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服务水平交通需求
本报讯 (记者张平 通讯员刘国磊)近年来,青州市交通运输局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交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科学转调、开拓创新,打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服务水平交通需求的交通新体系,努力打造多元化绿色交通枢纽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全市共有双燃料公交车106辆,覆盖市区全部公交线路,2015年引进首批纯电动公交车50辆,2016年后续引进纯电动公交车250辆,使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稳居潍坊各县区前列。配套的三个大型充电桩站点,目前东部和北部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西南充电站正在积极规划布点。下一步,将继续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制定地方支持发展新能源公交的相关政策,加强发展新能源公交的力度,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和管控,研究制定购置、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奖励办法的实施。
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自2010年全市公共自行车发展之初到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车已经累计投放1.14万辆,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点630个,修建绿道316公里,实现了主城区、开发区、各旅游景区的公共自行车网络服务全覆盖,有效的缓解了群众出行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将结合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在今年全面开通手机支付宝、微信、潍Vapp扫码租车业务的同时;继续完成3000辆公共自行车的招标更新投放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现有站点分布,在标准化精品展示、标准化实践验证、标准化创新研究、标准化宣传培训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达到国标委示范项目要求,打造属于自己的青州品牌。
大力推广纯电动出租车。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流动的名片,目前,全市共有出租车497辆,其中,油改气出租车469辆、纯电动出租车28辆。下一步,将积极响应上级新能源车辆普及要求,加大车辆更新换代力度,补齐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以及相关配套充电桩问题短板,从政府层面倡导绿色出行,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使得推广新能源汽车找到新的着力点。
实现多元化绿色交通全面发展。随着各种公共交通工作的普及兴起,全面打造以城市公交车为主模式,公共自行车以及出租车辅助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公共交通出行发展模式,全市公共交通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密织成一张覆盖青州的巨大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交通的“无缝式”链接,使居民出行更便捷、换乘更顺畅,全面推进公共交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