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坚持高质量发展,遵循“加快建好,努力管好,聚焦护好,突出运营好”的工作思路,以改善民生、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安全水平、通达水平和服务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2012年以来,全市共修建农村公路1800余公里,总投资23.5亿元。截止2017年底,全市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841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635.9公里,约占通车总里程的93%,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国省干线为主框架、农村公路为支线,连接城乡、辐射周边、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的县级公路网络。
统一思想认识 强化政府主导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明确职责分工。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青州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成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建设工作。二是健全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制定并完善制度措施,与乡镇、街道、开发区签订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市政府将“四好农村路”推进改善率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考评结果与评先树优和财政补助相结合,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全面动员、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机制。
科学编制规划 严把建设标准
一是做好农村公路整体规划编制。统筹考虑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规划及场站、物流中心等专项规划,并且与村镇发展规划相协调,有计划安排建设项目,合理确定相应技术标准。今年,结合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确定了市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工作任务,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有一条路面宽度六米以上的道路通达,所有自然村均有硬化道路通达。二是严格建设标准。按照村道不低于四级公路,县乡道不低于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建设,全面满足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新农村建设等运输需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建设程序,采取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2015年顺利通过“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验收,实现了村级公路网络化,村村通硬化路率100%。2017年青州市等级公路比例达到100%,农村公路等级公路铺装率为95%,县乡路三级路以上比例达到54.2%。三是全面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2015年来,该市对全部62条县乡公路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完成隐患治理里程490.3公里,总投资1.2亿元。在完成县乡公路安防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村道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规范路政管理 净化路域环境
一是建立市、乡、村三级路政巡查工作机制,保障公路安全。加强公路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公路侵权行为,维护路产路权。健全监督网络,提倡鼓励违法行为举报,增强镇、村干部、路政协管员、养护员和广大群众的责任意识,全面形成“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整合交通、公安、城市执法等相关部门加大对车辆超载超限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开展非法设置非公路标志、违章建筑专项治理,加强联合执法,保护公路建设成果。三是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农村路域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开展了路面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集市贸易、打场晒梁等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养护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李小鹏部长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指示精神,把建养并举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像重视公路建设那样重视公路养护,突出养护主题。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出台了《青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青州市镇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本着“层级清晰、县道县管,乡道乡管,乡村道路一体管”的原则,全面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资金、机构“三落实”。截止目前,农村道路列养率达到100%,综合优良路率达到82.84%;县道、乡道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村道经常性养护率达到85%,农村公路路基、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等技术状况基本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路面技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乡道和村道的经常性养护率和经常性养护质量创历史做好水平。二是创新工作模式,提高道路养护效率。推进道路养护保洁市场化,政府购买服务,市财政投入9000万元,通过招标委托专业养护公司对国省县道及镇村道路进行标准化养护,实现了农村道路养护模式的新突破。三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开发了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链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四是强化镇村道路养护考核。制定了《青州市镇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干线公路保洁服务考核标准》,引入调节基金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稳步增长,养护质量逐年提升,形成了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突出民生导向 “运营好”农村公路
一是制定完善公交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让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红利。二是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依托山东港天物流公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泓德物流发展中心,打造“南临沂、北青州”的物流发展格局,推进市乡村国际化物流进程;进一步发展电商物流,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