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3版
文学·广告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青州发现基督教早期传播史料
从山乡走出的农民诗人
山东省脐血库招聘
独栋别墅转让
二十四节气诗(二)
公告栏
水墨风华 同心筑梦
《今日青州》电子版阅读平台——今日青州网、潍坊日报网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山乡走出的农民诗人

  

——闫学义其人其诗
□孙瑞

  今年三月上旬的一天,诗人闫学义将他打印好的160首诗的书稿送来,请我为之作序。我怀着无比喜悦和感佩的心情当即应诺。闫学义是我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农民诗人,对他的为人为诗比较熟悉,还是从我与他的初交谈起吧。
  20多年前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青州西南山区的信函,是一位名叫闫学义的青年写的,信中还附有几首诗。他在信中写道:“我是一名青年农民,妻子于两年前离家出走,撇下一个6岁的男孩,还有我年近古稀的母亲,全家就靠我给人家开山打石、外出务工和种几亩薄田维持生活。虽然我的家境贫穷,但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能贫穷,我除了抽空读些书报之外,还练习着写点诗歌,今寄上几首请批评指正……”。读了他的信,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时,他写作刚刚起步,诗还有些浮浅,缺少诗意,但有一定的生活气息。我随即给他回了信,鼓励他坚持写下去。
  自那以后,彼此常有书信往来。他每次来信都附有习作请我指点,也多次找上门来请教。经过几年的交往,我对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是一个朴实、憨厚、谦逊而又勤奋的青年,多年来已养成一种习惯,劳动一天不管有多累,晚饭后总要读书、写作一两个小时,偶尔一天因事或因病没有学习或写作,就觉得这一天过得没有意义。他的家离城二三十里,每逢雨雪天干不得活,便去城里图书馆,又读书又看报,一待就是一天。他在生活上非常节俭,多年来没添件新衣服,吃饭也很简单,常常是馒头伴咸菜,把省下来的钱买成书刊。他读书认真仔细,读自己家里存放的书,把精美的句子或段落用红线标出来,并加上评语;读从图书馆和他人那儿借来的书,则将自己喜爱的诗文抄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抄了厚厚的好几本,有空就翻出来看,觉得特别亲切有味儿。
  说起他的创作,更是勤勉有加。他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随时记下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有时灵感袭来便抓住不放,将突然迸发出来的诗句迅速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深加工”。工余时间,工友们聚在一起打扑克、聊天,而他独自一人躲在一旁,不是读书就是构思诗篇。有耕耘就有收获,由于他的勤学苦练,诗越写越好,至今已创作诗歌300余首,其中在报刊上发表的近200首,且有多首获奖,他的这部处女集也即将问世,可喜可贺!下面谈谈我对这部集子的感受。
  本书按每首诗行数的多少分为三辑:第一辑,短诗50首,每首不超过20行;第二辑,小诗80首,每首不超过10行;第三辑,微型诗30首,每首只有二三行。评价一首诗不能以长短论优劣,而是看它是否有诗性。闫学义的诗虽短,但其内容,无论感事、咏物,还是怀亲、写景,大都有真情、有韵味、有内涵,故而深得广大诗友和读者的喜爱。
  闫学义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捕捉形象。多年前,他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劳作,发现几间茅屋孤零零地站在废墟里,随后被推土机推倒拉走了。目睹此景,经过一番构思,写成一首题为《三间茅屋》的短诗:“三间茅屋/站在废墟里/想拽住这座城市的升高//这座城市/看了很久/想了很久/难为了很久//最后,它被送往垃圾场”。诗中没有直说“钉子户”的主人不让拆除这几间茅屋,而说成“想拽住这座城市的升高”,这样写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拓宽了思想内涵;为了说服“钉子户”,有关部门一定做了大量工作,但诗中没有叙述这个过程,而是说:“这座城市/看了很久/想了很久/难为了很久”,这样既含蓄又节省笔墨;最后一行写茅屋被推倒拉走,没有点明是处于主人的同意还是被强行拆除,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我想,如果不是作者对这件事亲眼所见,只凭想象是写不出来的。
