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官镇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报讯 (蒋哲 李文峰)何官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镇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为目标,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定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企业领头羊作用。目前,青州冠青橡胶有限公司液体硅胶制品,天禄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已经落户何官,总投资10.5亿元,必将助力“三农”,服务农村,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为农村闲散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工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品牌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推广南小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的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吸引农民以地入社、带地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倡导生态绿色农业,加快蔬菜秸杆还田技术运用推广。以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高铁特色小镇”,组建全镇“四横三纵”交通网络,整合利用土地2000亩,以青州北站为核心,打造以餐饮住宿、快递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三产为主,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的高铁特色小镇。树立乡风文明新形象,着力复兴乡村文化。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全镇7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规范的办事流程,本着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的要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等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资源和潜力空间,要不断去挖掘与丰富、传承与创新,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极力打造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引导有志有为青年进入“三农”领域,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东夏镇多措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本报讯 (刘一鸣 刘慧)东夏镇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13451”工作思路,结合镇情村情实际,瞄准目标,找准方向,多措并举,稳步走好东夏镇乡村振兴新征程。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坚持以党建为主引擎,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期分析研判工作,吃透村情实际,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四诺履职”管理,加强日常监督,不断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生活日”等制度,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促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支撑、产业带动。依托东夏镇农业种植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姜产业和果蔬种植。鼓励农户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规模化、品牌化、高效化生产,目前东夏镇共有80余家农村专业合作社,“三品一标”品牌发展到22个,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着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多要素聚集、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积极探索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与农事体验、精深加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立足“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春满洲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入选全市首批打造的14个青州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之一,扶持培育付欣、弥香等具备一定基础的农业合作社逐步向田园综合体转型,积极构建辐射面积广、产业带动强的东夏镇田园综合体体系。
积极推动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新风。东夏镇4月9日召开移风易俗动员会,全镇72个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简办标准,打造刘辛、李集、王小等10个移风易俗示范带头村。积极推动“四德榜”建设,全镇实现“四德榜”覆盖率100%,鼓励农村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提升村民文明意识,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200余人的专业保洁队伍,划定责任区域,实行每天两清理,确保镇村街道路面干净整洁。同时,全镇共配备1300余个移动垃圾箱、7辆垃圾装载车、2辆路面清扫车、1座垃圾压缩中转站,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全方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