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本报记者 郭庆滨
本报通讯员 臧凯 徐柯
一个城市的特色,可以体现在许多“单项指标”上,经济、文化、交通、公共服务等等,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家门口的生活环境是否宜居便利、公共秩序是否文明有序才是日常“过日子”最为看重的。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最关键的一年,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部署、深入动员,对照创建要求积极开展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提升环境品质,让家园更宜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开展停车秩序、经营秩序、立面清洁、广告提升、空气净化、违建拆除等六大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精细组织发动,凝聚文明城市创建合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后,青州市执法局迅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召开会议,对创城工作进行部署调度。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青州市执法局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迅速研究形成了《综合提升“十大任务”领导干部分工表》《领导包靠及科室联系中队分工表》《包靠路段责任分工明细表》《重点站点标准条件》等文件,建立起了局队领导靠前抓、中队科室具体抓、执法队员现场抓的工作模式。通过进一步的责任明确和任务分工,将创城任务层层分解到中队、科室,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有力的工作机制。
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创城工作。从三月份开始,市执法局印制《致全体经营业户的一封信》10000份,安排城区分队逐户发放给沿街商铺,先后发布了加强广告牌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等多个通知、公告,明确了日常管理标准。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电子屏、宣传车、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提高了市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了全面动员、全员动手、全民参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从自身提升做起,树立文明执法新形象。本着管人先正己、管事先做事的原则,青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从自身抓起,明确了“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目标。组织队员重新学习了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执法过程中整齐着装、言行文明,依法、依规、依照程序开展执法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疏堵结合。今年以来,清理拆除占用公共停车位的“地锁”50余个、道旗5处,同时在城区范围内增划停车位900余个、停车线1100余米;清理广告100余处,安装便民信息张贴栏50余块;设置禁止摆摊警示牌20余块。在维护良好市容秩序的同时,尽力为市民群众提供便利。通过服务、管理、执法相结合的模式,树立起了热情服务、文明管理、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执法局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托各街道、部门以及创城办、城管委的巡查,对反映较多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设广告、乱贴乱画、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计划开展停车秩序、经营秩序、立面清洁、广告提升、空气净化、违建拆除等六大专项治理行动。目前,户外广告整治、乱贴乱画整治、停车秩序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已陆续开展,在前期工作中,青州市执法局共组织集中执法行动十余次,拆除陈旧、破损、违规设置的广告牌40余块,清理张贴、喷涂以及橱窗广告2100余处,张贴违法停车警告单3000余张,依法处罚违停车辆200余台,同时与交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力量整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和占用停车位等问题,证据保存各类物品110余件,各项整治开展以来,市容秩序有了明显提升。
市民是环境整治的最终受益者,营造更优良的城市环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呼唤着每个人的参与。
实施整治行动,提升环境品质,完善社会治理,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更是市民百姓的期盼,是城市发展的追求。”市综合行政局负责人表示,将通过“6项行动”的扎实推进,让市民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环境变化,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文明城市创建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创建切切实实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创建成果真正做到了全民共享。”青州市文明办主任郭增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