  再如《蚂蚁》:“一只脚/踩你于尘埃/尘埃里/拱出一双触角//一只脚/踩你于泥土/泥土里/站起弱小的身躯//一只脚/踩你于石头/石头/流下悔恨的泪”。蚂蚁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微小生命,但是有谁对它的行踪和遭遇观察得如此仔细?只有诗人才会发现,当一只脚将它踩于尘埃、踩于泥土、踩于石头时所出现的不同情景。特别最后一句,连石头也“流下了悔恨的泪”,可圈可点,十分精彩!该诗既歌颂了蚂蚁顽强的抗争精神,也表现了诗人关爱生命的善良之心,以及对生活对事物敏锐的感受能力。
  闫学义写诗,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有感而发。他生在山乡,长在山乡,而且跟石头打了多年的交道,对山里人艰苦的生活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与性格稔知于心,于是一首《山民》的诗自然流了出来:“石头硬/硬不过山民的意志/锤声是他们的宣言//汗,在青石上洇开/血,在青石上洇开//石头走到哪里/都有山民的性格”。另外,诗人目睹沿街乞讨的盲者,不禁感慨系之,挥毫写下《盲人》一诗:“两人眼前/都是漆黑的夜/怀抱的孩儿/是夫妻俩心中/升起的星//一家人/靠幼小的眼睛/看路/靠饥饿的瓷缸/糊口”。结尾一句,把盛钱的瓷缸比喻为饥饿的大口,等待人们的施舍,是何等的形象生动!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盲者的怜悯情怀,同时也唤起社会对“弱势”的关爱与帮助。闫学义的前半生经历了不少苦难,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沉下去/是埋人的黄土/挺起身/是奋进的台阶”(《苦难》),作者自然是选择了后者。该诗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本书中写母亲和怀念父亲及其他亲人的诗共20多首。这些诗不矫情,不伪饰,以朴素的语言借助日常生活内容,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面,使诗人的情感触手可及。请看《爱牛》:“牛鞭打响在空中/犁儿飞了起来/父亲摁着犁把/跑一阵//地头小憩/父亲掰干粮喂牛/爷,我饿!//不中,你吃了/牛饿着,拉不动犁”。千百年来,耕牛曾是农民亲密的伙伴,在农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写的是在饥馑的年代父亲犁田的一幕,小憩时,父亲给牛喂干粮,而舍不得给饥饿的儿子吃。通过这一典型事例,将父亲爱牛胜于爱子的朴素善良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有酸楚之感。在写父亲的诗中还有《桃树》、《望》、《无法企及》、《悼父亲》等都是怀亲之佳作。
  书中有七八首是写母亲的,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场景,如摊煎饼、纳鞋底、盼儿归等,一幅幅画面生动地表现了母亲这一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我最喜欢的是《一豆灯火》:“一豆灯火/娘纳鞋底/我做作业//娘目不识丁/书写的文字/字字端正,行行整齐//踩着娘的文字走路/从不歪斜”。这首诗最大的优点是比较含蓄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与正真。诗中所说的母亲“书写的文字/字字端正,行行整齐”,表面上写她纳的鞋底,每一个、每一行针脚都端正、齐整,其寓意是写母亲为人端端正正,做事认认真真。在母亲的垂范和教诲下,儿子“踩着娘的文字走路”,即穿着娘做的鞋子走路,“从不歪斜”。事实亦是如此,闫学义的勤勉、朴实、诚恳、正直,在青州文学圈中有口皆碑。
  闫学义擅长写微型诗,有30首入编此书。微型诗的美学特征就是短小、精炼。它的体式限制在一到三行之内,要求从有限的诗行中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因此写好微型诗并非易事。本集中的微型诗不乏佳作。其中,有的想象奇特,别有情趣,如《水》:“冷到极时会站/热到极时会飞”;有的构思新巧,意境优美,如《静》:“风停了/吼了一夜的树/站着睡了”;有的生动形象,妙不可言,如《雾》:“云,迷路于大地/太阳拍拍脊背/伸伸懒腰跑了”;诗人借《玉米》以言志:“风扑倒你/抱着孩儿/奋起”;用《笔》以抒怀:“用泪/说出心里话”。另外,《诗》、《雨》、《潭溪山》等都是上乘之作。
  闫学义不仅在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他的家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他那失去母爱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儿子和儿媳长年做生意,收入不菲,两年前在城里买了房子。小两口对父亲非常孝顺,不让他再外出打工受累,天天守在家里看护孙子。今日的闫学义,苦尽甘来,过上了衣食无忧、含饴弄孙、其乐融融的生活。当然,他没有沉溺于幸福之中,依然痴爱着诗。他深知,诗无止境,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未达到一个高的层次,有些诗写得太实、太散,叙述部分较多,因此显得不够空灵,缺少诗意。他决心以本集出版为契机,加倍努力,使诗歌创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