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潍报全媒体记者 杨忠明
通讯员 刘芳芳 魏奉祯
近年来,庙子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齐步走”,带领广大群众在小康大道上阔步前行。
村内小产业“贴心”
助力村民增收
初冬时节,梨园店村村前的河道里,邱维忠正在忙着挖藕。尽管天寒地冻,河面已经结起了冰凌,但他依旧干的热火朝天。“以前,我们这里条件很差。现在,家门口的道路修好了,村里河道改建的一万多平米莲藕池年年丰收,每年收入六、七万元,生活真是好多啦。”邱维忠说。
据了解,梨园店村属深丘地貌,坡高沟深,地块零碎,曾经是庙子镇10个省级贫困村之一。“梨园店人致富忙,河里种莲藕,荒山瓜果香,穷村变了样,阔步奔小康。”这是梨园店村的一首民谣,唱出了梨园店村的新变化。而今,梨园店水泥路实现户户通,12000平米的莲藕池助力困难群众稳步增收。
要致富,先修路。梨园店村党支部书记高云亮介绍,近年来,全村新修水泥环山公路近10公里。今年,通过“一事一议”乡村振兴补短板,全村又进行了户户通水泥路提升,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
环境好了,怎样才能让集体有收入,困难群众有钱花?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过去,村里由于交通和自然条件差,全村无特色支柱产业。群众靠传统种养业挣不了钱,纷纷外出打工,很多坡地因此成了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高云亮说。
为此,梨园店村编制完善了《梨园店村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梨园店村的区位、地势和土地等自身条件,形成了以莲藕为主,苹果、杜仲、丹参等特色农产品为辅的发展思路。另外,通过政策宣传、宣讲教育,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符合实际的产业或者外出务工,扩大收入来源。目前,群众的收入、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全域大规划“护航”
全镇乡村振兴
近来,地处庙子镇的网红自驾游线路“鲁中川藏线”,沿线节点的圣峪口村天赐山旅游景点火了,每到周末游客过万人,收入三四十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郭德军说:“‘鲁中川藏线’的建设,拓宽了公路,吸引了大批自驾游游客,老百姓自产的地瓜、小米、南瓜、山楂、柿子等农副产品不用出村,就被游客收购了,村里六七十岁的贫困老人一个旅游季也能收入几千元。”
近年来,青州市全域旅游飞速发展,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借助这一东风,拥有好山好水的庙子镇重新审视自身现状,引入专业设计规划公司,对全镇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旅游发展、资源优劣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立足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高度创新且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以“交通+全域旅游”作为重点突破方向,以网红自驾线路“鲁中川藏线”为核心IP抓手,打造出一条面对自驾游发烧友及普通自驾游群体的旅游线路,带动全域农旅、文旅、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全面发展。
该镇把“在乎山水、在乎你”作为庙子镇的核心宣传语,通过举办“鲁中川藏线”自驾体验与房车露营文化周活动、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通过网络媒体及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多元综合立体性营销,把庙子镇打造成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镇、青州市对接山东省会城市群的旅游窗口镇与桥头堡、山东省全域自驾游示范基地。
庙子镇副镇长李刚说:“‘鲁中川藏线’的建设,把全镇大小十几个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涵盖了景点、民宿、采摘、文创等多个领域,网红效应初步显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据统计,国庆节期间,全镇游客比往年增加十万多人。”
人居环境整治“助力”
城乡比翼齐飞
一大早,东富旺村村民李庆玲就在自家庭院里忙活起来,浇浇花、拖拖地,每天一次的洒扫庭除,让李庆铃的家变得整洁有序、温馨怡人。“打扫干净了,环境也好了,‘美丽庭院’让自己和家人住着也舒服。”李庆铃说。
农村庭院美不美,不仅体现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也反映了村民们的精神文明素养。近年来,庙子镇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三清一改”,并通过“农村清洁日”“美丽庭院”等一系列具体行动,提高全镇共建积极性。
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家庭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动员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培育出县、镇、村三级“美丽庭院”582户,创建“美丽庭院示范街”68条,打造成片连线“美丽庭院示范村”6个。
开展“三清一改”,即结合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农村的脏乱差,设立贫困群众公益保洁岗位128个,并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确保村庄常年干净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