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赵元建
冯毅之
冯毅之(1908-2002),山东省青州市长秋村人。1929年,他在济南求学时,受到进步教师胡也频、楚图南等人的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并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躲避当局追捕,赴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后又去北平参加北方左联的相关活动。在此期间,他曾拉过洋车,并以亲身经历写下了《洋车夫日记》。
抗战爆发后,冯毅之投笔从戎,在家乡益都及淄河流域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八路军四支队营长、益都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益临淄博四县办事处主任、青州市市长兼城防司令员、鲁中区文艺界抗敌协会主任。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艺科长、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山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兼党组书记、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兼党组书记、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等职,并在2002年因病去世。
在抗战期间,他坚持写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据统计,他一生创作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可以说,他既是戎马倥偬的英雄,也是才思泉涌的作家。值得注意的是,冯毅之在临终时有遗言:墓碑不写职务,仅刻上“作家冯毅之之墓”。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一本显得尤为珍贵,那便是冯毅之的抗战日记,该日记记录了冯毅之于1940年到1943年这四年间的抗战故事,这段时间,也是抗战最为艰苦、斗争极为残酷的阶段。但如他所写道:“不管敌伪如何残酷暴戾,不管国民党顽固派如何丧心病狂,也阻止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抗战一定会胜利,人民也一定会解放。”冯毅之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齐鲁大地上的那些抗战儿女英勇斗争、不屈不挠的感人事迹。在抗战研究骈兴错出的当下,我们应彰显这份抗战日记的研究价值。它为我们解读区域抗战提供了张本,也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给予我们重要的熏陶。
以笔为利器 记录革命时代
茅盾曾言:伟大的文学作品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文学是时代的反映。抗战爆发后,冯毅之感召于此,他决定记录战争中发生的事情。他曾洋洋洒洒记录了二十余万字,汇集成了六七个笔记本,这些日记本他交给自己的通讯员孙在晋保管,保管之初,他对孙说:“公文包里的日记很重要,你要好好保管!”十八岁的孙在晋信心坚定地说:“有我的命在,公文包和日记就在!”但不幸的是,在1940年春的一次激烈战斗中,通讯员牺牲,这些日记也全部丢失。掩埋完战友的尸骨,他悲愤欲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冯毅之一度要放弃写日记的念头,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要继续以笔为利器,记录下“敌人的滔天罪行”、“人民的英雄业绩”。
他将自己的日记起名为《文血集》。谈及缘由,他认为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有什么不伴随着血呢?就连自己的日记本,也是沾满了血。笔记本是自己的交通员谢长水从敌占区买回来的,中途他不幸被捕,被打得遍体鳞伤,费尽周折,才虎口脱险。他认为“《文血集》是这个时代文字的特征,它的价值不是艺术,而是人民战斗的斑斑血迹”。曾有人以革命年代日记不易保存为由,劝他放弃。但他却认为绝不能因为生命无常就放弃了工作和战斗,也绝不能因为日记不易保存就不去记录,因为那种做法是因噎废食的表现。
冯毅之日记内容
在未来的革命战斗中,冯毅之坦承有时会因为懈怠而搁笔,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下去。有时候他自己也怀疑记录下来的内容有无价值和意义,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坚持。在日记中,他写道:“一滴水珠可以反映太阳,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未必不能反映抗战的真实面貌。现在认为毫无价值,也许几十年后,未必不是珍贵资料。”1941年8月,来益都指导工作的教导员高奋与冯交谈时,他表示自己也在坚持写日记,并极为赞成冯毅之写日记的习惯,鼓励他继续写下去,并告诉他:“不能只从现在看,要有长远的眼光。”1943年,在马鞍山之战后,冯毅之还写信给已在临朐工作的高奋,与高交流创作经验,他曾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要经常不断地写。只要把所做、所想、所见、所闻,真实朴素地记下就成。”并表示,在抗战胜利后,要与高奋交换日记,互相参照。
