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共轩)今年以来,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青州分中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全面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集结号,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实绩。1-7月份累计完成各项进场交易项目447项,成交额61.51亿元,节约资金(含增益额)1.46亿元。
即时受理“零障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进场交易事项,优化再造业务流程,精简项目办事环节。对手续齐全、资料完备的项目进场做到即来即办、立来立办。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安置区建设项目、学校新建和修建等紧急项目实行容缺受理,第一时间受理进场,建立招投标绿色通道,进场办理与资料补全双线推进,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限时办结“零拖延”。进场项目实行专人跟标制,自项目进场至结束明确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完善限时办结制,交易项目进入程序平均周期压缩到1个工作日,场地预约、招标(采购)公告发布、投标人网上会员注册审核等均在法定时限或服务承诺视线范围内办结。
延时服务“零等待”。紧扣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需要,对于市场主体在晚上、周末等非上班时间提出的项目进场、发布需求公告、开评标等服务需求,中心积极推行24小时延时服务工作机制,从点滴细节入手,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周到服务,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实时监控“零差错”。交易场所高标准配置屏显系统、录音录像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变声系统。评标室增强隔音、保密效果;监督室可实现对全部交易场所进行实时视频语音监控;为了提升交易过程中的透明度,中心在服务大厅、开标室、评标室等主要交易场地增设视频音频设施,对交易过程实施无死角视频监控监督。对招投标行为有任何疑问,监管部门可以及时调取监控查询,有效提升了监督成效。
电子交易“零见面”。从项目入场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发布、到下载招标文件、开标、评标等交易事项均实现了网上办理,投标人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完成投标文件在线解密、在线质疑回复等操作,真正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截至7月底,共完成“不见面”开标项目139个,成交金额11.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