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齐发力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今年以来,青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聚力改革任务目标,立足行政审批服务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流程再造,深入推行“一次办好”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含审批服务局)共办理业务约23.7万件,收取各类资金151.2亿元。
.jpg)
青州、临淄、广饶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合作签约仪式
.jpg)
青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企业家座谈会
.jpg)
青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同洲到政务服务中心指导创城工作
.jpg)
青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海华到政务服务中心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jpg)
青州市副市长石凌峰到政务服务中心督导工作
.jpg)
青州市政协副主席刘传明带领政协委员视察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工作
.jpg)
“道路开口”主题式服务现场踏勘
.jpg)
文明引导员为办事群众提供亲情服务
.jpg)
主要负责人带队到邵庄督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jpg)
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表彰仪式
筑基点 转作风 打造廉洁高效干部队伍
持续对标提升,争创“红旗窗口”和“优秀服务标兵”。结合全市思想作风整顿暨“百日攻坚”会战工作要求,根据各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规范、人员出勤、工作纪律和群众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定期评选“红旗窗口”和“优秀服务标兵”,激励各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对标红旗找差距,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贴心靠前服务,推出“流动导服员”机制。在设置总咨询台的基础上,推出“流动导服员”工作机制,分区设立咨询引导处,挑选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担任流动导服员,主要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另外,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协助,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做服务群众的“店小二”,做群众的贴心人。
强化考评运用,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实行一月一考核;从企业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建立政务服务事项满意度回访全覆盖及持续改进机制,掌握群众办事需求,强化结果运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破难点 促项目 推动深层次流程再造
优化窗口设置,省内率先实现社会事务无差别受理。以“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为主要载体,分领域设置业务窗口,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其中,社会事务和文教卫生板块整合多个部门139项业务,在省内率先实现“无差别”受理。以此为基础继续优化调整服务窗口,其它业务板块也逐步由“一窗受理”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稳步推进。
再造审批流程,探索企业开办新模式。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表填报、一日办好”。企业开办的时间大幅缩短,提交材料齐全基本实现2个小时办结,并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一套4枚印章和税控设备。预计至2020年底,新办企业达6000余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3%,90.5%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办理完毕。
深入推进改革,促进重点工程项目快速落地。实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将审批时限压减至35日以内。目前,东篱居认知康复家园项目已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完成手续办理,坦博尔智慧科技园等10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精简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事项流程,为黄楼供电所扩建等4个项目取消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审批时限大大缩短;打造“开工直通车”审批模式,在“我要开发资质”等主题式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推出“道路开口”主题式服务,现场联合踏勘1次即出具审批意见,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精简到1个工作日,目前已为银龙纺织等13个项目提供“道路开口”主题式服务。
破除区域限制,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深层次流程再造,会同临淄区、广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签署“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建立“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合作机制,制定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实施方案》,公布第一批66项一体化办理事项清单,设立互通互办专区,配备互通互办专员,实现政务服务进一家门、办三地事,为潍坊、淄博、东营三市“政务服务一体化”进行探索尝试。
建立便民服务站,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组织各镇街在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站,接通政务服务办事网络、录入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上级要求的“六有一能”,即“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组织打造了弥河镇中心社区、云门山街道圣水泉社区两个样板社区,示范引领便民平台建设,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出亮点 提质效 营造惠民利企政务服务环境
践行“贵人服务”,打造帮办代办品牌。打造“青易办”帮办代办品牌,推出了办事员、帮办员、代办员集一身的“三员合一”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实行“1+N对1”包靠服务。深化帮办代办制度,不断完善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特色化机制,提供“私人订制”办事方案,今年来,共为青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等280个项目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依托“容缺受理”制度,助力政务服务提速提效。制定发布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实施方案和事项清单,对首批79项业务117个材料实行容缺办理、承诺发证,第二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项清单也即将公布。依托二维码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和失信惩戒制度。今年以来,已办理“容缺受理”业务60余件。
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设置专区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件整合为一个流程、一套材料,现已发放7个行业的110份“行业综合许可证”;梳理推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目前已梳理100项主题式服务事项,设置专门窗口,实现只“填一个表”“交一次材料”,就能“一次办好”。
升级网办模块,实现“一次不跑·事就办好”。拟定了“一次不跑·事就办好”实施方案,组织40个部门编制了《青州市各单位“一次不跑·事就办好”改革事项清单表》,梳理公布了“一次不跑·事就办好”改革事项清单376项,借助升级的网上办事模块,切实推动审批效率提高。
抓重点 惠民生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展综合提升,全力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结合创城工作,以提高群众办事体验为出发点,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服务标准,打造文明服务窗口。在大厅内部悬挂文明创建宣传牌,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设置临时休息点、母婴休息室、报刊阅读点,配备雨伞、医药箱、轮椅等便民设施,倡导文明新风。为包靠社区制作文明城市宣传板,严格对包靠网格进行检查、督导,协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增强市民参与创建的主人翁意识。
完善推进机制,高效抓好招引工作。紧密围绕全市“双招双引”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调度与落实机制和考核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主动性,确保工作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审批服务局引进的山东陆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添加剂项目已有5000万资金到位,另有1个项目已洽谈完成,正在确定土地;引进1名海外博士、1名全日制硕士、1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个招院引所项目。
深入脱贫攻坚,高标准完成督导工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安排精干力量到督导镇街开展工作。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与包靠镇街一起集中时间精力,强化脱贫攻坚与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短板,全面挖掘存在的问题,经过4次全面排查、交互排查,共查出问题1347项。督促所在镇街压实责任,按照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高标准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