脉、工具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显现创作者的性情、文化修养、个人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有建树的画家,其可贵之处往往在于先找到一种可有效的融入个体经验、融入文脉传统和文化背景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力求摆脱既定形式和自身限制的影响不断向未被触及的边线逼近,这过程中往往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曲折,然而画家的才能与价值便是在此得以确认。
具体到畅青先生的画,我们看到,他的关注点并不在对具体细节的还原,甚至没有对细节做细致考察的意愿。观他的画,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浑厚的体块造型、铁质般坚挺的概括的墨线带有不屈的执拗劲儿。题材的择取大概既基于画家的生活经历,也为与画家心性相契的艺术语言所决定。这批新作,看过去只是简单的或一群渔民,或街头一瞥,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匆匆所见,虽然都是成组的人群,却在弱化叙事性,画家的兴奋点仍在造型上。且看:一群村民聚集在一处,张望向同一个方向,是在看戏还是等待过马路?不甚明确;一组渔民或坐或立在渔港,是渔船归港分拣收获的中间小憩,还是在渔港就近售卖所获?也一样不甚分明;一群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群或立或坐,有演奏乐器的,有手持酒杯的,是在庆祝某个民族节日还是只是某一景区的寻常日子?同样的不确定不明确;再有就是形体刻意夸大拔高了的朝圣者或农民形象;甚至游戏笔墨的古装人物小品,所凸显的仍是具有先验属性的造型和线条。
大概只有放到整体的背景中,个体的抉择才是可理解的。近年的绘画景观中,画家大多着力于题材、表现内容、制作方式的新颖,太多语言样式甫一出现,远未得及深入开发便被遗弃,谈不上对个人心性的关照。畅青先生性情坚毅,把生活体验、人生感悟融入到带有形而上意味的造型和线条上,收缩和弱化题材、表现内容,持续发掘、深化与自身心性相契的语言的可能性,这在当下的绘画环境中近乎一种冒险。然而历史也已证明只有最接近画家本性的表述方式,才能持续促进画家对本体自身和客体世界的认识,认识的过程也是构建自身的过程,只有自身的完满才有可能内化出完满的艺术。在这一层面,畅青先生的“自我构建”历程便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草于京
2016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