殚精竭虑 坚持斗争的战士
抗战爆发之初,敌伪为了消磨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曾将逮捕的抗日战士的头颅割下来,悬挂树上,借此恐吓和威胁民众。此外,敌人的扫荡日甚一日,大批国民党军队叛变投敌。在这种背景之下,冯毅之带领的抗日战士虽然人数少,武器匮乏,但却在战争中磨砺了自己,逐渐成为坚强可靠的抗战力量,并且他们积极联合其他抗日力量。1940年8月,冯毅之收编了在南仇刘征一带的地方武装共同抗日,为了表示信任,减少对方敌意,他仅带领一个通信班,深入敌占区与部队首领杨敬坤见面,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申明抗战大义,积极做政治工作,使得这支军纪涣散、组织成份极为复杂的军队最终改造成了纪律性强、战斗能力强的部队。这一过程彰显了冯毅之政治工作的成效。1940年9月,杨敬坤带领部队在金岭镇车站的战斗中,消灭伪军三十余人,缴获步枪三十余支,子弹二千余发,还有大米白面及其他军用物资。在1942年初,日伪军包围了杨敬坤部,杨带领部队,浴血奋战,面对日伪诱降,宁死不降,最后战死。此外,在抗战环境好转的间隙,冯毅之带领抗战军民,开办干部训练班,积极宣传抗战形势,对普通士兵也积极开展教育,增强爱国观念。
冯毅之日记内容
1940年8月,华北八路军展开百团大战,取得辉煌战果,得知消息后的冯毅之十分兴奋,但同时他也提醒同志们:“敌人遭受了严重打击,就会更加残酷疯狂地反扑,我们更应提高警惕,准备更残酷的战斗,渡过更艰苦的时期。”当时在淄川的边缘地带,活跃着一股徐二爷的土匪武装,他们与伪军苟合,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人心惶惶,给抗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冯毅之带领部队采取正面攻击及侧后迂回的战术,对土匪采取强有力的进攻,经过数次战斗,沉重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之后,淄河流域的国民党顽固派新四师一个团蠢蠢欲动,冯毅之所领导的县大队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应对,致使日伪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火并,最后狼狈不堪。随着革命形势的愈发严峻,日寇和伪军展开大规模扫荡,冯部在忍饥挨饿、寒风刺骨中,坚持斗争。此时,有些同志垂头丧气,甚至叛变投敌。冯毅之见状,积极开展抗战前途教育和民族气节教育,鼓舞抗战军民的革命斗志。可以说,1941年是抗战最为艰难的一年,面对缺衣少穿、同志叛变、革命战友牺牲,冯毅之将这些苦难都一一记录下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1942年5月27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现在的中日战争就像两人长途赛跑,时间长,路程远,彼此都会感到口渴肚饿,腰痛腿酸,精疲力竭,苦难是与时俱增。在这紧要关头,谁能吃苦耐劳,谁的意志坚定,谁的战斗韧性强,谁能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谁就是胜利者。
冯家被授予“一门忠烈”的牌匾
一门忠烈 为革命奉献一生
冯毅之早年参加革命斗争,其家被敌伪焚烧数次,家中物件悉数被毁。其家中除父母外,有兄弟姐妹六人,父亲和兄弟三人及小妹都参加了革命斗争。1940年8月,其妹夫孙同山遭敌特残忍杀害。其妹精神近乎崩溃。1942年8月,其大哥冯登奎牺牲。抗战以来,其兄担任修械所所长。冯登奎技艺精湛、善于钻研,冒着枪林弹雨,奔驰于战场之上,不料因被敌人围困,在战斗中牺牲了。
1942年9月间,为了安全,冯毅之亲属跟随伤病员来到淄川马鞍山,但马鞍山此时状况堪忧,山上缺粮缺水,附近还有敌伪武装,战士的思想波动很大。1942年11月开始,敌人开展大扫荡,纠集数千之众,利用飞机大炮等最现代化的武器向马鞍山发起进攻,一时间炮声隆隆,一片烟雾火光,转移他处的冯毅之十分忧虑马鞍山的战况以及同志的安危。在马鞍山,敌人虽屡次进攻,但也屡屡受挫,面对敌人的持续进攻和山上的弹药几近耗尽的局面,驻守马鞍山的军民利用石块攻击敌人,使得敌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马鞍山一战,革命战友王凤麟饮弹自尽,其父冯旭臣中弹牺牲,冯毅之妻子和孩子跳崖自尽,尸骨暴露于野外,其状极为惨烈。冯毅之知晓后,悲恸万分,好友以诗劝慰:“全家殉难鬼神惊,抗战史策写光荣,劝君化痛为力量,为党为国应保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化悲痛为力量的冯毅之又开始了革命工作,直至1943年4月调离至党校学校。冯毅之在其后的革命和建设中,虽历经磨难,但初心不改,直至逝世。
现存的冯毅之抗战日记虽然记录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意义重大。日记中,既记录了那些血雨腥风的革命战斗故事,又有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既有亲人之间的温情关怀,也有革命战友之间的互相勉励。重读冯毅之的抗战日记,我们可以重温艰苦的抗战岁月,忆苦思甜,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