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付婷婷 刘美红)近年来,市人社局大力实施“蓝色工匠计划”,积极搭建育才载体,促进产教融合,探索多元评价,加快储备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做强教学“主阵地”。突出高端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需求,加大青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年度招生近2000人,创历史新高。积极谋划申办技师学院,突出数控、焊接、电子元件等优势学科设置,做大高技能人才培育主阵地。广泛开展社会职业技能教育,加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探索建立“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年培训产业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
打造产教“融合带”。健全校企“双元”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成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科研基地、技能培训基地等载体23处,实现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工学一体全覆盖,推动技能人才素质与企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创建山东省技师工作站、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等7处,常态化开展传技带徒、技能比武等活动,发挥工作站(基地)传帮带、交流研讨、科研创新作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优化评价“指挥棒”。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健全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首批7家企业探索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年内计划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2000人以上。强化技能人才荣誉激励,定期评选青州市首席技师,每年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落实项目扶持、荣誉表彰等政策待遇,营造崇才尚技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