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6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当时还在青州一中就读,到云门山游玩,兴之所至,独自一人,从西阆风亭小心翼翼地下山,在近山脚处遇到了一老者,自称是王家庄人氏。他指着我下来的山头问道,“你看到了吗,那个山上有一个yuan?”我问他哪个“yuan”。他说“我也不知道,光知道老辈里就说山上有个yuan,但从没有人见过。佛缘佛缘,大概是指‘缘分’的‘缘’吧。看来你也是与佛无缘啊。”
自此我就开始了长达30年的探寻,直至2016年冬,才恍然大悟,原来老者口中的“yuan”并非“缘分”的“缘”,而是同音的“猿”。请看下图:
这是云门山主峰西侧山头。左上右下看,它是不是构成了一个很形象的猿头?
佛门讲究的是缘,佛缘本来是指心与佛的交流,心中有佛自然就有佛缘。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多一点平和的心境和美好的信念,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是忍耐一切,是宽容与谅解,是博爱的精神。而现实之中,人们通常把能看出佛、猿具象的人,也称作与佛有缘之人。佛门修行须有缘,修行成佛更需有缘。
早在隋唐时期,云门山上就有知名的佛教寺院。因此,驼山脚下、云门山西侧的王家庄人,自古流传“识得这‘yuan’的人便是与佛有缘之人”这一说法,是合乎情理之中的。
从那之后,每当路过云门山、劈山、驼山,我都会下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去端详我们这再熟悉不过的云驼风景区。
别说,还真有意外的收获呢。
这是劈山之南寨子村南的围子山。这又是什么?左上右下看,是不是也是一个山体猿?只是稍微有点像,很牵强?那你右上左下试一试。这是不是一个更加具象的猿?
而且,左上右下,或者右上左下,都是猿,因此这也可以叫做“左右逢猿(源)”。
想至此,我突然有了灵感。这青州巨佛的北侧,即左侧,是云门山,山上有巨猿,其南侧,即右侧,也有巨猿。这不是佛左右逢源吗?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心中有佛或一心向佛,便能像佛一样,否极泰来、左右逢源吗?这也正是佛对世俗众人的教谕。
这是劈山上的神龟峰。但是,从左上右下的角度看,它是什么?是不是又一个山体猿?
释迦牟尼29岁(另一说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若自身无缘又怎能觉悟成佛呢?青州巨佛上的巨猿(缘)也巧合了佛、缘的不可分割。
这是广福寺原址西侧山体,是不是又是一只巨猿呢?
它处于狮子岭的最西端。这山体以及以东的山,统称为狮子岭。然而,对于狮子岭一名的由来,当地却无人知晓。
下面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欣赏一下这座猿山的真容。
这像不像是一头俯卧着的狮子呢?两只耳朵、额头、眼、嘴巴子,是不是惟妙惟肖呢?
这狮猿同体的山体与青州巨佛一起,似乎恰当地揭示了此巨佛周边胜象存在的合理性。
狮子吼,佛讲法之譬喻,形容佛的威仪,其讲法有如狮子威服众兽一般,能调伏一切众生(包括外道)。
据佛教经典记载,迦叶佛时代,须弥山下有两只龙王和两只大鹏金翅鸟,相互为敌,后来都皈依了迦叶佛,从此为友。后来他们从释迦牟尼佛处受三皈五戒,并对其恭敬顶礼供养,发愿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再后来,他们转生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而成了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神,又称四大金刚,位于第一重天,因此又叫四天王。两只龙王转生为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两只大鹏鸟转生为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这是他们与佛的缘分,也是佛的功力之所在。
所以人们坚信,佛能教化众生,更能普度众生。
在佛家释义中,金刚是担任守卫职责的力士,是佛教的护法神,有执金金刚、金刚力士等称号,简称金刚。
那么,青州巨佛身旁的这四大巨猿,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
此处有佛缘,是弘扬佛法的绝妙之处。
佛法的功力感化了巨猿,使其能够静静的聆听佛的教诲。
四大巨猿受到佛的加持,又转化成了佛的护持,也就是说,他们又转化成了护佛弘法的四大金刚。
青州的佛缘还远不止这些。
佛教自从西汉传入中国,便与中国的儒道交互兴衰,并相互融汇调和,成为中华之精神。尤其是到了明代后期,儒、释、道三教合流,以儒家学者为中心,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了道、佛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
三教的对话交流和融合,似乎也体现在了青州巨佛周边的山峦形胜上。
这是青州巨佛,有劈山主脉个山体组成,精美绝伦,惊世骇俗。
这是云门仙翁,基本呈东西向,在云门山的西南方。既为仙翁,那必然是道教中人了。
那么,儒家的代表又在哪呢?先别急。
综合各种记载传说,可以把孔子的形象概括为:塌陷顶,凸额头,眼睛突,漏鼻孔(即朝天鼻),唇露齿,耳露窿(即大耳眼),粗脖子,肩膀前倾(疑为略微罗锅腰),长胳膊,腰长腿短,身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以这样的相貌,也确实够令人惊异的。
现在再来仔细地欣赏一下下面这一山体的形态。
有什么感觉?这个人头的形象,像不像是塌陷顶,凸额头,漏鼻孔(即朝天鼻),唇露齿?这座山在青州巨佛的正南方向,在原前寺村的西山,基本呈南北向,在劈山上看不到其真容。
动用一下想象力,这是不是像三大教派的隔空论道呢?虽然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纯是无稽之谈,然而在佛家的眼中,一切皆缘。那这就不能理解成是皆因缘定吗?
另外,佛家有云:“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这山体巨佛为“一佛出世”,那么云、驼两山的石窟造像群就是“千佛护持”了。如果觉得这是人为的雕造,可以不表,那么请看一下我们青州境内形似大佛、或佛头、或人头的山体吧。
青州不愧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宝地,就连这佛祖都偏看了她一眼。 ( 李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