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怕有钱,单怕有病”。当一个人有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弥足珍贵。我因患脑梗,留下了半身不遂后遗症,在家进行了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听说青州市中医院有康复科能做康复治疗,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想去先了解一下。接待我们的是该科的李玉红主任,看上去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年轻”,心里更是充满了怀疑,打起了退堂鼓。李主任觉察到了我的担忧,她首先问起了我的病情,了解康复的现状,然后讲起了康复方面的医学知识,还介绍了康复科拥有的设备配置和医疗条件。听完她的详尽介绍,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办理了入院手续。
刚开始接受治疗时我肌肉张力很高,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自己都没法控制,更别提独自站立行走。李主任针对我的病情认真与推拿师、按摩师、理疗师、针灸医生共同会诊,为我制定出治疗和康复方案。甚至连每天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她都亲自过问。
李主任给予病人的不只是细心的照顾,更有积极的鼓励。恢复练习我一直离不开拐杖。一天,我做完康复项目准备回家,正拄着拐杖走在楼道里,被她看见后跑过来一手搀扶我,一手把我的拐杖抢过去。“你还想恢复正常吗?不想离开拐杖了?”并解释说:病号是不允许拄拐杖的,过多依赖拐杖以后会很难放弃,且姿势会变形。然后半开玩笑的说:我要再看到你拄拐杖我非给你扔了不行。
有一段时间我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她对我耐心解释,从不厌倦。在这个时候,病人需要的不仅仅是高超医术,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怀。就是这个“小年轻”使我平复了心态、鼓足了康复的勇气,并真成了我的“忘年交”。我的身体一天天康复,这使我看到了康复的希望。经过这次康复治疗,我真正理解了信任和共情对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多么的重要。(马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