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元宵,很多时候是在炕上度过的。
元宵,带着冬的最后一缕气息。春暖花开,就在不远处;可眼前,依旧弥漫着不容忽视的寒冷。于是,清冷元宵,热乎乎的汤圆,就更令人期盼。
元宵夜,吃汤圆,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炕上。
热乎乎的炕头,热气中带着泥土的气息,萦绕在鼻尖。端上一碗碗汤圆,热气腾腾中,令人心生雀跃。坐在炕上,端着汤圆,眼皮下是一个个皎洁雪白的小月亮;而抬头望向窗外,空中则圆月高挂。
炕上的女人,是最忙碌的。炕头的火,烧得旺旺的,炉火跳跃,带着欢快的气息。女人时不时看一眼炕头,添一把柴火;同时,还得不时看向各人的碗中,忙着为家人添汤圆。起起坐坐,忙得团团转。
炕上的男人,是幸福的。年的慵懒,还未完全消退;春的希望,则在眼前。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就是男人们终年挥汗如雨的期盼吗?吃着热热的汤圆,整个人沐浴在暖暖的气息中,男人脸上的皱纹,都不禁舒展开来。
偶尔,有客来访,多半是邻家的男人,提着一瓶小酒,元宵夜来串门。男人与男人之间,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在炕头上,小酌一番。外头寒风依旧,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喝着小酒,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京剧,人生之美妙也莫过于此。
炕上的孩子,是快乐的。各种各样的节日,在孩子们的眼中,都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快乐的符号。对于元宵赏月的美,孩子们也许难以领略。但对于碗中的汤圆,孩子们却在狼吞虎咽中,尝到了元宵的美。
炕上的时光,热闹,欢笑不断。女人悠闲纳鞋底,为男人添酒暖菜;男人们喝着小酒,说着年景,笑谈人生;而孩子们,则在游戏中,体验到了炕上的欢乐。
如今的元宵,炕已然成了渐行渐远的一道风景。身在都市,在暖洋洋的房子里,不必畏惧外头的寒冷。但没有了土炕的元宵,再暖和,始终少了那么一点打动人心的烟火气息。
元宵里,那一方方热乎乎的土炕,带着乡土的气息,飘荡在回忆里。炕的一头,是闭目憩息的老猫;另一头,是其乐融融的欢乐。 (郭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