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青州百岁老人数量居潍坊第二
人防办开展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活动
冒高温 抢工期
我市开展节能宣传主题活动
和风送暖棚户区 广厦万间安民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乡村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乡村

  

何官镇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报讯 (蒋哲 李文峰)何官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镇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为目标,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定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企业领头羊作用。目前,青州冠青橡胶有限公司液体硅胶制品,天禄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已经落户何官,总投资10.5亿元,必将助力“三农”,服务农村,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为农村闲散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工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品牌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推广南小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的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吸引农民以地入社、带地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倡导生态绿色农业,加快蔬菜秸杆还田技术运用推广。以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高铁特色小镇”,组建全镇“四横三纵”交通网络,整合利用土地2000亩,以青州北站为核心,打造以餐饮住宿、快递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三产为主,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的高铁特色小镇。树立乡风文明新形象,着力复兴乡村文化。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全镇7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规范的办事流程,本着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的要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等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资源和潜力空间,要不断去挖掘与丰富、传承与创新,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极力打造乡村振兴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引导有志有为青年进入“三农”领域,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东夏镇多措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本报讯 (刘一鸣 刘慧)东夏镇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13451”工作思路,结合镇情村情实际,瞄准目标,找准方向,多措并举,稳步走好东夏镇乡村振兴新征程。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坚持以党建为主引擎,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期分析研判工作,吃透村情实际,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四诺履职”管理,加强日常监督,不断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生活日”等制度,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促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支撑、产业带动。依托东夏镇农业种植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姜产业和果蔬种植。鼓励农户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规模化、品牌化、高效化生产,目前东夏镇共有80余家农村专业合作社,“三品一标”品牌发展到22个,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着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多要素聚集、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积极探索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与农事体验、精深加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立足“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春满洲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入选全市首批打造的14个青州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之一,扶持培育付欣、弥香等具备一定基础的农业合作社逐步向田园综合体转型,积极构建辐射面积广、产业带动强的东夏镇田园综合体体系。
  积极推动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新风。东夏镇4月9日召开移风易俗动员会,全镇72个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简办标准,打造刘辛、李集、王小等10个移风易俗示范带头村。积极推动“四德榜”建设,全镇实现“四德榜”覆盖率100%,鼓励农村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提升村民文明意识,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200余人的专业保洁队伍,划定责任区域,实行每天两清理,确保镇村街道路面干净整洁。同时,全镇共配备1300余个移动垃圾箱、7辆垃圾装载车、2辆路面清扫车、1座垃圾压缩中转站,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全方位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