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诗韵青州
元宵节里的满满心愿
暖味元宵
青州灯节话今昔
大益华府·御苑在生态住宅之上拥抱明媚春光,大自然里的生活
贺张景孔大作《北阳河》出版发行
公告栏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灯节话今昔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闹花灯是华夏五千年来的习俗。它是人们拼搏一年,虔诚谨慎地敬完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后,放开手脚尽情欢乐的一个节日。以前农村只要一种上麦子,各村拳房便组织村里姑娘小伙排练花灯。正月初五各村便开始相互送灯和上街巡演,直至正月十五后才卸妆封箱,以备来年再用。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过元旦,城区各单位就开始筹备春节的花灯排演。那时青州火柴厂工会主席李广颖和分管文体的马德峰老师与生产科张延森老师研究决定从各车间抽调在部队时搞网战专业的电工副班长高生宝和扎纸艺人家庭出身的锅炉工马佃同等几位老师,一块研究花灯方案(后来风筝会的龙头蜈蚣就是市工会主席王立忠率他们搞出来的)。厂长陈相泰签字后,从财务科提取资金购买服装和道具。另一份给生产科从各车间抽调年轻的男女职工进行脱产训练。节后一上班,花灯队伍便到工会和经委顶头上司处去送灯,受到了工会领导和经委王境业主任的热情接待。以后便是各友好单位相互送灯,正月十五全市城乡所有花灯一律到市府广场汇演。那时,我市每年花灯评选,烟厂、火柴厂始终名列前茅,其它单位如水泵、元件、电石等也时常挤入前列。
  那时,水泵厂的花灯“高跷扑蝴蝶”特别出众。表演者又是凌空劈叉,又是鲤鱼打挺,表演得非常专业,记得当时厂长陈相泰在回赠水泵厂灯队两箱花色火柴后,又单独给了扑蝴蝶表演者一个200元的红包(八九十年代200元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是我半个月的工资)。电石厂辛汉文的高跷和杨根儿老师的狮子灯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杨根儿老师引领狮子时,又是跟头又是侧空翻,表演动作非常惊人。还有元件厂的十仙女高跷队,在古式服装的映衬下,随着鼓点变换队形的姿势让台下观众心驰神往,还有夏钦园回民兄弟充满神州传统文化特色的“福寿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明清时青州府益都县誌记载的青州府淄河两岸齐国故地邵庄王孔和西郭一带的芯子灯(建国前后,青州芯子灯发源地之一的颜神镇(博山)和金岭镇先后划归了淄博)也参与了巡街和市府前的汇演。那时我市花灯巡演路线先后调整了三次。最初是从荷花桥经市府到博物馆解散分流。八十年代后是从玲珑山中路的尧王路大利群和中都处向西从齿轮厂向南从博物馆,经市府到荷花桥。近几年来又改为从东阳城的北大桥进北门出南门后结束,今年的花灯汇演场地又迁到了海岱南路西边新中心医院的南侧。
  那时记得火柴厂的彩车锣鼓队首走到今天利群商场时,车后的号队、腰鼓队、秧歌、船灯、蛤蜊灯、云彩花篮灯和花棍(京津一代叫霸王鞭)游行,队尾才出厂大门。正月十五晚上,焰火花灯同时上演,电石厂高跷队手拿电烛灯,身穿民族服装随着鼓点在声光电和唢呐配合下扭动得特别起劲,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破产改制砸三铁(铁工资、铁医疗、铁房子)。男50岁、女45岁一律退休。低于该年龄段的一律下岗自谋职业。至此,花灯重心就易位了,因组织花灯的单位和演花灯的人员都散了,所以就转向了农村,但农村年轻的姑娘小伙节后都外出打工了,后来这担子就落在了农村男女老人身上,其因主要是当今全国广大农村都富起来了,农村老人平日经常都自发在村里扭秧歌和跳广场舞。一到正月花灯汇演时,他们便从大棚里出来,换上行头进城表演,热情和花灯技艺一如当年。   (孙道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