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约同窗好友纪福去青州看望了我们的老师陈道兴。老师八十岁,师母八十一岁,见了我们就和见了久别的儿子一样,高兴得和年轻人一样不住地张罗忙活。老师精心培育了几盆菊花,临走送我们一人一盆。当时还没有花蕾,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培育,展瓣吐蕊,就要怒放了。
老师送我的这盆菊花是紫色的,两枝共孕育了十七个花头,我把它放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享受着雨露,长得生机勃勃。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走近它,给它浇水、除虫、扶枝,端详每朵花、每片叶。菊花不是无情物,感情日深。这棵来自“东方花都”的菊花,带着弥河水的娇嫩、带着云门山的灵气,再加上老师辛勤的沃灌,其风采气韵,其灵性,与一般的菊花相比,就是不一样呀!
菊花又名黄花、延寿客,原产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国花评选中排名第三,居梅花、牡丹之后,与松、竹、梅并称“四君子”,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被誉为“四季花神”。京剧是国粹,菊花是京剧的代言,剧坛又称“菊坛”。十一世纪菊花东渡日本;十二世纪传到英国;十七世纪遍及欧洲;十八世纪盛开在拉丁美洲各国。当今世界,菊花已成为世界名花,只是因为国度不同,文化背景各异,菊花受到的礼遇也大相径庭。日本视菊花为高雅华贵的象征,菊花被选为皇室的专用花卉,每年的十月十八日定为菊花节。日本天皇皇冠上的饰物不是樱花,而是一朵金菊。而在拉丁美洲各国,菊花被视为“妖花”,只能用于墓地或灵前。不管怎样,以花为媒,菊花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自古及今,菊花身上附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据传,河南南阳一带有个叫甘谷的村庄,周围的山上长满了菊花,一股山泉从菊丛中流出,花瓣散落在水中,水中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此泉水,很多村民活到一百多岁。故此,当地就有“服菊成仙”、“饮菊避灾”的传说。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种菊、赏菊、写菊、饮菊酒、吃菊菜、卧菊阴,以菊酒、菊茶招待文友,“一醉一隐然”,俨然一个“菊痴”,他还在浔阳楼开了吃菊花火锅的先河。在中医大夫拟定处方时,菊花可担当君、臣、佐、使各种角色,有“养目血、去目翳,明目而又清头风”的功效。
我的老师已趋暮年,步履维艰,发落齿摇,可他仍种菊、赏菊、赠菊不辍,不仅是为了美化生活,净化环境,更因菊花有晚香带冷,不慕功名利禄,不与众花争艳的“君子风范”,还可用来象征坚定的性格和顽强的精神。我要精心呵护这盆蕴有“青州文化”基因的菊花,让她在沂蒙大地繁衍生息,开遍沂沭河畔。
作者简介:黄忠,1948年9月出生于山东沂水。曾任临沂市委副秘书长,临沂市总工会主席,临沂市人大常委。现为山东新沂蒙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化名人诗词书画研究院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