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囗本报记者 郭庆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厕所改造、污水治理一直是难点。旱厕改造与污水处理如何合二为一?近日,高柳镇采用“旱厕改造+污水处理”合二为一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同步推进的路子。
试点选取是关键一步。高柳镇对村庄地势条件、排水能力、群众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科学分析,综合论证,将西水渠村作为试点村,村内2条东西大街作为示范街。开工建设前,印发了300余张征求意见卡,村里也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分包逐户地入户入户探访民意,告知改厕工期、方案和后续服务等事宜,了解征集群众对改厕工作的诉求和建议,以舆论造势为改厕工作打好前站。
施工建设应有据可依。高柳镇的改水改厕工程借鉴砖砌三格式化粪池构造,造价约2800元,较传统方式,其成本和施工难度大大降低。现改造完成的厕所为例,总体尺寸3米(长)×1米(宽)×1.2米(深),前三格为改厕化粪池,约3立方,第四格为污水收集池,约2立方,存放污水。通过改厕前端安装油水分离器,将污水直引入第四格,以压水机、污水泵同便器相连,直接从第四格抽取生活污水冲厕所,减少净水的使用,从而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和节约。那么,如何确保厕改水一体化不会带来环保隐患?粪便在池内因发酵分解、自然沉降等影响将分为3层,上层是糊状粪皮,中层是澄清粪液,下层是块状/颗状粪渣。中层含虫卵最少,发酵后经由粪管溢流至第二池,上层、下层暂被阻隔在第一池继续发酵。在第二池,虫卵下沉,病原体死亡,粪液得到无害化处理,流入第三池作为无害化粪液存储。
循环利用是升华之举。化粪池容积有限,后续服务直接决定厕改水一体化能否长期运营。为此,高柳镇依托粪污中转站、好氧发酵设备等,结合实际需求,将由镇上出资,每年为群众免费抽粪2次,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结合高柳镇农业大镇,大棚秸秆产量大、出产快、利用难的问题,集中收集的粪液中转站处理与大棚秸秆混合,利用好氧发酵罐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经检测,含有大量氮元素及多种有机物,是较好的助产肥料,有利于大棚蔬菜种植增收,达到了循环利用。
高柳镇围绕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合二为一的新模式带来了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变化和好处。一是村庄更加整洁,消除了异味、蚊蝇滋生、私改乱排等隐患。二是更加实用,将所有生活污水统一纳入改造,杜绝了污水横流、乱排现象。三是更加经济,使污水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净水使用,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