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人文

第3版
文学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赵秉忠蒙冤始末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秉忠蒙冤始末

  

——兼说赵秉忠传中的几个问题
□本报特约撰稿 房重阳

  赵秉忠(1573—1626年),字季卿,号琪阳,明代青州府益都(今青州市)人。

  万历二十六年(1598),25岁的赵秉忠经殿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因父亲去世,回乡丁忧三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赵秉忠回朝复职,第二年担任了礼部会试的分房考官。万历四十年(1612),任詹事府庶子,出任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担负为皇帝讲解经学的任务。又任礼部侍郎,掌管詹事府。期间,赵秉忠数次奏请皇上,恢复了建文帝的庙号。
  天启四年(1624),太监魏忠贤乱政,东林党人、大臣杨涟弹劾其24大罪状。魏忠贤听说杨涟的奏疏出自赵秉忠门人缪昌期之手,数次当面责问,赵秉忠不为置辩。第二年,杨涟、左光斗等遭惨害卒于狱中。看到国是日非,赵秉忠多次上书请求致仕。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加官为礼部尚书,派驿官护送回家。赵秉忠虽然致仕在家,却未得安宁,又遭到了魏忠贤爪牙邱兆麟的弹劾,蒙受了不白之冤。
恶疏抛出似毒箭
  魏忠贤本是一个无赖之徒,混进皇宫当了太监。他与熹宗的乳母客氏勾结一气,左右了小皇帝。魏忠贤一伙狼狈为奸,为害朝堂,人称之为“阉党”;东林党遭受阉党迫害称之为“党祸”。魏忠贤权力膨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些有污行或投机钻营的人成为他的走狗、干儿,献媚得宠;而刚直之士与其抗争者则遭荼毒。天启末,先后有“六君子”、“七君子”惨死诏狱。赵秉忠也是无辜被害者。他蒙冤致死源自一份奏疏,上疏人即邱兆麟。
  《明熹宗实录》(都察院本)卷10,天启五年十二月二十六,云南道御史邱兆麟疏,题曰《为锄奸数烦明旨,益徵邪党之从前太盛,正气之及今宜联》。其疏前半部分议论朝内外官员。邱兆麟遵照魏忠贤一伙所编《三朝要典》定的调子,把魏忠贤及其阉党说成是“正人”,而把东林党说成“奸党”;把打击迫害东林党人说成是“锄奸”,他们的行动则是“正气”,所以“宜联”。简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邱兆麟疏的后半部分直指其人,他把矛头对准了赵秉忠和刘芳。疏中说:“职所久有慨于中者尚有两人:一为原任礼部侍郎赵秉忠;一为原任湖广道御史今升四川副使刘芳。赵秉忠居卿不简,生平不得当于正人。当时职曾亲见其笔书一候考选之魏光,而犹尔殷勤交欢,迨其后以房可壮规家得摧前官,遂觉附党有味,乃扬扬出揭曰:‘平生雅慕东林,至于攻东林一辈素所嫉恶恨不淂请其上方之剑。’刘芳才器猥琐,一意听左光斗、袁化中指使,芟除正人,后得营改应天学院矣。夫当此公道昭明之日,党人无不削夺,而刘芳尚居藩皋,是谓之遗业而养奸也。”
  那么此疏有何结果呢?在魏忠贤气焰嚣张之际,皇帝的圣旨就是魏忠贤的意旨,是他抛出的杀人武器。圣旨是这样下达的:“赵秉忠久玷卿评,依附权奸,躐跻端尹;刘芳委身邪党,芟除正人,尚踞藩臬,都着削了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该部知道。”
  邱兆麟在疏中对赵秉忠进行恶意攻击,目的就是把赵秉忠置之于死地。下面对其疏中言论加以分析并阐明历史真相。
  邱兆麟说:赵秉忠“居卿不简,不得当于正人。”意思是说,赵秉忠虽然身居卿位,但行为不严肃庄重,不能与正人为伍。他所谓的“正人”即阉党一派人物。
  至于赵秉忠与魏光(籍贯、事迹不详),仅是考官与考生的一般关系,书写其名,与其交谈又有什关系呢?笔者曾查《明清进士碑录》,魏光并未中进士。赵秉忠与魏光“殷勤交欢”,却没有私弊,邱兆麟这一把柄是着意构陷、无中生有的。
  邱兆麟所说“房可壮规家得催前官”是何含义呢?房可壮亦青州府益都人,万历进士,官御史,因得罪魏忠贤,被贬归里,进而削夺诰命。“规”是指法规,这里是说房可壮“戴罪归家”;“得催前官”是说房可壮被削除官籍、追夺诰命。房可壮被削夺在赵秉忠之前。那么“遂觉附党有味”作何解释呢?“党”是指东林党,“附党有味”就是依附东林党很有意味。事实上,赵秉忠一向反对魏忠贤的阉党,对东林党由倾向到支持。看到房可壮被削夺,更激起了他的义愤。
