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丁红婧 魏奉祯)近年来,庙子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充分考虑区域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山水资源等因素,大力创建特色乡镇,努力打破过去产业单一、发展思路受限的尴尬局面,加快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积极构建“双创大空间”,促进了镇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背景下,庙子镇关停了所有土小企业110多家,为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规划建设了庙子和楚家峪两个工业园区,引进20多个现代企业落户,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和新型机械产业。围绕扶持企业继续做大,他们拆迁养殖户19家,调出建设用地150亩,用于企业新上项目的扩建;利用荒山裸地建设了承旭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利用关停的焦化厂等厂区引进天川釉料、超高分子量单丝项目。
庙子镇地处山区,他们化山地劣势为优势,搞土地流转,让土地成片具规模,成立专业的土地合作社进行运作。目前已经流转土地、荒山1.2万亩,建成万亩榛子基地、红豆杉种植基地、优质核桃基地和有机小杂粮种植基地,唐赛儿牌小米等四种产品通过国家有机品牌认证。借鉴泰和旅游发展带动仁河谷开发、姚家台杜仲种植牵引杜仲食品药品开发项目、绿化苗木企业拓展孙家岭有机农业开发的模式,通过大户辐射带动的方式,引导现有企业在本地上档升级,纵深发展,带动各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新形势下的电商、微商已成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村淘宝快速融入寻常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在中心社区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配齐专业服务指导人员和各项软硬件设备,便于解决创业群众遇到的相关困难问题。多次邀请电商专家来镇举办培训班,现场上课讲座,对开设淘宝店铺的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电子商务应用操作技能。同时,成立泰和社区、上庄村和黄鹿井村三个农民画创作和培训基地,不断发展农民画创作队伍达800余人,每年创作画作10000多幅,通过农民画廊、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挖掘群众致富商机,促进个人创业创新步伐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