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包,就辣蒜儿——”
一声比动人的唱还要优美的叫卖,一下子把我从懵懂的记忆里拉到了2018年的冬至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最早定版,也是全年最大的节日,冬至大如年啊!
休论皇帝老儿,亲率三班文武,登天坛焚香祭天;且看庄农老头,携幼孙童女,拿木尺量春深春浅。冬至一阳生,把芦苇头烧成灰,放在苇管里用力吹出,那灰烬啊,昨晚还是一出苇管就下沉呢,今早咋就飞向了空中呢?!
三九补一冬。冬至后最招人喜欢的还是吃啊!秋收冬藏,坡里没事,难得一年的清闲,围着火炉调剂着吃吧!
北方谚云:好受莫过躺着,好吃莫过饺子。冬至饺子夏至面,甩开腮帮子就来吧。饺子吃的是馅,小肥羊当腰肉是最好的选择。这做馅讲究,但不能过分讲究,图得是一种留恋和回味。把羊肉洗净拿刀剁碎,不能太细没嚼头,更不能用绞肉机做成糊状,那就彻底瞎了功夫白费了热情了。把大葱葱白拿刀斜着切成片,再横着切碎,也不能用刀剁成末。姜末,芫荽梗末,花椒熥酥压碎做成辅料。好了,馅儿调成,只等一饱口福。
看着滚水的大锅,羊肉水饺们一个个被热浪冲起来又按下去,奶奶在边上拿铁勺一下一下的撑着,一边撑一边念叨:一个小白狗,溜着河涯走,打它一把棍,咬它一口。你猜,这是啥呀?还用猜呀?!口水早顺着嘴角挂起半尺长了。
吃羊肉水饺的佐料也有的是,通常韭花酱居多。叫我说呀,最好的就数蒜瓣,还得是红皮大蒜,皮不能剥得太干净,现吃现剥才好呢。饺子要趁热吃,饺子不烫嘴不如喝凉水。趁着那股热气腾腾咬上一口,那个鲜,那个烫啊,一口水饺在嘴里“唏溜——唏溜”的,来回交换着,一边发出嘘嘘的呼气一边做着虎吞,一碗水饺下肚,那馅是咸是淡,管他呢!
咬一口烫嘴的羊肉水饺,嚼一口辣心的红皮大蒜,油水溢满两个嘴角,汗水从发根渗出顺着太阳穴流向两鬓,脊梁骨也出汗了,只得犟犟膀子。水饺烫嘴的“唏溜”声,蒜瓣辣嘴的“嘘嘘”声,水饺落肚的“咕噜”声,此伏彼起,汇成一曲超低音的交响乐。
如果你觉得还不尽兴,不是还有饺子酒一说么。羊肉水饺一端,红皮大蒜一剥,山西老醋一蘸,二两小酒一抿,满头大汗一冒,敞开胸怀一吼。
啥滋味?
——你尝尝。
“羊肉包,就辣蒜儿——”梦中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刘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