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3版
副刊

第4版
人文·摄影
 
标题导航
邵庄镇:汽车产业“动能”提升马力足
东夏镇:“新工匠”“新农人”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技能”引擎
人民医院宣传疫苗接种共筑健康长城
创新实施“环卫365”机制 打造美丽宜居新村庄 ——王母宫经济发展区创新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冷链食品监管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高柳镇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安全生产
庄庙小学坚守安全严防溺水
潘村小学上好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公告
公告栏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庄镇:汽车产业“动能”提升马力足

  

 □本报通讯员 陈颐丰

  “开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举起了焊枪火花亮,造出了汽车运输忙,驶上了高速动力强。”这是改编自《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一段歌词,也是安徽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车间里的日常工作场景:工人精准焊接火花闪亮,流水线上设备安装调试有条不紊。该公司以康铃、骏铃、工程自卸等轻型商用车制造为主,创新产业链条,聚力“核心动能”提升,在汽车制造领域逐渐实现“换道”超车,引领汽车生产及零部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做大做强。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立足企业科学发展,制定了‘1172’规划,以投资10亿、产能10万辆、产值70亿元和带动地方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提升200亿为发展方向,最终达到生产销售一体化目标。”谈到十四五规划,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陈继明格外有话说。
“智能网联”突破发展瓶颈
  “智能网联化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线,重点打造智能网联商务车和智能网联新能源商务车两种车型,拓展品牌规模,提升产品渗透率,快速实现‘裂变’发展。”在如今这个5G网络隔空互联,人车一体需求飙升的时代,如何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将是夺取市场份额,开拓新消费主体的首要考虑因素。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创新提出“智能网联化”这一新定义,将轻卡各类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加装信息化操作系统,借助网络实现人车互动。自适应巡航增加更多安全保障,用户信息实时反馈提升驾乘体验,扎实推动技术研发,商用车即将“脱胎换骨”,进入“智能”发展新时代。
“用户思维”转变生产理念
  “通过广泛市场调研,我们对目前的用户需求有了十分详尽的了解,这也就为接下来的生产指明了方向,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的转变至关重要……”陈继明介绍着新的生产理念,“我们开车时就能发现,不同场景对车的要求不同,如果条件不匹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驾乘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抓紧时间摆脱同质化陷阱,为不同用户量身打造专属座驾,‘点单式’生产既迎合需求,又能为用户找到更多感情归属,一举两得。”
  近年来,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思维贯穿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不断加大自身产品创新升级步伐,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日前,新康铃中体新内饰B713E/B714E车型在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实现批量下线,新内饰车型的顺利生产标志着山东分公司产品升级转型又迈出坚实一步。
“人才加盟”注入不竭活水
  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江淮在管理、机制、技术、营销四大创新基础上,积极开展用人用工分配改革。实现用工“能进能出”,从企业走出去也是社会需求的高端技术人才;用人“能上能下”,岗位灵活变动,匹配个人才能;分配“能多能少”,薪资与绩效、经营成果挂钩。一方面与附近大中专院校合作办学,专门培养新时代蓝领,打破资历限制,以年轻化、知识化为筛选标准,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选择、培养并进,将企业文化渗透进培训全流程,重点培育高精尖人才,切实提升凝聚力,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核心科技研发积聚动能。
  “今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引入新项目,在汽车集群化生产领域持续走在前列,辐射、带动周边配套设施生产企业实现1:1产值提升。”陈继明对企业下步加快发展充满自信。今年7月9日,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到青开展十四五期间规模提升项目签约活动,推动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加快产品提升、技术更新,企业规模和效益持续提档升级。
  近年来,邵庄镇抓牢工业“牛鼻子”,立足打造5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标,建立企业110快速协调服务机制,用心开展企业专员服务,在政策倾斜、招才引智、土地协商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专项举措,为江淮汽车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江淮汽车引领带动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雷腾电动、多路驰轮胎、华瑞丰机械、讴神机械等一大批规模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东虹博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落户企业20余家,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峱山经济发展区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