  揭,揭帖的简称。明代内阁向皇帝直达的一种机密文件,后来公开张贴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赵秉忠为表达自己的立场,出示了揭帖,声明观点。其观点很明确,即“平生雅慕东林,至于攻东林一辈素所嫉恶,恨不得请其上方之剑。”赵秉忠这些话当然为魏党所不容,成为其罪状。这是赵秉忠被罢官夺诰的重要原因。
  当时,皇帝的圣旨被魏忠贤一伙把持,将赵秉忠削籍为民、追夺诰命易如翻掌。诬加其罪名为“久玷卿评,依附权奸,躐跻端尹。”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赵的行为在大臣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他依附东林党中那些有权势的人(指大学士叶向高、吏部尚书赵南星等);他超越了本身的才德而登上了高层职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就是赵秉忠冤案也。魏忠贤欲将东林党人和支持东林党的人士一网打尽,赵秉忠虽然洁身自好、忠正为官也未能幸免。
  就在赵秉忠被削籍夺诰之后,魏忠贤还派缇骑(特务人员)四出活动,滋事生非,骚扰反对他的人。赵秉忠不堪其辱,愤懑而死,年仅56岁。崇祯朝,魏忠贤等被诛,赵秉忠才平反昭雪,重新赠封并谕葬。
  赵秉忠虽未列入东林党,却是东林党的支持者,所以阉党把他视为东林一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究其原因:一,赵秉忠性耿直,不阿附魏忠贤并对其多有抵触;二,他的青州同乡钟羽正、房可壮、翟凤翀、刘璞、公鼐,门生孙承宗、周顺昌、缪昌期等都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赵与他们均有交往关系,有东林情结。青州的曹珖与东林党人有共同语言,同样受到阉党的打击。青州人、礼部尚书冯琦已故十多年,因生前反对太监干政,也被列入东林党,削夺封号。
  赵秉忠受魏忠贤一伙迫害,邱兆鳞的疏就是一支毒箭。然而,猖狂一时的魏党,也没有好结果。崇祯帝登基,铲除了魏忠贤这个恶瘤,清除了其党羽,邱兆麟也在所难免,被列入《逆案人员名单》中。对邱兆麟的定案是“疏参赵秉忠、刘芳削夺,补入赞导,从重拟罪。”《逆案人员名单》列首逆魏忠贤、客氏。“赞导”属于“交结内侍次等”,就是为魏忠贤拍马卖力之人。邱兆麟疏参赵、刘,目的就是讨好魏忠贤,邀功取宠,最后还是害人害己,被判重罪。
门生为他鸣不平
  赵秉忠虽死犹荣,大学士孙承宗写诗赞颂他。
  赵宗伯讳秉忠
  宗之登甲辰榜,则大宗伯益都赵公佐大宗伯武进孙公主《礼记》,宗乃得师两宗伯。后中要肆毒及两宗伯,益都公稍轻于武进,而以愤郁殁。匡时大略,百未一试,而先被口语,后更遭此荼毒也。宗衰残不能出门户,何时望縗函?痛哉!
  少能登上第,况复负才名。以此遭蜚语,其宁损旧声。
  重来跻泰道,似可展生平。几日谒归去,惊传枥马鸣。
  以上是《三十五忠诗》之一并序,作者孙承宗,写于天启末年。
  孙承宗,字稚绳,河北高阳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进士,天启间大学士。他著有《高阳诗文集》,集中有《三十五忠诗》。所谓“三十五忠”,是指天启末年死于党祸的35位忠臣烈士东林党人赵南星、杨涟、左光斗、公鼐等。孙承宗写诗纪念这些人,其中第33诗是写的赵秉忠。孙承宗是赵秉忠的门生(其实孙承宗比赵大10岁),很有才干,为官清直,因忤魏忠贤被罢官。他和赵秉忠的命运相连,其诗和前序,充分表达了他对赵恩师的感情和悼念之意。诗前的序言便托出此诗的主题。下面是对其序的解释:
  “宗”是孙承宗本人。“甲辰”即万历三十二年,此年孙考中进士第二名。“大宗伯”是对礼部尚书的雅称,赵秉忠和武进人孙慎行俱官至大宗伯。甲辰会考时,孙、赵还未任礼部尚书,二人是参与者,主持《礼记》科目的考试。当时孙的职位高,所以赵秉忠是协助孙慎行做事。自此,孙承宗尊孙慎行、赵秉忠为师。“中要”是指魏忠贤这样的权宦。“肆毒及两宗伯”就是任意加害孙和赵。赵秉忠受迫害比孙稍轻些,最后还是愤郁而终。“匡时大略”句,意思是说,赵秉忠有匡扶社稷的大略,才能还未施展就被诬陷罢官,先是被魏忠贤质问,话语攻击,又遭邱兆麟弹劾被削籍夺诰。最后一句是说,自己衰残出不了门,何时能往恩师的灵前祭奠呢?真悲痛啊!
  孙慎行是著名的东林党人,因忤阉珰戌边而卒,但卒时晚于此诗,所以《三十五忠诗》中没有孙慎行。  (下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